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杨永生:曙光

作者:杨永生   发表于:
浏览:6次    字数:581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52

  第二天清晨,一轮丹旭从东方冉冉的升起,格外的明媚。那曙光照在了石厢子山上,田野上,村庄上,显得那样的温暖,那么的柔和。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的全体战士整装待发。在毛主席、周副主席等的率领下,就要继续挥师北上了。临走时,毛主席为感谢房东老萧,塞给了他三块铜板。毛主席、周副主席等率领的中央纵队离开时,老萧手捧着带着微微手温的三块铜板,热泪盈眶。他和他的乡亲们目送着亲人红军从村外渐去渐远,直到望不见为止。

  一九三五年二月三日下午。在进入石厢子前,毛主席、周副主席等率领的中央纵队,刚刚翻过了一个山头。带队的同志突然眼睛一亮,手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山村,说那就是石厢子村时,队伍里立马沸腾起来了!

  (△此图为作者提供)

  “石厢子到啦!‘鸡鸣三省’的石厢子到啦!”红军战士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看到这种欢欣鼓舞的情景,真的好叫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啊!

  是的,咱们的中央纵队指战员们与整个儿红军一样,经过千山万水,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经历无数次惨烈的战斗,克服了所有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的红军战士流了血,许多战友还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咱们可爱的中央纵队指战员们,目标坚定,踔厉奋发,拼搏向前。现在到达了北上抗日的又一个关节点——石厢子,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呵呵,这地儿恰恰是现今的四川省叙永县城南七十九公里(即现在的石厢子彝族乡政府所在地)的地儿。从天空往下鸟瞰,石厢子濒临赤水河,西边与云南威信县接壤;南面,和贵州七星关区相邻。古语云;“雄鸡报晓,三省俱闻,此石厢子独具哉。”近看,石厢子四面环山,山上怪石嶙峋,石奇崖峻;山腰以下古木参天,鸟鸣叽喳,一派渊厚气度也。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的中央纵队到来后,我们的战士们挨家挨户宣传革命的道理;“1934年10月,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带领着这样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明的道路名叫长征。红军是咱们穷苦人自己的队伍,是为所有的受苦人翻身求解放而奋斗的。......”乡亲们听懂了,明白了革命的道理,无不动容地点点头。再看看村前面这么多的人马队列整齐,纪律严明,不进民居,不扰民生,对群众秋毫无犯,他们的心里顿时暖洋洋的,他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勤劳俭朴、诚实善良、敢当敢为的村民老萧站了出来,紧紧地握着一位红军干部的手、热泪盈眶地说:“红军啊,俺们彝族人日日盼、夜夜盼的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来啦!”说罢,他转过身来振臂一呼:“乡亲们,俺们的亲人红军到家门口啦,俺们应该咋办?”乡亲们纷纷说道:“应该请喝碗暖茶!”“应该请红军兄弟进屋里来坐坐歇息!”“应该给咱们的亲人红军腾出房间来,让他们住下!”真是一呼百应,说干就干,乡亲们纷纷端茶送饭,请红军战士们吃;热情地招待安排进来住下的红军战士,并且互叙衷情,一派的喜气洋洋。战士们在村民家里,备受关怀,就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的温暖。当老萧看到了部队人马多,还有一部分战士安排不下的情况,他急在心里。就马上唤来村里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老,商量着。恰好干部团团长陈赓同志路过,老萧一把抓住陈赓的袖口说:“首长,眼前这一部分红军官兵没有房子住,总不能露宿在外,咋办?俺与这两位长老商量好了,再盖起一间间简易竹房,给他们住下,好不?”“太好了,太感谢您们了!我这就去毛主席、周副主席那儿,汇报您们的良言建议,俺为您们请功!”陈赓喜不自胜,连连道谢说。“哦,请功就不必了。首长,毛主席今晚就要住进俺家里了。时间怕来不及了,俺这就马上招呼村里的青壮年,马上上山砍竹伐苇运回来,马上盖简易竹房要紧。”老萧说罢,握了握陈赓的手,头也不回地去了。过了一袋烟的功夫,老萧召集来了三十多位村里的青壮年,立即上山就地取材。夜幕将降未降时分,硬是盖起了一间间简易的竹房,供给了这一部分安排不下的红军官兵住下,当即解决了住宿困难的问题。

