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赵伟 :藏王墓——随风飘逝的盛宴

作者:赵伟   发表于:
浏览:87次    字数:394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4篇,  月稿:0

  1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尽管丕惹山不再增长,雅砻河却依旧流淌。在藏南的某个地方,氤氲王气稍歇,吐蕃英华长眠。

  冈底斯山脉以南,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隐匿着藏文化的发祥地——山南市。这里聚居着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作为藏民族的摇篮,这里有西藏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个村庄索卡,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公元前3世纪,藏族部落出现了第一位藏族领袖——聂赤赞普,一直到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以前,这里都是藏王朝的中心。

  然而,任你金汤不坏,也阻挡不了时间的呼唤,曾经的辉煌都已化作一堆黄土。据藏文史书《贤哲盛典》《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记载,吐蕃王朝时期共有35代赞普陵,即上二陵、六善陵、中八德陵、下五赞陵、吉祥作代陵、吉祥五德陵、底层一陵。

  藏王墓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占地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远远望去,藏王墓前临雅砻河,背靠丕惹山,是吐蕃王朝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1万平方米。

  任时光匆匆赛流水,眼拙的我却依然能从残存的遗址上辨认出几座高大的陵墓。土垒的高台丘墓高出地表10余米,墓顶呈平顶型,这和内地馒头形的封土明显不同。藏王墓的封土层由黄土、圆木、石板、石粒、白玛草组成,每层厚度约20至40厘米。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为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士台。

  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在山峰下的一座大墓前台,立有一对石狮,一人来高,像是守护历史云烟的忠诚守卫。旁边是赤德松赞之墓,下宽上窄,上覆石珠顶盖,盖下浮雕流云,四角雕有飞天;碑侧刻有龙纹,碑身正面镌刻的古藏文歌颂着赤德松赞一生的功德业绩。靠近河边的大墓是松赞干布之墓。

  2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关河千万里,从此梦相随。“日月山”本名赤岭,传说文成公主在此落下的泪水形成河流从此由东向西流淌,注入青海湖。“天下河水皆东流,唯有此水却向西”,这便是著名的“倒淌河”,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关于西藏和汉地,关于王朝和历史,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了。我懂一点藏语,从与当地博物馆管理员的简单沟通中,我更能明白这两位历史人物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

  当地的陪同人员,是贺海林的朋友,和善的他告诉我,靠近琼结河河边的大墓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合葬墓。这土包呈圆形,直径约百米,平地凸起约有十几米,没有墓道,没有宫殿,有的只是土包几千年风化留下的斑驳痕迹;没有苍松,没有翠柏,只有几串随风飘扬的藏家经幡诉说千年的悲凉。很难想象这就是吐蕃王朝的开国之君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合葬墓。

  据晋美林巴所著的《当木错》和其他藏史资料记载,松赞干布墓内分设5间神殿。墓长一箭之地,宽有一闻距,一箭、一闻约为100米。大门朝西南方,中间神殿放置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遗体,还有大量的金银器。围绕正中的其余四神殿有门道互通,藏有松赞干布生前所用铠甲、武器和生活用品以及唐皇帝、尼泊尔国王和邻国赠送的珍贵礼物。其中南殿主要还存放用鹿皮包裹的约56斤珍珠,北殿为串串宝石及用纯金制作的骑士和战马,意为松赞干布的侍从。

  拾阶而上,我缓缓走向山顶。山顶上是一圈矮墙,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座庙,里面供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庙宇前是巨大的香炉,被写满经文的石碑所包围。南面有一顶帐篷,偶有人出入,里面光线很暗,酥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阵阵酥油味扑鼻而来。面对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我眼前浮现出了千百年前唐蕃古道上和亲队伍的壮观场面。

  公元630年,13岁的松赞干布继位为吐蕃赞普,这位年轻的国王充分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内用辅臣,外伐叛乱,几年的时间就称雄雪域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定都逻些(今拉萨)城。继位4年后,他派使者到长安向唐朝求亲,遭到唐太宗的拒绝。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出使唐朝再次求婚。出于稳定西南边陲的政治需要,信奉“一桩婚姻等于10万雄兵”的唐太宗终于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离开长安开远门,踏上了通往雪域高原的漫漫征途。衣甲鲜明的大唐卫士会同规模浩大的吐蕃使团簇拥着一辆豪华的绣车。绣车里坐着文成公主,唐太宗的宗室女,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一个16岁的皇室少女,就此远离父母和亲人,长途跋涉至30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男子,其茫然、困苦、凄凉、无助可想而知。

  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农耕、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技术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然而,好景不长,公元650年,33岁的松赞干布英年早逝。一朝缘尽,红颜独存,只留下年仅25岁的文成公主悲痛欲绝,但她还是选择留在了吐蕃。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从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到673年薛仁贵率兵征讨吐蕃为止的32年岁月,在文成公主的苦心经营下,大唐吐蕃和睦相处。但文成公主带来的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使吐蕃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羽翼丰满的吐蕃王朝终于向日渐衰弱的大唐拔刀相向。可以想象,目睹娘家和婆家彼此残杀,站在中间的文成公主是何等的痛心而又无可奈何!或许,她能做的,只是在每天的黄昏,登上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面向东北,遥望长安。那里有他的父母,她的亲人,她的家乡,她的故国······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在拉萨病逝,与松赞干布合葬于藏王墓。

