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圆仓,是个宝;一把泥,一把草;既防鼠,又防盗;抗地震,效果好。家家户户都能搞。我一直记得这个顺口溜,那是因为,1969年秋天,晚稻收割后,农村相对进入淡季,我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正好遇上盖土圆仓。大队里有个宣传队,大队长就让我们小年轻喊这个顺口溜口号。
村里的厚年哥,是一个年轻的大队长,他到黑龙江学习归来,就带领社员们盖土圆仓。当时的全国粮食年年增产,粮食形势有了好转。国家正提出“深挖洞,广积粮”基本国策。深挖洞,主要是备战,挖防空洞;广积粮,主要是盖土圆仓,把余粮屯起来。备战备荒为人民,目的非常清楚。
地点就在秣陵俺,那儿原先住过一支海军陆战队。部队搬走后,留下一个篮球场,村里就用来晒稻谷。我们就在晒场的四角盖土圆仓。黄泥是左边馒头山挖来的,稻草是晚稻收割后晒干的,黄土和稻草成本低。山脚挖土,途中挑土,晒场上搅拌,都是劳力好的人工干活。像我这样的次劳力,就负责把一把一把的稻草整体好,沾上搅拌好的黄泥,用手操作,把稻草浸透、挤干,递给砌土圆仓的师傅。土圆仓,中心位置打一根5米高的梁柱,地基用石头水泥浇灌20公分高,以防受潮湿。以梁柱为中心,横着一块木头,一头拴在柱子上,用铁皮圈扣子,能活动。另一头用木质卡扣,掌握土圆仓厚度与圆度,内外各一人,砌压泥草墙,一层层加高。统一砌成4米高,待墙干透,内外刷上石灰,顶部安装好斜跨的椽子,一扇扇草扇码好盖上,土圆仓就完工了。当然,对称的两道门和两扇窗,事先都预留好的。四角土圆仓盖好,收晒场上稻谷,很是方便。从观赏角度看,近处像蒙古包。馒头山往下瞧,还以为是夏威夷的草屋顶遗风呢。反正,与村里以往的建筑物比,是明显的异类。
有一仓是第二年的稻谷种子,要用时发现,靠近下面的发霉了。看来是地基技术没处理好。又过了2年,稻草泥墙也出现往下沉,土圆仓就没法使用了。待我当兵探第一次亲,看到土圆仓已被废弃。我想,当时条件差,土圆仓成本低,还是比较符合建设实际情况的。积谷防饥,主题思想肯定是对的。可能是技术上出现一些瑕疵,也无可厚非。
我写土圆仓,与前些时间看到刘震云写的一件事有关,是他触动了我的记忆。他说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灾荒断粮,灾民吃草根树皮。后来,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了,饿死了300多万人。这件事,被外国记者知道了,就到河南采访。1943年春天,一个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另一个是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哈里逊•福尔曼。他俩到了河南灾区,就在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河南省政府官员,宴请2位友人记者的菜单是:鱼、豆腐、炸春卷、莲子羹、胡椒辣子鸡、栗子炖牛肉、米饭、热馒头、两道汤,还有白糖馅饼。
即使是白白修了道德的白修德,还说了句有道德的话: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筵席之一,但不忍心吃下去。而省政府的官员吃得一点也不扭扭捏捏。这样的政府不被推翻,天理难容!
民以食为天,新中国的官员,也有3年自然灾害的切肤之痛。深挖洞,广积粮,就是为民着想,为民服务,有这个思想主流,人民才会逐渐懂得。
今年4月,赴苏州战友聚会空隙,我去了阳澄湖镇消泾村龚下浜66号,去欣赏久仰的土圆仓。它的材质好。筒墙是用黄筋泥掺和石灰、沙粒,打夯建筑技术建成,牢固结实。顶上是梁椽结构,瓦片盖顶,成六角亭顶,拉力强劲。5个土圆仓,用红底黑字写着五、谷、丰、登、土圆囤。每个仓里,讲的都与吃的稻米为伴。稻米时光,讲的是一粒谷到一粒米的过程,粮食的来之不易;谷雨布谷,布谷鸟声声,耕作气息,扑面而来;冬藏入库,米升、米斗、箩筐、杆秤,再现盛放,装载场面;节气农耕,以24节气对应,展示农事工具,讲述顺应天时而作的规律;舌尖米食,藏着江南各种名点小吃,米香浓浓。青团刚上市,青香扑鼻,我又喜欢糯米食,买了两个尝尝,果然名不虚传。这里好多非遗传承,都与稻米相关,可见每项设计,是民以食为天的见证。
阳澄湖畔的土圆仓,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它的以人为本,以粮为根,它的根本,就是民以食为天的非遗注释,真正是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它成为大众的网红打卡点,一点也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