  已是晚上11:00时分。幽蓝而深远的天幕上挂着一片像熟透了的香蕉一样形色的上弦月。寂静的天空中飘下一片、一片鸟羽毛般的白雪。老萧的土坯房内外静得那么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雪花倾诉着自己的虔诚。左厢房里暖暖的,干净得很。白天整好的稻草梗条潮湿得正好编织草鞋。老萧夫妇各坐在一只小矮木凳子上,就着一豆昏黄的松籽油灯光,手指上缠绕着柔滑而修长的稻草梗条。那梗条又细又长,在他俩的怀里跳跃着。

  女人偏着头微笑着问;

  “老倌子(彝族方言:老公),今晚上俺们要编织多少双草鞋?”

  “二十双。总的任务是五百双。都已摊派到各家各户去了。明儿早上俺都收齐了,一并交付部队使用。”老萧头也不抬地答道。

  “晓禄呢?”女人突然想起五岁的儿子来,又问。

  “睡了。在炕上蒙着被子睡着了。”老萧抬起了头,用嘴努了一努炕上的一角,答道。

  “还差一双呢,俺数了数草鞋,一共加上手头正在编的,十九双。”女人打了一个呵欠,说道。

  “那不就是说:十七双。手头未编好的,不能作数,对吗?不能弄虚作假。”老萧头也不抬地说。

  “好好好,俺说不过你,就你有道理,行不?整整十七双。”女人撅起嘴巴,不满地横了他一眼,嘟哝了一句。

  “十八双了,你动作快点儿。”老萧说道。老萧又完成了一双。他把手里编好的草鞋丢在那草鞋堆堆里。

  “嗯。”女人头也不抬地应答。

  “你编好后,再编一双。俺刚才隐约的听到咱家的大门被轻轻打开的声音,接着是脚步声,俺估计是毛主席开完会回来了。俺现在就到右厢房去问候一下毛主席。”老萧又说道。

  “嗯,你总是很积极的。”女人抬起头来瞟了他一眼,微笑地点了点头应答。

  老萧“咿呀!”一声开了房门,走了出来,随手又带上房门。随着“叭嗒、吧嗒”旧拖鞋声响,他来到了毛主席的右厢房门前。

  “报告!”

  “进来!”正坐在方桌前椅子上、就着一豆昏黄的松籽油灯光、看着文件的毛主席应答了一声,随即抬起了头来。

  “啊哈,是你啊!快进来,快请坐。”毛主席站了起来,请老萧就桌边的另一只椅子坐下。在一旁的警卫员小李往火炕里添完木柴,倒了一杯热开水递给了老萧接着。毛主席重又坐下,微笑地问:

  “这么晚了,你还没休息?”

  “还没呢。俺刚刚编完草鞋,过来问候主席。”老萧说罢,“咕嘟!”一声喝下一口热开水。

  “哦,掐一根(掐:方言声韵抽,吸的意思),掐一根。”毛主席笑容满面地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递给了老萧。

  “谢谢毛主席!”老萧赶忙把开水杯放在桌上,恭敬地站了起来,应答一声后接过了烟,重又坐了下来。

  “别那么拘束,一拘束啊,就生分啰。”毛主席微笑着,和蔼而亲切地说道。屋子里洋溢着祥和、温暖的气氛。

  “主席,傍晚时分,俺听到陈赓团长在着急地念叨说,部队里现有十六名伤员的伤口正在发炎化脓,可又缺少消炎药品。俺听后心里着急着哪。红军兄弟就是俺们彝族人的亲人,俺不能看着不管哪。要不俺明儿早上上石厢子山采摘回消炎青草药?俺熟识这种药草,药效可灵着哪。捣碎了,往伤口敷上,消炎却脓,一天就见效,三天后伤口就会愈合。”老萧轻轻地吸了一口烟,旋即从嘴里喷出了烟雾,郑重其事地请求说。

  “哦,好哇,太好了!你明天早晨去?不过要注意安全,咹?”毛主席听罢十分高兴,赶忙问。

  “要得,要得。主席,俺明儿早饭后即可动身。”老萧自信满满地应答。

  “好哇,俺派两名战士跟着你上山,好歹有个照应。”毛主席微笑地说道。

  “别,别,主席,俺一个人去就行。一来不是去执行什么危险的任务,二来这种采摘草药的事,独往独来的好,人多了反而不便。俺去去就回,安全不成问题。”老萧打包票似的应答。