  3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知。”凛冽的山风略带厚重感地打在脸上,像是在刻意提醒我,它已带走了全部的秘密与记忆,警告我休要将旧事重提。

  只是,面对苍穹中无尽的绝色和寂静的旷野,叫人怎能无动于衷。田野上凸起的土包,那些藏王们长眠的坟茔,虽说只是公元9世纪奴隶起义被毁后重建的衣冠冢,但千年的风沙依然没能全部带走属于历史的记忆,留下了岁月凝结的苍凉。

  从古至今,藏族一直自称为“蕃”,唐代汉译音为“吐蕃”,对公元7世纪初藏族所建立的王朝称之为“吐蕃王朝”。但在此之前,青藏高原还经历过一段相当漫长的部落时代,汉文古籍中对青藏高原各部族最早泛称为“西羌”。在考古学上,吐蕃王朝建立以前的西藏高原远古各部落的文化遗存还很难与文献记载一一对应,但有学者试图采用“早期金属时代”来指代自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6世纪吐蕃王朝兴起之前这一历史阶段,而将其与公元7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的吐蕃王朝时代加以区别。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每座坟冢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归根的坟茔。关于西藏的早期金属时代,在拉萨发现的曲贡村石室墓与新石器时代的曲贡遗址相邻近,共发现和清理了20余座墓穴和6处祭祀石台。墓葬初步可分为四种形制,前三种均系竖穴土坑石室墓,仅有平面形状的不同,后一种变异较大,由竖井式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构成。

  关于西藏的西部地区,在继扎达县古格王国境内发现的卡尔普墓群之后,又相继在扎达县境内东嘎·皮央一带发现了东嘎格林塘墓群、萨松塘墓群、格布塞鲁墓群等。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石室墓、石丘墓、土洞墓等几种形制,但均未发现棺木的痕迹。墓地中有单独的动物殉葬坑,殉葬马、牛等动物,个别墓葬中大量随葬羊头,有的一墓可多达18个羊头,放置在墓室的四壁。墓葬中还发现有在死者身下和随葬动物身下铺放一层红色朱砂的现象,这很可能与某些特定的原始巫术有关。

  西藏西部发掘出土的这批古墓葬的年代,其中对卡尔普墓地作过年代测定,距今3700年左右。按照汉、藏文献的记载,在吐蕃王国兴起之前,西藏西部为古老的象雄王国的地域,直到松赞干布时期,方为吐蕃所灭,其地并入吐蕃。吐蕃王国灭亡之后,在象雄故地建立起了古格、普兰等小王国。

  古格王国系吐蕃分裂时期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第三代孙吉德尼玛衮逃往西部阿里,在今扎达县境内建立的一个小王国。古格王国建立之后,大力复兴佛教,形成为西藏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佛教文明中心。1630年,古格王国为拉达克人所攻灭,都城扎不让及境内的许多佛寺也被毁灭,仅存遗址。除古格外,这一时期的其他地方割据势力也都有所成,比如吉隆县贡塘王城。贡塘王城也称“阿里麦贡塘”、“芒域贡塘”,系吐蕃分裂时期由吐蕃后裔在宗喀一带建立的一个统治中心,与古格王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藏西北的日土县阿垄沟石丘墓地是阿里高原的一处早期墓地,墓葬分布在日土县境内阿不兰热山的一条山沟冲积扇上,墓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墓葬总数近百座。石丘墓的形制是在地表上用大石块垒砌成墓丘,在地表下向下挖掘浅穴或不挖墓穴,葬入尸骨后用大石皇成墓框。葬式有屈肢葬、乱骨葬及火葬等,流行男女合葬、母子合葬的习俗。

  在西藏高原东部的昌都、中部的拉萨与林芝、藏南的山南与日喀则、北部的那曲亦有近百处古墓群和数以干的古墓葬。属于这个时期的重要墓地还有仁布县让君村墓地,萨迦县夏布曲河流域古墓地。拉孜县查木钦、查邬岗墓地,定日县门追、唐嘎墓地,墨竹工卡县同给村墓地,亚东县帕里镇墓群以及白朗县强堆乡等墓群。这些墓群的布局均模仿吐蕃王陵,大墓一般位于墓地的最高处,居高临下;中小型基葬则多分布于大墓的前方及两侧。大墓的封土以梯形为多,中型墓多见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一些墓地中还有塔形、亚字形等异形墓。拉孜县查木钦墓地中出土了石狮、石碑,墓前共发现28条殉葬坑,表明墓葬的等级较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可青冢已芜没,唯有哀弦留至今。当历史的尘埃逐渐掩盖吐蕃王朝的辉煌,唯有风中经幡还诉说着历史的气息。

  2024年5月21日夜完稿于日喀则市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