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站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原野上

作者:汤碧峰   发表于:
浏览:333次    字数:1231  电脑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54篇,  月稿:8

  站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原野上

  汤碧峰

  四月十七日,单位退休人员活动,参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前一天气象消息说有大暴雨,和松林约好,如果是大雨就不去,古稀之人,身体不由自主,这个年纪的人大雨中走田野并不显得浪漫。好在早上起来,阴天,也就随团了。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至4300年间,地处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天目山东端山前河网平原,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的重要代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

  站在古城遗址的大地上,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原野,那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土地上水网密布,植物繁茂,它能满足人类早期生存发展的需要。那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水流、树木、草地,在蓝天下静静地生息。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下,沉睡着一个城池,五千年前他就耸立在这儿。

  历史教课书上说,中华大地上,早期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其次是20万年前北京人,以及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考古发现的不同文化,有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有5、6千年前的半坡人等,可从没说过中华文明是七千年或几万年,只说五千年文明史。

  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原野上,才忽然明白,所谓五千年文明,讲的是国家文明史,而不是什么人或什么部落的文化。在良渚古城遗址上的那几间茅屋,茅屋里的考古探方告诉我们,下面的排石便是城墙墙基,这儿是一座城池,有城池就证明这是一个有着国家特征的早期国家。

  因为有了国家,便出现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工,有了统治者和被管理者,有了国家政权和军队。为了生存和发展,便有了对外的扩张和拓展,出现夏商周秦汉,可歌可泣的吴越春秋,直至国家大一统到现代社会。所以说,国家的历史是从出现城池开始的,而良渚古城是唯一能证明的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的茅屋中生活着一群人,他们拿着长矛,抬着猎物,拎着瓦罐,或打猎、或犁地、或饲养家畜,他们在为生活奋斗,为繁衍后代劳作。正是这一族群,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五千年前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打下了基础。

  站在古城遗址上让我们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在为生活而奔波,为子女而忙碌,一辈子为生活而碌碌无为的活着,觉得自己无成就,无创造,无作为。可再过五千年,我们的后人会怎么看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说:正是那一群住着水泥房,骑着自行车的人,是他们创造了五千年前的文明和文化。

  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我们做什么,无论是非对错,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在创造历史文明。正像那个古城遗址上《良月流晖》的雕塑所显示的:顶端跳跃灵动的火焰,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原动力。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古城 遗址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汤碧峰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