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李健:弄堂里的风,吹来故事深

作者:马状   发表于:
浏览:12次    字数:308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1篇,  月稿:0

  总起结缘

  王家卫导演的系列电视剧《繁花》,于2023年12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以前在逛蔚县新华书店的时候,我曾经看到过这部书,但是并没有购买,也没有特别在意,直到25亦或26日,看到所谓预告,我才又想起这部书来。本来是想要看看剧集就可以了,然而,网络上对于这部剧的评论分为两级:一种是上海人以及以上海为首的南方人,他们觉得王家卫导演拍出来了那个时代上海的特色,另一部分人是不属于上海的人,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不能接受王家卫的镜头感与那些黑色的色调感,认为把九十年代的上海,拍成了三四十年代的感觉。实话实说,我也有这种感觉,然后我又看了网上的许多评论,看了大概一集电视剧吧,随后就转手读开这部小说的原著本。

  故事叙述

  金宇澄先生的《繁花》,叙述了一个传统的故事。故事叙述的是沪生、阿宝、小毛三个男主人公,在他们的情谊和成长中,故事记录了独属于上海弄堂和阁楼的风貌、时代和“传奇”。而电视剧改编为主要以“阿宝”视角讲述故事。所以说王家卫在采访里也说道“全部改编太难,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去看小说原著”,是的,小说叙述中,大概有一百个人物出场,这样就很难搞清楚人物关系,这是小说叙述的特点。而王家卫“三年磨一剑”,去除光影风格,他只好选择了阿宝去这个主人公去讲述故事,而多多少少略略提起沪生与小毛的故事,整体来说,这剧的画风,很“王家卫”。

  写作手法赏析

  其实《繁花》真正厉害的并非是他的故事。故事无非是说一些生意场上的过往,所以这里也就不过多涉及。真正厉害的是它的写作手法,金宇澄先生是很厉害的,他用三十一章,三十五万余字,给我们重现了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的上海生活,是的,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且是两个时代,为何说是两个时代,它往往是上一章写三位主人公小时候的事情,下一章就开始写长大后的事情。就譬如说阿宝,上一章他还是个孩子,没有长大,待到下一章开始时,他便已然是黄河路的“宝总”。实话说,这种穿插叙述的叙述手法,在中国现代文学上,是极其少见的。

  另外,金宇澄先生的《繁花》与其他小说最为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叙述故事,而是用似乎如同古典话本小说的语言那样————老汤换新茶,故事是新的,然而叙述与语言是旧的,是如同话本小说那样的。

  《繁花》里的性描写是很多的,几乎每一章大概都会有,所以这样看来,小说如同《金瓶梅》一般,如今我们不说他的性描写,只拿一部分举例。比如他写女人“绣眉低垂,顾盼神飞”,类似如此的古典小说手法描述是很多的,这也是所谓这部小说的特点了。

  作者金宇澄在这本书最后的《跋》里写到“《繁花》开头写道:……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嘛,进来看风景……对话一来一去,一股熟悉的力量,忽然涌来。话本的样式,一条旧辙,今日之轮滑落进去,仍旧顺达,新异。”,后来又写到“在国民通晓北方语的今日,用《繁花》的内涵与样式,通融一种微弱的文字信息,会是怎样。

  《繁花》长时期在一个语境里徘徊,也使部分读者,长久陷入这个氛围中。有一个朋友说,看书看报纸,也用《繁花》的口气去读,真受不了。这是我没意识到的结果。我的初衷,是做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宁繁毋略,宁下毋高”,取悦我的读者——旧时代每一位苏州说书先生,都极为注意听众反应,先生在台上说,发现有人打呵欠,心不在焉,回到船舱,或小客栈菜油灯下,连夜要改。我老父亲说,这叫“改书”。是否能这样说,小说作者的心里,也应有自己的读者群,真诚为他们服务,我心存敬畏。

  我希望《繁花》带给读者的,是小说里的人生,也是语言的活力,虽我借助了陈旧故事与语言本身,但它们是新的,与其他方式不同。”

