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河北一带盛产棉花,家家户户纺线织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经济比较发达,老百姓生活还算殷实。此地肥乡县申营村有个申老永,以经销棉布为生,他把左邻右舍种植的棉花织成布,沿清化古道运到山西,换回药材、铁器、茶叶、粮食、红果等日用生活品。一来二去,往返次数多了,有了人脉,就成了布贩子。
山西泽州有个上千户人口的大村,叫望城头,正好座落在清化古道上,南来北往的商人多,村人除种地、打铁、经商外,唱戏的占了三成,光戏班子就有11个,什么永和班、泰顺班、兴胜班、三晋班、长春班、拾城班、三义班等。当地有俗语:秋泉李寨望城头,不是唱戏就是赶牲口。据说,望头及周围村庄的药材、铁器及农产品生意做到华北华南,辐射全国,经贸发达,文化繁荣。
河北肥乡的布贩子申老永来泽州望城头后,常和三义班的掌班田书德在一块说戏聊天,并跟着戏班卖布,戏唱到哪,他的买卖就做到哪,俩人遂成好朋友。光绪灾荒年,申老永来山西,沿途看到田地庄稼颗粒无收,逃荒要饭的成群结队,一个个面黄肌瘦,跌跌撞撞地行走到路上。到了望城头,他没卖完布匹就拉着戏箱,带着田书德他们往河北逃荒,在临城县坑南村收留了唱戏人邵森林,后又接纳了张魁等人。一路上走走停停,农忙时进村帮人种收庄稼,或遇大风大雨给大户人家说唱,讨点饭钱。有人嫌苦,就另寻生路了。走了一个多月,到广平府就没几个人了。
申老永收留了他们几个从山西逃荒到此的朋友,好生招待。田书德、邵森林和张魁他们知道这不能算长久之事,得另想出路。于是带着这几人进村,采用在路上的生存办法,去当地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帮忙耕田种地,挣口饭吃。农闲时,就在大门前,摆开场子,敲梆拉弦唱起戏来,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都觉得这腔调这内容新奇受用,有发展前途。主家就把他们收留下来,让他们在村里及四邻有名望的家族里挨家挨户轮流表演。家人及四邻看了,无不拍手叫好。
田书德,艺名“大闺女”,在戏中饰演旦角,不少年轻人看得如痴如醉,迷上了这种梆子戏,有些人想学戏,就从家里拉着粮食扛着布匹来请他作师傅教戏,还有人提供房子作活动场所,就这样,田书德一边登台表演,一边招收徒弟培养年轻演员。最初的徒弟艺名叫水仙、水花、水沫什么的,其表演艺术获得普遍认可。两三年后,招收第二批,艺名按旗字排辈,有红旗、黄旗、蓝旗等。
这就提到了2023年11月去世的张海臣大师,他是永年西调剧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岁登台唱戏,2023年87岁,11月这一天的头天晚上还在台上演唱,第二天下午洗罢澡就安祥离世。从艺80年,把一生都献给了他喜欢的戏剧事业。他父亲是永年前刘寨的,绰号“一杆拳”,因童年时右手掌不幸烧伤,没有手指头而得名。童年的他很想学戏,可没有人收他这个手有残疾的人做学徒。心地善良的邵森林收下了他。从此,他晨起刻苦练习,晚上睡下也在揣摩技艺,专心学习他人的鼓法。平时左手挎板,右手用两个肉骨嘟夹鼓槌敲击,手掌磨泡流血了还在练,硬是用超出常人的毅力练就了超人的技艺。其鼓板鼓点清脆,轻重有度,徐疾有致,且随剧中人物感情变化而调整节奏和力度,面部表情又很丰富,都夸他“把鼓打活了”,远近闻名。人们都知道“一杆拳”,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叫张学增。成名后的他,也广招门徒,传授技艺。还有刘筱林的父亲,曲周白连店人,绰号“不点”,唱红脸,也招学徒。不同戏角的师傅都教出了非常专业的徒弟,就诞生了侧重点不同的戏班子。每个村子都有年规戏,大户人家办事也请戏班,戏角慢慢唱红了,戏班也红起来,能挣钱养活更多人了。哪儿写戏就到哪唱,场场观众爆满,叫好声不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河北永年县位于河北南部,自古就是人文汇萃之地,境内两河东流,三山西耸,平原广袤,物产丰富。连年风调雨顺,使得永年比肥乡富庶,财主多。像榆林、北杜、周村的财主都是戏迷,经常唱堂会,戏班因此在永年扎下根来。
