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张魁兴:中医文化的传承及齐家儿女的婚姻

作者:乔中彬   发表于:
浏览:168次    字数:761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1篇,  月稿: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古城百姓生活并未因此骤然改变,依然延续着茶米油盐、别具滋味的日子。但一切并非如表面那般闲淡安好。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国民政府准备宣布《废止中医案》,激起了中国中医界及一部分社会人士的愤怒。为了捍卫中华医学宝库,开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世居胡同老宅德高望重的京城名医齐通霖与医界同仁们一同走上了一条艰难崎岖的自救之路。虽然长子多年游手好闲后来从事中药材贩卖,次子远赴欧洲学习西医后来在西医院从事管理工作,都与传承中华医药学息息相关,当然家仆三儿在东家的帮助下不仅成了家成了中医药的张先生,也成了中医药古典文化的传承人。

  中医药文化自古就是中国的民族文化,讲究的是医药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愈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医文化有五大特点:一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深刻含义。中医文化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强调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要注重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二是阴阳平衡,以和为贵。中医文化强调和谐、平衡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情志平和,顺应环境,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就在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所致。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和谐、平衡的状态,而保护健康的根本就是长久保持这种状态。三是灵活多变,三因制宜。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灵活多变的“辨证论治”。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时,既可“同病异治”,也可“异病同治”,紧贴患者具体情况,绝不生搬硬套、墨守成规。四是未病先防,调治结合。中医文化讲究“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文化尤其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这种防患于未然、调养和治疗密切结合的治病方式效果远远超过单一的病后治疗,能大大降低国家医药卫生成本。五是简便廉验,应用广泛。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必依赖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治疗手段除了药物以外,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的物理疗法,这些非药物物理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而且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与其简单、低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医很多治病方法疗效卓著,深得人民喜爱,所以才能穿越历史,流传至今。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就逐渐发现一些动、植、矿物可以解除病痛、延年益寿,于是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夏、商时期,酒和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开始有了具体的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为神医的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在中医历史上犹如泰山北斗的典籍——《黄帝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严谨完备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东汉时期,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写出了彪炳千秋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中药集大成之作《神农本草经》问世,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与扁鹊并称为神医的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西晋时期,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唐代,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的追求,对天下疾苦的关切,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至今仍作为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誓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动、植、矿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叶天士的《温病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瘟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之路,此时期比较著名的医药学家有张锡纯,其代表著作为《医学衷中参西录》。

  在民国时期,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西医进入中国,并开办了西医医院,政府以及国民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甚至国民政府竟提倡废除中医,并错误地认为西医是科学,中医不是科学竟要废除,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乃至中医行上访国民游行示威。建国以后,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小说家薛燕平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北平无恙》(选自《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23年第六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同名小说),就记叙的是中国中医行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中医届人士的抗争,特别是老一辈中医行家对中医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说写道,大年过后的某一天《中央日报》刊登了一篇爆炸性消息: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余云岭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单这一行大红字,就让北平名医齐通霖的血液沸腾,尤其是“废止”二字刺痛了齐通霖的眼睛。好像有一股力量打着齐通霖的身体,他感到头和身体被重压着,尤其是要武仲仁上前搀扶他的动作,齐通霖感到恼羞成怒,发不出声音。武仲仁惊讶地对王屛画说:老兄失声了,赶紧找点药来。过了一会齐通霖慢慢悠悠地说道:别那么邪乎,没大事。武仲仁对齐通霖说:三个魂儿让你吓跑两个。报上禁止六个规定简直就是让中医关门大吉,第一项规定:要施行旧医登记获得执照方可营业,登记期一年;第二项对于不合格的行医者给与五年的训练时间,训练终结给予证书。第四项尤其是第六项,让齐通霖很恼火,明令禁止登报介绍中医,特别是禁止成立中医学校,这是从根本上要把中医掐死啊。齐通明白“废止”绝非儿戏,这是让中医慢慢饥渴而死,没有香火继承,不就是让中医自生自灭吗?

