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穆涛:季节里的中国原理(节选)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61次    字数:789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穆涛,《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著有《俯仰由他》《看左手》《先前的风气》《肉眼看文坛》《放心集》《散文观察》,文学访谈《平凹之路》,点评本《土门》等作品。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先前的风气》入选二〇一四年中国好书。

  季节里的中国原理(节选)

  穆涛

  季节转换的典礼

  一年之中四个季节的转换,是天地大序在调控制式。古代的中国,很重视这些转制的环节,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天,分别举行隆重的迎接典礼。《礼记·月令》对四次典礼的程序和规格,都有生动的描述和具体的记载。

  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立春前三天,掌天象的官员上奏天子:“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开始斋戒三日。荤事、热闹事、老天爷不待见的事,都暂停三天。“盛德在木”有两层含义:春天,万物萌发生长的季节,“天之大德曰生”,因而称盛德;依五行序次,木主春。

  迎春典礼在东郊举行,天子亲自主持,国家的重要官员全部出席。大礼结束后回朝,天子封赏有功德的官员,并且责成宰相颁布惠及百姓苍生的行令和禁令,“布德和令”中的“和”指当行之事,“令”指当禁之事。相当于颁布一年中的“一号文件”,主题内容是“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让老百姓获得实惠。

  立春所在的这个月,还有两个“规定动作”。一是责成天象官准确计算出一年之中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并予以颁布,相当于颁布一年的“日历”。“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宿离不贷,毋失经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用语。“宿”是太阳运行的位置;“离”是月亮运行的位置;“贷”通“忒”,差错的意思;“经纪”,指日月星辰运行轨迹的具体度数。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运行的位置、月亮运行的位置,都不能有差错。准确计算出星辰运行轨道路线的度数,以契合天地经纬。

  立春之月,天子还要举行“祭天礼”和“耕地礼”。“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祭天的时间定在“元日”,“元日”也称“上辛日”,一个月内有上、中、下三个“辛”日,第一个辛日即“元日”。“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皇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耕地礼”的时间定在“元辰”,“元辰”是第一个“亥日”,在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记时间,甲、乙、丙、丁等十天干称“日”,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称“辰”。天子手持耕地工具(耒耜),在卫士和御车者保护之下耕地。天子以耒耜耕地推土三次,三公五次,卿诸侯九次。行礼如仪,以这种形式主义的方式,强化“农本”的重要。

  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斋),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迎夏典礼在南郊举行。立夏之前三天,天象官上奏天子:“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自此斋戒三日。立夏这一天,天子帅三公、九卿、大夫在南郊举行迎夏大礼。返朝后,册封诸侯。命太尉选拔并奖掖国家的杰出人才。中国古代奖掖人才,不放在年终,而是放在立夏。夏天是生长的季节,而人才是助国家生长的动力资源。“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讲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斋),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迎秋典礼在西郊举行。立秋之前三天,天象官上奏天子:“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自此斋戒三日。立秋这一天,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在西郊举行迎秋大礼。返朝后,奖掖军界功勋人物,并责成将帅强兵利器,以军事训练发现并选拔军事人才,为战争做充分准备。“选士厉兵,简练桀俊”,“选士”指强兵,“厉兵”指磨砺兵器。

  立秋之月,在中国古代是“司法普及月”,“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立秋之月,“天地始肃,不可以赢”,赢是松懈的意思,天地开始进入肃然季候,政令法度不可以松懈。“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整饬法规制度,修缮监狱,完备脚镣手铐,止奸佞,防罪恶,严厉打击违法之人。“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古代审理案件,“刑讯逼供”不违法,给案犯“大刑伺候”是常态。古代监狱中,把在押犯人的伤分为四种,“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立秋之月,治狱官员(理)到狱中,实际斟验在押犯人的伤情,公正审核案件,处决死刑罪犯,即人们常说的“秋后处斩”。

  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斋)。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

  迎冬典礼在北郊举行。立冬之前三天,天象官上奏天子:“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自此斋戒三日。立冬这一天,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在北郊举行迎冬大礼。返朝后,奖赐为国捐躯的烈士,抚恤烈士的家属子女。

  立冬之月,责成官员妥善做好物资储备,巩固城郭,加强边防,充实边塞等工作。“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坯)城郭,戒门闾(内外城门),修键闭(门闩),慎管龠(城门钥匙),固封疆,备边竟(境),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

  冬,即是终……中国古人结绳记事,在绳子两端都系个疙瘩,即表示终结。冬天的别称是“安宁”,“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天地之气因背向而行失联,万物收藏皆入安宁。

  春夏秋冬是天之四时,对应着地之四方东南西北,换季典礼分别在国都的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举行,基于中国早期天文学的“四象”说,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青龙寓春,白虎寓秋,朱雀寓夏,玄武寓冬。中国哲学的五行原理,也融汇入一年四季的流转之间。春主木,夏主火,秋主金,冬主水,土居四季中央。五行之中蕴藏着五色,春为青、夏为赤、秋为白、冬为玄黑。黄土居中做五色的基础。

