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桓公的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又称“宥坐之器”,专门用来警醒修身之用,类似于今天我们说的“座右铭”。对于鲁桓公的功过是非,我们不予评说,但是作为一个君主,能够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已属非常难得。鲁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入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欹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关于“欹器”最早的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一书《宥坐》编。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庙里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就问守庙者:“此为何器?”守庙者告诉他:“此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于是,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当弟子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又借题发挥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这段关于孔子观“宥坐之器”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
“虚则欹”,让我们想到了人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总会遭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落,当我们感到空虚和迷茫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平衡,失去人生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并发愤图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有首歌曲叫《阳光总在风雨后》,苏东坡有一个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所有的光鲜背后都是无数的苦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只有经历坎坷,才能成就辉煌。挫折于我们而言,只是成功的垫脚石,人生中也正因有了它的存在,才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优秀。
“中则正”,启示我们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你的学生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处世方面,要遵循适度、平衡和恪守本性的道德观念,保持中正平和,避免极端和偏激,追求一种平衡的状态。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决策和行动,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实现自我更高的境界。
“满则覆”,教导我们万事都要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骄傲自满必然导致损害和失败。古往今来,锋芒毕露者难赢,克己让人者易得。老子曾以江海做比,告诉人们:百川之所以投奔江海,正是由于江海处在低下的地方。地低则成海,人低便成王。一个有智慧的人,往往处事低调,宁可处于无争的地位,也不要过于热衷于名利,日常生活宁可稍有缺欠,也不要苛求完美。若不懂隐忍退让,纵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免事与愿违、风摧流湍。所以,为人处世,要正确认识自己,常怀忧患意识,尽量多几分低调,少几分高傲,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欹器,这个看似简单的用具,通过其特性为人们传递了深刻的生命智慧,代表着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闪烁着不可泯灭的真理光芒。一个不懂得加强道德修养的人,根基不扎实,就像没注水的“宥坐”,是会倾斜的;如果经常修正自己,充实自己,就像端正着的“宥坐”一样,立于不倒;如果放任自流,骄傲放纵,过高估计自己,不能反省自己,就会像注满了水的“宥坐”一样翻倒。
社会如一条船,每个人都是自己前行的掌舵人。沉浮于人海中的你我,都需要穿越人事纷繁,我们可以用欹器带给我们的智慧来引导我们的人生,持“强者”品质,留“弱者”姿态,注重品德修养,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