有人称戏班泽州调,因源于山西泽州。也有人叫三搭板,因为豫剧、昆剧、平剧、落子等剧的表演,大都由小姑子、嫂子等少数几人登台表演,前台唱,后台化妆,搭台时,前后共两搭板就够了。而泽州调大都是像《三关排宴》《闯幽州》等家国朝代大戏,人多,阵容大,前台少说也用两搭板,算上后台,怎么也得三搭板,故有三搭板之称。
民国七年,田书德带着戏班在鸡泽县东孔堡村“打小班”时逝世,终年60岁。其一辈子未娶,无儿无女,徒弟们联系当地政府,将他厚葬在了该村的“官地”,坟头树碑一块,上刻“泽州府望城头戏祖田书德之墓 中华民国七年立”。
其时还有“一杆拳”的戏班、“不点”的戏班等都在各地巡演。“一杆拳”的妻子是永年西滩头村韩家人,其四弟韩四即张海臣的四舅也入行学戏,后来他们又在磁县东城营村招收徒弟组建新戏班,并把“一杆拳”年迈的师傅邵森林接到家里赡养到老,安葬到自家坟地。八路军到来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给戏班做工作,要通过戏剧让百姓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戏班人都是穷苦人出身,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爱国抗日运动,表演《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唤醒民众。当时,永年有两个戏班为抗日做了贡献,受到党和政府表彰,一个叫群友剧团,一个是“一杆拳”的进步剧团。抗战胜利后,县委书记侯顺德曾给其剧团改名为支前剧团。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成立了县剧团。永年和邯郸县又合并成立了五个剧团:曲剧团、歌剧团、文工团、说唱团和泽州调(当时没有正式名称)。
泽州调有三个戏班,上百号人,规模和影响较大。党组织委派龙泉一个姓李的专业干部负责管理整顿,剧团精简得更有活力。
五个剧团中,曲剧团和文工团又分给了邯郸县,歌剧团和泽州调分到了永年,解散了说唱团。泽州调仍有三搭板之称。
为了借鉴各地戏曲艺术,提高戏剧表演水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剧团派人回山西“娘家”,邀请望头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上党二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胖胖等人赴永年交流排演,他们和当地的艺术家同台演出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皮秀英打虎》《调令箭》等,双方相处交流了整整一年,情感友谊更深厚,艺术水平更精湛了。
1963年,河北省举行全省文艺汇演,地点在当时的省会城市天津,聘请了国内部分专家学者评分,评委中有山西作家赵树理。品评中,他听到此戏有家乡调,遂到后台询问,才知是源于老家泽州的梆子戏,激动不已。此时的曲调已融入了永年一带的民间音乐唱腔及方言土语,男声腔调高扬,还受京剧及河北梆子、平调、乱弹、丝弦等地方剧种的影响,形成了此地独特的广受民众欢迎的民间戏剧剧种。赵树理问起他们戏剧的名称,他们回答说,没有正式名称。赵树理说,“其调取自西来,源于山西,就叫西调吧。”至此,河北永年西调戏团正式有了固定的名称,他们立足燕赵大地,歌唱古今英雄,走南闯北,兼容并蓄,成长为闻名全国百姓喜爱的地方剧种。
后来,西调剧团和同根同源同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的山东枣梆剧团多次回“娘家”望头汇报演出,家乡父老盛情款待,录制电视专题广泛宣传。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也参与其中,三团汇演,切磋技艺,盛况空前。2012年,望头郭乃兴受市委委托特邀西调参加晋城市举办的“紫薇”杯表演艺术赛,为西调申请到20万资金,助力剧团设备更新换代。三个剧团互动频繁,往来密切,亲如一家。
“梅花香自苦寒来”。源自山西泽州望头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终于在河北永年的沃土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