  从二月三日到二月五日凌晨,俺们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石厢子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史称“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据史载:该重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伸,具有承前启后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清晨,当东方天际的第一缕曙光走进石厢子的时候,雪后的大地上啊那是一派披白含翠,“色妍含绿白,丝轻未惹尘。”“吁、吁、吁——!”村中不时的传来几声公鸡的啼鸣。家家屋顶上的烟囱冒出了袅袅的炊烟。老萧手里拿着两块叠在一起的煎饼,那是他的老婆连夜为他赶制的。他头戴着半旧的竹斗笠,身上背着一只竹背箩,款款地迈出了家门。他一边啃着吃着煎饼,一边沿着村道向前走着、走着。不一会,就走到了村东头的场头。抬望眼,但见一块形似箱子的巨石矗立在眼前,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的威武与昂扬。从山脚沿着碎石铺就的弯弯山道往上拾级而登,越往上登,山道越狭,坑坑洼洼的而又长满高与肩齐的芦苇、杂草。老萧从背箩里掏出小山锄,一边劈砍着,一边艰难地往上登。最后他一步一步地挪着走,迈上了山顶。真是:踏破苍苔路碍踵,雾山深处访奇草啊!寒风拂拂而轻呼,是造化的鼻息么?山雾滚滚而飞动,是造化的蜺裳么?可他此刻汗流浹背,有点气喘吁吁的了。他坐了下来,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然后放下了背箩。他的目光往四下里察看着。崖下沟谷里不时的传来一声声野狼凄厉绵长的嗥叫,听起来怪怪的,而且令人毛骨悚然。

  老萧拿起开水壶,拧开壶盖,“咕嘟、咕嘟!”地喝下几口温开水后,俯视崖下。他发现从崖顶到崖下大约八米开外的石缝,生长着一大丛绿油油的消炎药草。他心头一喜,赶忙收讫水壶,放在地上;然后从背箩里拿出一小捆比大拇指粗一倍的麻绳。他揭开麻绳,抓住麻绳的一头,把它牢牢地系在一块竖立着的不规则的长方形岩石上。然后再把麻绳的另一头牢牢地系在自己的腰间。他觉得斗笠戴在头上碍事,干脆褪了下来,放在了地上。人总喜欢做擅长的事情,这是本能。但是能耐着性子去做不擅长的事情,这才是本事。他双手抓紧绳索,就山顶崖尖缓缓的下去,慢慢的,慢慢的挨近那一大丛药草。他赶紧把双脚尖踩入崖缝中,立稳了。然后一手抓紧绳索,一手靠近药草,正欲采摘。冷不防从草丛里“扑——!”地一声,一只山雀腾空而起,扑凌凌地拍着翅膀,“叽叽”地惊叫几声掠过空中飞走了。可把老萧着实地吓了一大跳。惊魂甫定后,老萧駡出了一句:“奶奶的,俺差一点被吓死了,还以为是白日见鬼了啦!”他开始了采摘。很快地,他采摘满了一背箩,就顺着绳索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就差一步就要爬上崖顶了,突然,他的右脚蹬动了一块突出的小崖石,“咕隆!”一声滚下悬崖,连带着一块半斤重的小石块,一起滚下,山谷中连续发出“咕隆!啪、啪!”大小不一的声响。最后,都一起掉落在临近崖底的一块并不很大的岩石上。可那小石块偏并不消停,“当!”地一声,弹飞了出去,从空中坠落了下来,不偏不倚,砸在了半坡草丛中的一只刚出生两个月的小野猪背脊上。小野猪冷不防受了这一砸,“吁哩!”一声惊叫,仓惶的拔腿逃入近旁的母野猪的腋窝下躲着。母野猪正在用长嘴拱着泥土觅食,也吓了一大跳,立马亮出尖利的獠牙,圆瞪着双目,朝四周紧张地搜寻袭击者的目标。它嘴里愤怒地发出“吁哩!吁吁吁!”“吁哩!吁吁吁!”的吼声。那神态那吼声仿佛在警告在抗议:“谁干的?缺德啊!”“谁干的?缺德啊!”