  《礼记·月令》具体规范古代政府一年之中当行和当为,“名曰月令者,以其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礼的基本涵义是规矩,《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是中国人的规矩大全。中国古人自称“礼仪之邦”,就是以这一系列规矩为底气的。

  二十四节气是有警惕心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天地观。

  中国人对天地的认知是循序而进的,夏商周三代以前,只有春和秋的概念,“以春秋知四时”。到西周时期,多个诸侯国的国史以“春秋”为书名,“吾见百国《春秋》”(墨子),再后来孔子以鲁国史书为基本线索,又兼容一百二十个诸侯国的史料,写出了那部大历史著作,仍以“春秋”为名称。因而这一历史段落,后人就以“春秋”来命名。从战国开始,陆续有了节气时令的记载。二十四节气首次清晰阐述是在汉景帝时的《淮南子》一书中,汉武帝时,作为国家历法写入《太初历》。中国古人有两个了不起的科学贡献:一是发现并细化了一年之中这个井然有序的生态变化规律;再是以春秋命名国家史书,把天文、地理、人间沧桑事态相互参照起来看待世界。

  《淮南子·天文训》中,古人精确地把一年做了二十四等份,并加以命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第一次被完整叙述。

  二十四节气是以天文学做基础,并经由数学科学计算得出的缜密结果。每个节气十五天,二十四个十五天是三百六十天。但每个节气到来的那一天,不是整时整点,而是精确到具体时辰的。事实上,每个节气都是十五天再多出一点点,二十四个一点点共累积出五天多。现代高科技手段测定一回归年的确切时间是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中国古人用中国方法,在两千多年前就做到了如此精细的科学认定。

  《淮南子·天文训》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集大成作品,以中国哲学原理为基础,以北斗斗柄旋转确定一年四时,阐述天地运行规律,以及气象、物候、农事、军事、政府施政管理,且涵及干支和十二音律。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

  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雷臧,蛰虫北乡,音比蕤宾。

  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钟首。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冬生草木必死。

  《淮南子·天文训》以敬畏心知天地,察四时,辨二十四节气。天、地、人共通互融,深度感应。尽管一些认识存在着科学局限,但仍给人丰富的启迪和联想。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生或死,万物乃成。支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二十四节气是讲变和不变的。一年之中二十四个节点的运行原则是不变的,但每个节点里都饱含着变化。气候这个词的意思,是节气变化的外在体征。医生治病看症候,厨师炒菜看火候,老百姓过日子,要看天地的气候。古人的观察是很具体的,五天为一候,每个节气里有三候。如“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鱼自河底上游,抵近冰层)。“雨水”三候:初候,“鱼上冰,獭祭鱼”(鱼肥而出冰面,獭捉到鱼一条条排起来,如祭祀一样);二候,“鸿雁来”;三候,“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春分”三候:初候,“玄鸟(燕子)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闪电)”。“立秋”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秋分”三候: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冬眠之虫开始在洞口培土);三候,“水始涸”(雨水减少)。天和地就是这么丰富变化着的,人活着,就要适应这种不变和万变。

  二十四节气里,不仅有敬畏心,还有警惕心。在每个节气里,古人都规定了具体的禁忌条款,如“立春”和“雨水”:祭品不得用母畜,禁止伐木,不得毁鸟巢,不得捕杀幼小的、怀胎的、刚出生的动物,不得捕杀学习飞翔的鸟及小兽,不得掏鸟蛋,不得聚众起事,不得大兴土木,不可以起兵征伐,军事冲突不得由我方挑起。“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这些规定,都是以“顺天时,应人心”为基础的。

  二十四节气的路线图,由立春到大寒,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圆,是轮回。设定这个顺序的基础不仅是天文,还有地势和农时。在汉代之前,中国有六种历法,其中黄帝历、周历和鲁历,以冬至所在月份(即今天农历十一月)为正月,这是以天文为基础的。如果按阳历计算,每年的冬至是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阳历是西方的历法,也是以天文做基础的。从中国的冬至到阳历的元月一日,这中间有八九天差距。中国古人是站在黄河流域,再具体说是渭河流域观测天象的。西方的阳历,是站在他们那里观测的,这之间有地理站位的差距。二十四节气,是以渭河流域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比较着说,长江流域再往南的区域,或中国的东北区域,时令的变化与这个路线图出入也是很显著的。

  二十四节气里的警惕心,是对人妄为妄行的警惕,戒欺天,戒逆天。谢天谢地这句话,是有初心的。

  端午节,自汉代开启的国家防疫日

  农历五月,依照十二地支的月历次序,属午,因而又称午月。端午,指五月的首个第五天,即五月初五。

  古代中国人对五月有顾虑,甚至有恐惧。五月不宜盖房子,“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上任官员的仕途,就此止步,再不升迁,“五月到官,至免不迁”。这个月,须处处谨慎行事,“掩身,毋躁,止声色”。夫妻房事也暂停,一些地方的民俗,新媳妇要送回娘家住一个月,叫“躲五”,这个月播种出生的孩子,男伤父,女伤母。在古代,五月还称“毒月”,上中下旬的五、六、七日,合称“九毒日”。古代的这些认识,与对瘟疫的恐惧有关联。五月阳气炽盛,同时阴气滋生,阴阳交争易发瘟邪。“九毒日”,用今天的话表述,叫“瘟疫高发期”。端午,是“九毒日”之首,在汉代,这一天要举行国家大祭祀驱瘟。把这一天确立为节日,是唐代之后(此说依据马汉麟先生),这个节日的涵义特殊,不是节庆,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全民防疫日”。