  西方说,西医是科学,中医不是科学,应该说中医有弊端,但中医也绝不是耸人听闻,绝不是到了要废止的一朝一夕。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讲的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件事。中国医学既然建立在哲学基层上,自古医家就琢磨它。若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就跟着自然行,更赞成“制天命而用之”,那就是说人要跳出那些老天爷布置的陷阱,别让它往坑里带我们,咱们得机灵着点,这样才不至于受制于它。中医药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医讲的是“治未病”,中国文化说的是“防患于未然”,也叫“未雨绸缪”,就是一件不想让它发生的事,怎么才能制止它发生。若真着火了应该怎么及时制止,让损失减到最小呢?南京政府曾让冯临声起草一个有关中医与西医优劣的文稿,被冯临声婉言谢绝。

  京城有“石、肖、宋、王”四人,与齐通霖一道并称“杏林五虎”,是京城里中医行叫得响的人物,他们术业有专攻,开方治病有独特的方法,再难治的病,到了这几位手里也是十有八九药到病除,关于他们看病开方的故事,在江湖上都有着离奇的传说。“杏林五虎”曾在天津《大公报》上一起表明自己的态度:中医行不是神仙包办,对于疾病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奏效,中医行永远会在学习中成长。冯临声曾在东京一所不太出名的医学院学习过西医科学,人们在每一天都感受到蓬勃的新生活,也享受着科学为生活带来的便捷。冯临声原来是学中医的,也深知中医的软肋,那些流传经年的药方,凭借的是经验,也经过上千年的验证,但西医不同,西医西药是经过科学的反复实验,才进入临床使用的,中医西医差异带来的结果必然大不相同。

  一次出诊,病的是国民政府卫生部长刘恒瑞的老太太,急的是刘恒瑞。刘恒瑞领着齐通霖来到老太太的卧房。齐通霖笑着跟老太太打招呼,让她把心放肚子里,接着便微闭起眼睛,给老太太诊脉。脉博显示或者疾病本身告诉齐通霖老太太与通常人泻痢的不同之处,那便是老太太的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齐通霖决定先从调节她那衰老的脾胃入手。齐通霖和颜悦色地对老太太说道:您这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保您三剂药见效,但有一样您得先答应我:心里头别总瞎琢磨事,别人的事咱管不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好日子还嫌多啊,您得养好了等着抱重孙子啊。“三服即好,不用复诊!”惊呆了刘恒瑞,及到了后来被传得神乎其神!回到南京,刘恒瑞便建议取消“废除中医案”。没过几天,报告得到了蒋总统的批复,批文只有一行字:“废除中医案”暂不予考虑。民间传说,“废除中医案”赞不考虑是齐通霖的这次出诊取得的神奇效果,就连田舍都要向父亲求证:外面都说因为您给中央政府的卫生部长家人瞧好了病,他们才撤了那个废除中医提案的。齐通霖说:甭信那些,听着一乐就得。

  就连北平的“杏林五虎”另一位大家石宛寒也对齐通霖称赞有佳:通霖老弟,干得漂亮啊,佩服你,这次南京政府能撤回提案,离不开你老弟的神手。齐通霖更是谦虚:哪里!这次南京政府能撤回提案,主要靠全中医同仁的共同努力,请愿团功不可没。按齐通霖的说法,我没学过西医,也不懂西医理论。他说:新医和咱们中医戗戗了好几年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谁也看不上谁。以前没有新医的时候,中医一家独大,靠着老祖宗的经方、验方活了上千年。自从新医来了,中医的屁股坐得就不那么稳定了,人家有科学撑腰,瞅不准的病症就交给机器,就去化验。人家还有正儿八经医院,急症还能开膛破肚,把病的坏的部分割掉。而咱们中医,凭几根手指头号脉,几根草药除病,人家是快马当先,咱是慢功细活……但细想想,中医这行当本身也有毛病……第一,我觉得中医大夫们行医的水平高低相差太大,有的非常高,那些草药经他们的手,变成了灵丹妙药,但这只有少数大夫能做到,说是人的秉性各异,深究起来,恐怕另有原因。比如,中医传授的方式与新医不同,人家新医有正规的学校,统一教授。而咱们基本是土法子,一个师傅旁边带几个学徒,一点不正规,即便一些中医学校,学习的课程也谈不上系统。所以,我认为中医行要有大发展,首先就是要办好高水平的学校,找好大夫教,用统一的教学材料,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夫,水平才会相对好。石宛寒说:中医吃亏就在于没有正规的学校教授中医知识。石宛寒在主张办学的同时,应成立一个全国中医药联合会。

