会稽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逶迤飘渺,青翠欲滴。山下若耶溪畔,流水潺潺,清澈如镜,众山倒影,碧水蓝天,宛若一幅静谧优美的水彩画,历代名人荟萃,文人雅士吟诗作画,流连忘返。相传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治水英雄大禹归葬于此,苏轼以诗为证“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此地便是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浙江省地级市绍兴,地处华东地区,古称越州、会稽、山阴等,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古越国的文化政治中心,更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是中国最早出产的“母亲瓷”。越窑青瓷胎质细腻、明彻如冰,釉色晶莹温润如玉,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自东汉开始烧制,唐、五代时期达到鼎盛,其中青绿釉色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越窑青瓷的最高水平。“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咏秘色瓷器》)是对越窑青瓷最高赞誉。很可惜这么美轮美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2千余年后衰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星光不负赶路,时光不负有心人。在会稽山下若耶溪畔的平水镇,有一处很不显眼的小山村,一对朴实的中年夫妻二十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同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情,潜心研制越窑青瓷,立志把这枚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挖掘传承发扬光大。他俩就是笔者寻访的越窑青瓷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任和成、张平夫妇,越窑青瓷秘色瓷全国金奖得主。
任和成,号越国聚友堂,浙江绍兴人,浙江省硅酸盐研究协会会员,夫妻俩均为绍兴工艺美术大师。
历代越窑青瓷标本及作品
初次见面,任和成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人,约摸四五十岁,中等个儿,身材壮实,留着平头,脸蛋圆溜溜呈黄油色,慈善的八字眉,笑起来眯成一条线的一双沉稳灵活的眼睛,长着一对招风耳。一双粗糙厚实的手,手指粗短,长年累月与泥坯形影不离,从指尖到掌心到掌根,到处布满老茧与裂纹,像一块千年风化的松树皮,当我握住这双创造传奇的手时,瞬间体会到这个艺术领域的艰辛与不易,必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太多的精力。
此时,映入眼帘的一排二层楼房,听任和成介绍这儿原先是村小学读书的地方,现在村里小孩读书都往城里跑,这么好的地方荒废了也挺可惜的,于是被任和成租下创办了绍兴市耶溪青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如果从小在这儿长大的人,想必这里有小时候的念想,会忽然勾起当年小伙伴们调皮捣蛋的模样,与同伴吵架后被老师批评的熊样,抑或是课本弄丢了焦急的可怜相……也许做梦都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原先教书育人的校园蜕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为越窑青瓷全国金奖的诞生地,偶然成必然的巧妙衔接,相辅相成,相互成就,想必是换一种方式的文化传承吧。
言归正传,透过一楼其中一间透明玻璃橱窗,一眼能看到房间内摆满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越窑瓷器。当主人打开所有灯光时,我被眼前这些晶莹透彻、圆润光亮的越窑艺术品深深吸引住了,透过如此晶莹剔透、青翠欲滴、巧夺天工的非遗艺术品,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凝结悠久厚重古越文化的历史朝代,那一刻你的内心只有敬仰与惊叹。就像T型舞台上走秀的时装模特儿,个个丰姿绰约、千姿百态、仪态万方,我忍不住用相机去捕捉那个个“盛唐美人”。主人翁如数家珍一样,对每一件作品娓娓道来,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精心呵护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自豪感。
为绍兴马拉松设计烧制的奖杯
最让人眼前豁亮的是一对大尊,约摸60公分高,整体如H形状,分二部分,上半部分瓶口呈向上的喇叭口,像一只酒盅,下半部分中间瓶肚圆鼓鼓,瓶底似普通碗底形状,如同盖上盖子的碗。大而灵巧,手法细腻,有韵有神,神形兼备,色泽澄青,晶莹如玉,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看到主人喜形于色,我立马感受到其像得胜将军凯旋一样的心情,该作品夺得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神工杯”创意设计制作大赛金奖,这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是任和成夫妇倾注二十多年心血,一直致力于越窑青瓷收藏研究和越窑秘色瓷的炼制工艺,天道酬勤,越窑秘色瓷终于“重见天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一句名言:“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
据任和成介绍,越窑青瓷有2000余年的烧制历史,唐代盛行饮茶,越窑青瓷特别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青睐,而秘色瓷作为皇家和贵族的专用瓷器,是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在瓷器领域独领风骚,被誉为“瓷海明珠”,工艺品陆续出口到东南亚、波斯与阿拉伯等国。秘色瓷取自然之精髓,集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是金、木、水、火、土融为一体的神秘瓷器。从原料到成型经过淘洗、捣练、拉坯、修坯、刻花、上釉、烧制等多个环节,装饰一般以光素为主,线条简洁纤细,用半刀泥刻法、减地法、刻珍珠地法、褐彩点地法、划排线法、挖泥线法、刻出凸线法等手法,让每一只瓷瓶变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纹饰,用纯天然有机材料,经过双手一挤一压一揉,心手并用,让青瓷在浴火中重生,烈火中升华,最终复活烧制出代表古代越窑青瓷最高工艺技术的秘色瓷,成就了越窑青瓷千峰翠色的永恒之美。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决定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1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任和成向学徒女儿传授技艺
在访谈中,任和成感慨万千,二十多年的心血,终于有了现在这样的成果,只是在这个领域内,想潜心钻研的人,还是凤毛麟角,本身行业属于辛苦活,年青人怕脏怕累怕苦,小打小闹式的自娱自乐,规模较小,影响有限,好在自己家人义无反顾全力支持,妻子成为缺一不可的好搭档好帮手,女儿也被潜移默化了,承接了自己的衣钵,目前还小有成就,作品获得绍兴市兰花金奖。
为了让越窑青瓷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让越窑青瓷更好走向社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润物细无声”般融入日常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线上线下闭环的产业链渠道,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和成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倡导,发扬“工匠精神”和“胆剑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场所作为多所中小学的社会实践基地,让非遗青瓷文化走进校园,与学生们面对面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手把手传授制作技法,在制陶过程中,感受泥土与心灵的对话,激发学生对青瓷艺术的兴趣,依托智能科技实现沉浸式的互动,感受非遗青瓷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学生们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我想这才是任和成大师在新时代上的新使命,越窑青瓷由像任和成一样的越地匠人辛勤耕耘,必将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近期,获悉任和成老师正式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越窑青瓷炼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嵇锡贵门下,为赓续传承绍兴越窑青瓷进一步发扬光大,为非遗事业的创新发展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如果要问当下绍兴最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文化金名片,非越窑青瓷莫属,越窑青瓷作为宋韵文化的一个符号,一直在发展变化中创造新元素,一直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新智慧,把古越悠久历史文化的韵味,在绍兴人现代生活的茶文化中淋漓尽致地绽放出来,成为绍兴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越窑青瓷这颗瑰宝,像一位婉约典雅的东方美女,冰清玉洁,一尘不染,吸引着无数世人的目光,必将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