  中国古代的四个节日,中秋、春节、清明、端午,都是以对天地的尊重为前提的,是谢天谢地,每个节日各有清晰的内涵和具体的指向。

  中秋节是丰收节,也是月神节,是向月亮致敬。古代中国人看天过日子,看日头,也看月亮,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中国人的天文历法有“阳历”,有“阴历”,还有通行的“农历”。阳历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律,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农历是阴阳合历。阴历一年的十二个月,按大小月计算有三种天数,分别是三百五十三天,三百五十四天和三百五十五天,比一回归年相差十一天左右。因此要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给予“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农历”。“置闰时间表”是经过缜密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四百年九十七闰”。公元前一○四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这一年是中国历法集大成的改革年。颁行新历法,同时开始“置闰”。但汉代的庆“中秋”,是“秋分”这一天,唐代之后,才确定为农历的八月十五。

  春节是农历新年,是向太阳致敬。中国古人在对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观测中,把一个回归年的“首日”锁定在“冬至”这一天,“冬至”是天文学概念中的“元旦”,“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这一天,阳气由地心萌发上行,古称“一阳”,“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阳气在地下运行四十五天,到“立春”那天突破地表,万象自此更新。“立春”也称“三阳”,这是“三阳开泰”一词的来头。周朝的历法(《周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为“岁首正月”,即农历的十一月,就是据此原理。商朝的历法(《殷历》),后置一个月,农历十二月是“正月”。秦朝的历法(《颛顼历》),前置一个月,农历十月是“正月”。西汉立国后,承袭秦制,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的一百年间(公元前二○六至前一○四年),均实行《颛顼历》,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后,把农历一月确定为“岁首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首日。我们读《汉书》和《史记》时会注意到一桩“怪事”,记写皇帝一年之中的“大事记”,是从十月开始写起。这是史官在特别强调,汉代太初元年实行的这次重大“改朔”。

  清明节,是以风命名的,清明风是东南风。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观察与研究细致入微,把一年四季中不同方向的风分别命名,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每隔四十五天转变一种风向,古称“八风”。冬至到立春是东北风,称“条风”;立春到春分是东风,称“明庶风”;春分到立夏是东南风,称“清明风”;立夏到夏至是南风,称“景风”;夏至到立秋是西南风,称“凉风”;立秋到秋分是西风,称“阊阖风”;秋分到立冬是西北风,称“不周风”;立冬到冬至是北风,称“广莫风”。清明风从东南吹来,大地气象景明,万物茂盛生长,“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是祈福节,也是环境保护节,礼敬先人,念祖追宗,同时祈福于天地万物。

  我说说汉代时候人们对端午的一些认识:

  十二地支纪年,从“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开始,“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子,对应农历十一月,丑是腊月,寅是正月,卯是二月,辰是三月,巳是四月,午是五月,未是六月,申是七月,酉是八月,戌是九月,亥是十月。

  十二地支也有具体的涵义和指向,子即“兹”,一阳初动,万物由此萌动。丑是“纽”,阳气上通,阴气固结已渐解。寅是“演”,万物衍然而生。卯是“冒”,万物出地表。辰是“震”,蛰伏的动物苏醒,蠢蠢而动。巳,本义是胎儿,引申为后嗣,生机旺盛。午是“杵”,舂米的木杵,引申为“啎”,抵触、忤逆。“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解字》)。“午者,阴阳交”(《史记·律书》),阴气和阳气交相抵触。未是味,万物成长,有滋有味。申是神,“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酉,本义是酒的器皿,引申为“成就”,“八月黍成,可为酎酒”。戌,本义是宽刃兵器,引申为“灭”,“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亥是“荄”,草根。“十月,微阳起,接盛阴”,“阳气根于地下”。

  午,在一天的时辰里,对应十一时至十三时之间,是最热的时候。在一年中,对应五月,是最热的季节。这个月里,有“夏至”,“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礼记·月令》)。夏至,不是夏天到来,而是夏之极至。这一天,白天时间最长,是“阳极”。中国古代哲学讲究辩证法,“阳极”之中藏着“阴变”。这一天,阴气由地心开始上行,称“一阴”,“夏至一阴生,阴动而阳复于静也”(《周易正义》)。“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权德舆《夏至日作》,此公为唐人。)这一天,阴气上行,与阳气抵触,纷相争扰。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对五月的概括是,“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一阴生于夏至,五月已有轻度的肃杀之气,荠菜、麦子、葶苈子等植物枯黄。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2年03期)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原理 中国 季节 穆涛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