  冯临声说道:通霖兄思虑远大,中医行怎么能够很好地存活下去,这对于上千年历史的中医来说,可谓天地之问。都知道的,自从民国以来,新医在华夏的势力和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年来与旧医的龌龊没断过,谁也想不出个完全之策,能让新旧医和平相处,这应了那句老话,一山难容二虎。齐通霖若有所思地说道:要我看,这新医和旧医,谁活得更旺,现在下决断还早了点,这十几年来,新旧医的争斗却是没断过,有一句话是戳心窝子的,新医靠的是科学。我琢磨科学是个新鲜玩意儿,而中医发生的那个年代,科学在哪还不知道,中医想靠它,也得靠得住啊。新医就不同了,有了科学才有了新医。说着齐通霖将目光抛向冯临声,冯临声点头道:毋庸置疑新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发展,带动医学发展,每一次的科学进步,都给西医带来生机……齐通霖接着说道:我们中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预防的科学,所谓治未病,未雨绸缪,而基础理论都来自中国古老的哲学和易学、阴阳五行等等,这跟新医不是一个概念。

  北平中医学校定在谷雨那天开学,《晨报》记者朱之朗向齐通霖问道:您是中医学校的校长,请您说说中医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中医和西医能不能和平相处,还是你死我活?齐通霖上下打量一下朱记者,只见他的眼神淡定,一脸诚恳,便不再寒暄客套,直接道:您刚才问中医的未来,我坦率讲,中医所说历史长,身上毛病不少,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它的未来不会差。至于您的第二问,中医西医将来会是什么关系,我也直说,中医西医将来在我们华夏,一定是缺一不可的手足关系……朱记者并没有放过齐通霖,他又接着问:那您怎么解释这些年来中西医之间的争斗?从开始的《大公报》事件,到这次南京政府“废弃中医”的提案,虽然迫于压力,南京政府放弃了提案,可保不齐日后重新提起来。如果南京政府方面再次向中医发难,非置于死地不可,您以及您的同行该怎么应对呢?石宛寒洪亮地回答:天无绝人之路,真到了那份上,只能等老天爷来帮忙了。

  齐通霖希望北平的中医学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治病救人,医德为先。在齐通霖看来,中医与西医的关系那就是八个字:和谐共处,互相帮忙。后石宛寒又补充四个字“共谋发展”。或许,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校训”。齐通霖在上海联合会上说,中医的前途不可限量。针对有记者所说你说西医的前途堪忧,齐通霖又说:我从来不认为西医跟中医是对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医和西医应该成为互相帮扶的好兄弟,共生共长。大家一起商议出供第二天讨论的条款:第一条,要求南京政府中医西医平等对待。第二条,中医也要参加卫生行政。第三条,中医中药,改称国医国药。第四条,北平、上海共同编纂中医药词典、中医教材。上海联合会的李玉龙建议再加上一条:像西医那样,在政府支持下,我们要有自己的国医院。第二天的会议上,中医的提案得到了全员通过。

  齐通霖从上海回来后,中医学校一直关闭着,上报给南京政府的那些要求,也一点回应都没有。齐通霖一直窝在家里,好些病家便来齐府诊病。有一件好事,齐家用人三儿要开诊所了。齐通霖没有想到,但支持三儿。武仲仁说,依我看,他张三儿是沾了我们亲家的光,没有“齐通霖”这三字,就凭他三十个张三儿也不行。

