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蚕茧
汤碧峰
孙子上小学后,每学期都会发个科学实验室,一个像医疗箱一样的纸箱子,里面是科学课的教具,从量杯、指南针到植物种子,什么都有,一学期结束,许多器具都没怎么用,家里只好将其整理归并。那天他爸整理三年级上半学期的实验箱,发现一小塑料盒,里面是15粒蚕卵,于是将其放电视台上。
刚开春,天气还很冷,气温尚不足十度,也不知是哪个地方的蚕种?气温二十五度才孵化的蚕,放台子上一个星期就有蚕宝宝孵化出来了,每天有两三个黑体在蠕动,小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黑毛虫,拼命地在塑料盒的壁上爬。
孵化了就要吃,可没桑叶,他爸爸开着车子出去找,没找回来。爷爷说去远一点的农村有桑树,他爸说不是没桑树,而是桑树还没发芽。于是紧急从南方网购,从南方过来的桑叶三天才能到达,网上说生菜和莴苣叶子也要吃,放上去却不见吃。桑叶终于到了,蚕还活着。
15粒蚕卵孵化出14只,在二龄蚕时爷爷换桑叶弄丢了一只,三龄蚕时同学要去一只,还剩12只。爷爷精心照看着这12只蚕,重新去周围绿化地上认识野桑树采桑叶。50多天过去,有4只蚕要上山了,爷爷将其放进装过鸡蛋的纸盒子,蚕宝宝排空肚子,卷成一团吐丝做茧。又有6只上山了,也进了产茧房。
有十只茧做成了,没想到是金黄色,爷爷奶奶都说活到七十岁也没过金色的茧。奶奶说是因为纸盒子是黄色的才变黄,爷爷说没有的事,鸡蛋变红心,也是要吃进苏旦红,没吃下去怎么变?这蚕吃的是绿色桑叶,怎么变黄色?
于是查网上,说蚕茧确实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黄色,黄色是基因改变。还有一种说法是,野生条件下,蚕就有两种颜色,黄色是本色。也有说蚕的足是黄色产黄茧,足白色产白茧,这说法似乎没道理,没见这十只蚕有黄足。
爷爷与蚕茧有渊源,从小生活在外婆家,外婆家有养蚕的竹扁和三角架,而生产队的蚕房是孩子们最想进去看的地方。田野上最多的树是桑树,旱地、山坡及农田路边全是。上小学时,虽说没科学课,却哪个同学的课桌里没养过蚕?学校周围到处是桑树,根本不用担心没桑叶。用纸盒子装着,一直要养到蚕蛾满桌爬,交配产卵。
爷爷的母亲当年是土产公司的会计,收蚕茧的季节,要去茧站收茧,放学回家,经过县城的南门茧站,总要进去玩。卖茧的队伍有几里路长,每天不收完茧子不关门,而收来的茧子必须连夜送烘茧房,否则要是钻出蚕蛾茧就废了。而爷爷喜欢看收茧的叔叔用刀片削样品茧,倒出蚕蛹,用天平称称样茧。样品茧能做成和平鸽,蚕蛹可以炒来吃。
爷爷参加工作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进丝厂,在剿丝车间当落丝工。进了丝厂才知道蚕的一生全是宝,剿出的白厂丝是出口的,而剿丝时的丝头、茧尾都被收去做丝棉,剩下的蚕蛹是最好的猪饲料,冬天最暖和的丝棉棉袄却是丝厂的下脚料做的。可即便如此,爷爷活到七十岁,却是第一次见这金色的蚕茧。
这金色的茧子很美,孙子爱不释手,不光是科学课有了感性认识,写作文也有了题材。而他妈妈说这么漂亮的茧子,让蚕蛾咬出来浪费,买来扇架子,用五个茧抽丝做成一把蚕丝扇,贴上花成了工艺品。说这是自己家养的蚕,这真丝扇,珍贵。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