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泥人”先生|老来得子娇生惯养,泥人先生因材施教

作者:李洋   发表于:
浏览:53次    字数:279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诸城北乡有个张财主,人称“张百万”。他家虽然富庶,却人丁不旺。多年过去了,几房太太没一个有动静。几经调治,终于,在张百万五十三岁那年,三姨太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老来得子,一家人欣喜若狂,对这个男孩子更是宠爱有加,取名“宝儿”。

  宝儿在全家人的关爱下长大,转眼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张百万一直觉得自己读书少,这些年虽说赚得盆满钵满,但内心却一直笃信“诗书济世长”。他把这样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好好读书,给老张家光耀门楣。于是,张百万请来了诸城最好的教书先生。但是,没过多久,先生便主动请辞。原来,这宝儿虽生性聪颖,但从小娇生惯养,调皮捣蛋一个顶十个,让他读书写字就不行了。教书先生软硬兼施,使出浑身解数,宝儿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先生只好走人。后来,张百万请了一个又一个教书先生,但没人教得了宝儿。最后任凭张家出几倍的资财,也没有人敢来应聘了。

  这一年,朝廷上书房总师傅窦光鼐告老还乡回到诸城,远近的亲戚朋友都来拜访。张百万也在其中。但他可不仅仅是来联络感情,更重要的是希望向窦光鼐讨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张百万说明来意,窦光鼐便把宝儿叫到面前,问了一些问题,便断定这孩子有才智,当下就说:“让我来试试吧。”

  众人听罢,都以为听错了。一个曾经的上书房总师傅,一品大臣,怎么能屈尊来教一个平民小孩子?而且是个小皮猴!

  窦光鼐对众人说:“我已经上了岁数,在京几十载,未曾给乡亲父老做过什么,心中不免内疚。如今我告老还乡,闲着还觉得憋闷,和孩子一起玩玩,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这孩子好动,不愿读书,又碰上了一些古板先生,死教硬灌,把孩子弄怵了。看在老亲戚老朋友的分上,我就来试试。若是孩子成了器,也给教书先生们一个启示。”

  窦光鼐自愿到张家当教书先生,张家自然欣喜若狂,当下就吩咐下去,一切听先生的!窦光鼐事先让张财主在学堂前面的空地上,准备好一堆黏土,一个做泥娃娃的木头模型。

  拜师这天,按窦光鼐的要求,张百万将宝儿带到先生面前后就离开了。窦光鼐绝口不提教书的事,只是自己在一堆黄土旁忙活。他用铁锨将黄土弄出一个小窝,把水桶里的水舀上两瓢,然后和成泥,接着蹲下身来,抓起一把泥,放在两个模子里捏吧捏吧,倒出来就是个笑眯眯的泥娃娃。

  宝儿看着,手就痒痒起来,不声不响蹲下身来,用手挖泥,在手里捏成团,递给窦光鼐。窦光鼐接过来,放在模子里,填充夯实,很快,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娃娃又做好了。宝儿看了,嚷着也要用模子做泥娃娃。窦光鼐说:“莫着急,想让泥娃娃有生气,你要先把其他工序学会了。先去帮爷爷提点水来如何?”宝儿听了,两只大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从此天天围着先生转。他有时帮着提水和泥,有时静静地看着泥土在先生的把玩下变成娃娃。趁先生抽烟的工夫,他还模仿起先生的架势,也在模子里鼓捣起来。

  刚做出来的泥娃娃,要先放在阴凉处晾着,晾到半干不湿的时候,再拿到太阳地里晒。夜里怕露水,天一黑就要一个个搬到屋里放着,天明后再搬出来。这个活,先生便交给宝儿做。日子多了,泥娃娃越做越多,干湿混杂,哪个该晾,哪个要再过些时辰,分辨起来要费很大的工夫。窦光鼐自称年纪大,眼力不好,要宝儿帮他分。宝儿左看右看,那泥娃娃长得像极了,怎么也分辨不出来,就着急地让先生想办法。

  窦光鼐捋着胡子,假装动了好大的脑筋,猛地把腿一拍说:“有办法了,给每个泥娃娃刻上一个名字,刻在脊背上,就好分辨了。”

