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刘宇辉:聚会

作者:王琼   发表于:
浏览:125次    字数:172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1篇,  月稿:0

  最近刷抖音,总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聚会,战友会、老乡会、驴友会、歌友会等等,不一而足,尤以同学聚会为甚。天南地北,城市农村,有大学同学聚会、中学同学聚会,还有小学同学聚会,估计将来还可能有幼儿园同学聚会。所有的同学聚会,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场,最后都是以一场美食大餐告终。

  看了那么多的同学聚会,自然心潮澎湃,期待着有自己的同学号召聚会。这个念头在脑海中盘旋着,也曾想象过聚会时的场景。

  半个月前,忽然在高中同学群里看到了聚会的邀约,一阵欣喜,随之是深深的遗憾,因为这次同学聚会的时间正好我外出的时间冲突,而且双方都无法更改,只能以看客的身份向同学们深表歉意。

  光阴荏苒,高中毕业已经四十年了,当年的小屁孩儿大都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有的已经升格托管第三代了。

  我的高中就读于江南小城当涂,县城不大,但历史悠久。据《当涂县志》记载,早在2200多年前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拥有古老的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和保存完整的古护城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生前遗言将自己葬在当涂大青山。南朝才子周兴嗣,就是当涂人,一夜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五十多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

  县城有两所中学,一中以理科著称,二中以文科见长。我在二中的文科班就读,当年班上的同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走读生,家住城关的,大约有二十人左右,这些人是背着书包到教室的,踩着放学的铃声就往家奔,我也是其中一分子。另一部分是住宿生,家在农村,大约有四十人左右,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或大礼堂或防震棚里,这些人是夹着书本到教室的,起早贪黑,既使放学了也坐在教室不走。结果,不言而喻,走读生鲜有直接上大学的,住宿生大概有一半都考上的各类学校,实现了农转非的梦想。

  那年没有考上大学的走读生,都是城镇户口,男同学大都报名参军去了,剩下的和女同学都参加了当年或次年的招干或者招工考试,各得其所。现在看来,过去的就业并不复杂。

  因为是四十年的同学聚会,我虽未参加,但也心向往之。自然也回忆起很多往事,历久弥坚,时间越久,轮廓却越来越清晰。一九八三年,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有两件事是刻骨铭心的。一是教育改革,我们是恢复高考以后的最后一届两年制高中毕业生。二是我们生活的县城在我们高中毕业后,突然从过去的芜湖地区划归了马鞍山市,而且是这座钢铁城市管辖的唯一县城。后来,参军的同学退役几乎都分到市区工作了,考上大学和没考上大学的同学就业机会也多了。

  记得上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上一位身材矮小的男生,在晚自习的路上被高二文科班的一位学兄欺负了,下晚自习后,我们班的走读男生集体跑到高二文科班讨要说法,结果引发了学校操场上的一次群殴,最后,以高一文科班获胜而收场。第二天,我们班所有参与的男生都受到校方的严厉的批评。现在想来,我仍然热血沸腾,我要用我这名老兵,敬过无数次军礼的右手,高高举起,向你们致敬,致敬曾经的青春,致敬男儿的血性,致敬同学的情义。

  那时候,班上僧多粥少,住宿生几乎全是男同学,他们和走读生中的男同学一样,总是把目光瞄向走读生中的那几位美女。或许也正是眼睛里流淌出的那一分青春的懵懂,化作了不竭的动力,虽然同学里没有配成一对,但却催生很多同学考上了大中专学校,或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解的努力。我同样要致敬,致敬我高中同班的所有的女生和男生。

  这次同学聚会的地点选在九间堂,是当涂著名的网红民宿,而集合点更佳,在白纻山下,白纻山里有著名的桓公井,不由让我想起青莲居士李白在《姑孰十咏》里写下的诗句: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聚会总是短暂的,而回忆却能留下得很长,愿同学聚会是美好的,愿同学友情就像铭刻在脑海里的回忆一样,挥之不去。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