  总的来说,金宇澄先生的《繁花》在语言与写作手法上是在现代文学上很难见的,这的的确确是如此的。

  散文一般的语言与上海本土话的运用

  通篇故事的书写,都是如同王安忆《长恨歌》那样的舒缓,整个小说的叙述是极度散文化的。几乎是说一个故事又引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人物对白类似于古典话本小说里那种长段,却又平和,如同溪流缓缓入心,波澜不惊,就这样感受上海两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当然不能不提的是,小说里本身自带的上海俚语,如角子,家生(其实就是北方人说的家什儿),角子,查过资料以后才知道,是上海话几毛钱的意思,而家生,也就是我们北方人话语里说的家什儿了。

  剧版《繁花》小提

  王家卫导演在采访里说道,其实小说写到了两个“阿宝”,即1990年代功成名就的“宝总”,以及1970年代的孩子“阿宝”。那么,“阿宝”到底是如何成为“宝总”的,金宇澄先生的小说里没有叙述到,而剧版《繁花》就是说的这个故事,补了这个作者没有叙述到的,所谓“缺漏”然而究竟是否如此,我因为没看电视剧,所以我不知,各位可以看看王家卫导演的剧版《繁花》,是与不是,再作定夺了哈哈哈。

  至于沪版电视剧,(电视剧有两版“沪语版”与“国语版”)只是为了观众可以更好的感受老上海的风味,所以将那些语言,都在后期配成沪语,其实看得出来,王家卫导演是很上心的,为了方便他的上海观众,特地出了一部“沪语版”,这是很难得的,所以电视剧虽然色调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就其国语版与沪语版,“双版齐下”的态度,我们也应该原谅他在光影设计上的特有的“王家卫”风格了。

  “爷叔”小谈

  剧版《繁花》里提到一个人,这个人是教阿宝做生意的“爷叔”,此人是个生意场上的高手,然而小说里,爷叔并没有过多着墨,他没有通天本领,只是一个会偷看女人洗澡的普通人,不过因为剧版《繁花》既然是写的“阿宝”怎样成为“宝总”,领路人总是要有的“爷叔”在小说里着墨不多,到了电视剧里当然完全是可以改编成大佬人物的。所以电视剧里由游本昌老爷子扮演的“爷叔”这个人物角色,当然属于王家卫的再创作。

  至于故事情节,因为涉及过多人物,以及过多所谓性描写,我也就不过多提及,仅以此文,献上《繁花》并金宇澄先生。

  〈补一〉小说与现实的真真假假

  以前,看过报道说,金宇澄先生的《繁花》里的人物,其实是可以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小说人物原型的,就如同《红楼梦》种种。后来有电视台采访金宇澄先生,先生也没有避讳这一点,反而说,确实如此,这是一本由我自己经历做成的小说。至于我是故事里的谁,有人说是“沪生”,也有人说是“阿宝”,或者“小毛”,这些就留给读者去猜,我只是讲好这个上海故事就可以了。所以金宇澄先生到底是小说里的谁,至今尚无定论。或许是小说主人公,也或许是曾经的见闻记录者,至于到底是谁,读者自然不必费尽心思去猜。再者说,小说本就是虚虚实实才好的,所以到底金宇澄先生是记述者,还是主人公其中一个,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金宇澄先生的笔下,我们游历了一次上海,感受了一次所谓老上海滩里的纸醉金迷,以及黄河路上的过眼云烟,旧事重提。

  〈补二〉小说的意图

  小说通过阿宝三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最终的不同走向,为我们展现了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各人的不同选择。如果说“阿宝”,“沪生”与“阿毛”,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还不如说他们三人其实就是九十年代上海滩的一个缩影。除了高超的叙述语言同写作手法,金宇澄先生试图或者是已经为我们展现出来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是怎样的奢靡,这是作为一个作者非常难得的。

  正是那:

  弄堂风吹故事生

  提笔著文写意成

  人语旧事上海走

  故事情节同路行

  今朝休言书内事

  且看作者远路迎

  叙述语言与文字

  颇似话本小说明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马状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