  宝儿一听,乐得蹦老高,催着先生快快刻下名字。先生拿起小刀,又拿起一个泥娃娃,刻上了“赵山”两个字,再拿起一个刻上“钱水”,再拿起一个刻上“孙田” ……

  先生一边刻,宝儿一边认,不几天工夫,一百多个泥娃娃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先生照着名字吩咐宝儿挨个搬动……

  宝儿按先生的要求,上午将泥娃娃搬到太阳地里,下午再将它们一一搬到屋里。有时先生和宝儿比赛看谁找得快,往往都是宝儿在先生的前边找到。先生直夸宝儿聪明有出息,宝儿心里乐开了花,对泥娃娃的名字更加用心地记。不足三个月,一百多个泥人都干透了,也和宝儿混熟了。

  这一天,窦光鼐对宝儿说:“这些泥人干了,咱得另做新娃娃。不过我起的名字不新鲜,你再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宝儿见先生如此看重自己,脸上放出光彩,兴奋地一口气说出了一大串他喜欢的名字:“小鸡、小鸭、小猫、小狗……”

  窦光鼐按宝儿说的,给新做的泥娃娃,一一刻上了名字。两个月过去了,又一百多个泥人和宝儿混熟了。

  这一天,窦光鼐又对宝儿说:“又要做新娃娃了,这次我们给娃娃起三个字的名字好不好?”

  宝儿高兴得拍手笑,催促先生快动手。

  窦光鼐做出一个泥娃娃,说:“这个叫‘人之初’。”又做出一个泥娃娃,“这个叫‘性本善’。”

  宝儿一听怪别扭,说:“这样的名字不顺口,还不如小狗小猫好……”

  窦光鼐说:“这些名字虽然不顺口,但是里边却挺有道道。一个名字包含着一个小故事。”于是,他一个个讲给宝儿听,宝儿越听越入迷。

  泥娃娃越做越多,窦光鼐眼看宝儿的《三字经》也学得差不多了,便说:“我们暂时不做新的了。咱们用这些泥人做游戏。”一听做游戏,宝儿自然乐意。窦光鼐这回开始给宝儿讲《三国演义》的故事,根据故事的情节,让泥娃娃排兵布阵。

  宝儿乐不可支地操作着,学得飞快。有一天,窦光鼐故意将几个泥娃娃藏起来。对宝儿说:“我怎么看到泥娃娃少了,你看看少了哪些?”

  宝儿一听少了泥娃娃,可着急了。这些泥娃娃,就是他的命根子,没有泥娃娃,他可要哭上好几天呢。他数了一遍,果然少了十几个。到底少了谁,他冥思苦想,急得满头大汗,就是查不出来。

  窦光鼐说:“只有一个办法,将泥娃娃登记造册,然后按着册上的名字点名,点不到的就是少了的。”

  宝儿一听,高兴极了,就说:“那咱们赶紧将他们造册吧。”

  “你来造吧。”

  “我不会写字啊。”

  先生说:“这有何难,你已经认识不少字了,我先写,你照着描,保准你很快就会了。”

  宝儿马上跃跃欲试,说:“那就赶紧开始写吧。”

  “好,马上就写。”

  窦光鼐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拿出,自己一份,宝儿一份。窦光鼐拿过一个泥娃娃,将上面的名字写在纸上。宝儿就照着先生的样子写上。还别说,宝儿记性真不错,一气写出十多个泥娃娃的名字。

  窦光鼐说:“今天就先写这些吧。”

  谁知宝儿却舍不得住手,兴致越发浓厚。窦光鼐见状却让宝儿不着急,告诉他“贪多嚼不烂”。

  就这样,宝儿学习的兴致被彻底调动起来。为了早日将泥娃娃的名字记住,会写,他勤学苦练,就连吃饭的时候都用筷子蘸着咸菜水在桌子上比画……

  仅半年的时间,宝儿学会了《百家姓》《三字经》,还有一些常见字。光阴似箭,转眼六年过去了,宝儿参加乡试中了秀才。后来在诸城北乡一带,还是个很有名气的文人呢!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历史故事

查看更多历史故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