  1933年六月底,有一个坏消息从南京传到北平:行政院长汪精卫断然拒绝通过中医人士在几年前提出的《中医条例》,并明确表示支持废除中医中药,话说得很直接……中医不懂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治病效能渺茫,言辞激烈,责令道:中医一律不许开业,全国的中医药店也限令歇业。但是,石宛寒还是将以全国的中医联合会的名义,号召全国的中医同行联合起来,给南京政府施压,让他们通过《中医条例》,让中医像西医一样合法,开办学校,传授中医中药知识。

  1935年冬天,国民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冯玉祥为首的八十多名代表,表明他们的观点:南京政府应该对中医和西医一视同仁,尽快公布《中医条例》,国家医药卫生机关应增设中医,允许设立中医学校。新闻报道一经刊登在报纸上,中医界人士拍手叫好,大家从心里吐出一口恶气。又过了一段时间,南京政府正式颁布《中医条例》:中医在医药卫生系统中取得了合法地位。五月的第二天,北平中医学校正式开学!王春雨走到台子上激动地说道:各位同仁,各位来宾,今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风风雨雨的,中医行的人一同走过了很多年,为的就是今天,从今天开始中医得到了新生,我们将记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下面有请中医学校的校长齐通霖先生讲话。结果等了半天,等来齐通霖一句:昨晚上想好的词都忘光了。

  ……我们中医行,等今天的一句话等了很多年,不容易。过去的日子怎么艰难我们也都扛过来了,我总琢磨着,中医不是个坏东西,正相反,它是好东西,自从有了它,我们中国人才有了一些健康保障,头疼脑热的,能有草药担当着,尽管微乎其微,比如遇到瘟疫的时候,中医能做的就更有限,但它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就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把它发扬光大,想办法让它进步,让它往前走,让它能帮助更多的病人,重新获得健康幸福生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和坚强保证。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文化得以发展,中医药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比如韩国日本,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特别是针灸的神奇疗效引发全球持续的“针灸热”,就像我梦到“在回家的路上,汹涌的车流仿佛要将整座城市吞没,但我坐在车里,手里攥着刚刚寻到的那味药,好像攥着太上老君的神丹。”

  爱情是文学的主题。中医文化是长篇小说《北平无恙》的主题,爱情是《北平无恙》的载体。齐家两个儿子田舍和天运,大少爷田舍和武仲仁的假小子小秀相亲相爱,二少爷天运和医院的护士长刘慧兰结婚。用人三儿是给齐通霖拉车的,一边跟着齐通霖学中医,后来娶街坊裁缝的女儿小玉结婚,就像齐家的三儿子老三,生下女儿小好儿,一家三口都与齐家走得很近,成为齐家中医的接班人。齐家两个儿子都没学中医,天运虽和刘慧兰结婚,但天运出国留学了,爱情比较接近西方人,天运最初爱的是同学露易莎,悲哀的是在西方竟然难产死了,第二个爱的是同事安娜大夫,与道格在美国结婚,最后才选择了护士长刘慧兰。齐家女用美雪姑娘活泼可爱,也是小说刻画得最好的人物,与田舍天运青梅竹马,三儿他妈待见美雪,也希望三儿娶美雪为妻,其实美雪暗恋天运,但由于身份不同也无可奈何,最后不得不嫁给武仲仁做小,看似嫁入豪门,但武仲仁不会像老百姓那么爱美雪,新鲜劲过后也就不怎么待见美雪了,最后美雪抑郁而亡。美雪可谓有情有义,在生命的最后还到天运屋内告别,只是可惜了美雪这个大美女。这是社会造成的,不能与相爱的人走到一起,即使到了快解放的民国,相爱的人也不能自由恋爱结婚。

  小说最后写道:天运仿佛又回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仰望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天。似乎有某种暗示,也说明天运的未来和希望是美好的,但也坎坎坷坷。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