  已爬上崖顶,然后从山顶一步步往回走的老萧,让早春二月的山岚吹在了脸上、身上,感觉冰凉冰凉的。那道旁茂密的芦苇秆叶,被风儿吹得“沙拉拉”地发着声响。媚阳当空朗照,空中飘着的数朵白云,显得那么的悠哉。坡上满树的叶子不缓不急地摇摇簌簌,那清甜的花香,不急不缓地在风里弥散着。春鸟们在树上叶间“叽叽喳喳”地可劲地叫着,听起来那么清脆,那么带劲。老萧不淡定了。他一边走着,一边用彝族语言哼唱着前一天刚从红军宣传队贺亮同志那儿学会的一首歌:

  踏着革命的道路走呀,嘿啰嘿

  唱起革命的歌儿来呀,嘿啰嘿

  甩开脚板向前冲呀,嘿啰嘿,嘿

  挎枪走山河呀

  走山河,嘿啰嘿

  踏着革命的道路走呀,嘿啰嘿

  唱起英雄的歌儿来呀,嘿啰嘿

  迎着曙光向前进呀,嘿啰嘿,嘿

  心里真快乐呀

  真快乐,嘿啰嘿

  一边走着,一边摇头晃脑地哼唱着,整个儿心思完全沉浸在了歌韵氛围当中了。他一个不留神,右脚板踩上了一颗乒乓球大小的圆圆的石头上,那滚动的圆石头使得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哇哈啰!”一个惊叫一个趔趄,顿时“哧溜——啪!”地一声摔了个趴地吹沙。头上的斗笠被震飞了出去,掉落在了六步开外的山道上,“咕噜噜、咕噜噜!”地像滚动的车轮般的滚出七八步远,停止在了山道上。老萧赶忙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屁股部位的裤子上泥土。拍干净了,他嘴里喃喃着:“不疼,不疼,俺趴地练蛤蟆功啰,斗笠呀滚滚作独轮车啰!”随即趋前几步弯下腰去拿起了斗笠,戴在了头上,回去了。回到了村里以后,他把一背箩青草药郑重地交给了陈赓团长。

  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在毛主席、周副主席等的率领下,已经走了,走出很远了。与老萧站在一起送别红军的全村男女老少们,也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各自的家中。老萧的五岁儿子萧晓禄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撒娇地要他抱抱。老萧一把抱起了儿子,在他那胖嘟嘟的脸上“叭”地亲了一下。问:

  “儿子,这两天有没有淘气呀?有没有惹嗯玛(彝族方言:妈妈)生气啊?”

  “晓禄乖乖,晓禄乖乖,没惹嗯玛生气哩。”儿子在老萧怀里连连说道。

  “牙老子(彝族方言:爸爸),这是啥么子?”晓禄从老萧的手心里拈起一块铜板问道。

  “这是钱钱,是住在咱家的毛伯伯送给俺们的。毛伯伯现在走了,带着很多很多红军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反动派。”老萧一板一眼地对儿子说。

  “俺也要当红军打反动派,俺也要当红军打反动派!”晓禄嘟着小嘴嚷嚷道。

  “宝贝,你还小,等将来长大了,牙老子带你去找毛伯伯参加红军打反动派,好不?”老萧开心地说道。

  “好!可是嗯玛让俺喊你回家吃早饭。嗯玛说,牙老子还没吃早饭呢。”晓禄偏着头、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对老萧说。

  “好吧,咱俩回家去。”说罢,老萧抱着儿子不缓不急地回家去了。

  吃过早饭,老萧觉得这三块铜板来的十分珍贵,便把它们塞进家中的一支房柱的裂缝里,并且用泥巴封存了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天中午时分,老萧仔细地端详着挂在厅堂正中的毛主席画像,忽然惊讶地发现当年塞给他三块铜板的红军大官,竟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越看越激动,往事,像放映电影一般,一幕幕呈现在了他的眼前。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心里默默地敬祝毛主席健康、长寿!若干年后,老萧的侄子在清理、修缮房屋的时候,才发掘到当年叔叔老萧深深的嵌入房柱中的那三块珍贵的铜板。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梦婷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