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抗美援老出国作战筑路散记(二十)

作者:萧天策   发表于:
浏览:74次    字数:151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1篇,  月稿:0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胜利之路、凯旋之路。

  车辆行驶在我们洒下汗水的宽阔平坦的公路上,回想起我们刚进入老挝时走的泥泞羊肠小道,一种自豪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大家唱着歌,依依不舍的向战斗过的地方告别,向着祖国奔驰而去。

  老挝亚热带气候,潮湿多雨,植物生长很快,竹子十几天就长六七米高,一个星期杂草就长满了路肩和边坡,树枝长得挡得车辆难以通行。为了清除杂草树枝,把道路养护好,前线指挥部专门安排一个连的兵力在新修公路上,沿线铲草、砍树枝、砍竹子。我们车队经过时,向他们挥手告别,他们对我们的凯旋流露出羡慕的目光。他们要等所有筑路部队全部撤出,公路移交给老挝政府以后才能撤回。

  在抗美援老作战施工中,先后有269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在老挝孟塞和班南舍分别建有两个烈士陵园,这些烈士们安息在异国他乡。

  我们一零二团有三营机械连指导员陈宝泰(宁夏贺兰人)、三营九连副指导员孟兆祥(山东长清人)、道路机械连推土机司机刘洪恩(山东临沭人)等12名干部战士光荣牺牲,他们被安葬在孟赛烈士陵园。

  我们车队在经过孟赛烈士陵园时停了下来,大家采来野花,编成花圈,来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脱帽肃立、静默致敬,我们含着热泪向烈士们告别。我们是一起出的国,他们却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当时他们的父母不知儿子因何而死,他们的兄弟姐妹不知其身葬何处。后来这些烈士陵园年久失修,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几乎被人遗忘。但是在2009年3月份云南省一个叫“阳光道桥公司”的建筑施工企业出资带人专门去维修了两个烈士陵园,他们主动粉刷了陵园大门,除掉了杂草,描红了墓碑,用水泥硬化了墓地,培土扶正了坍塌的坟墓,使烈士陵园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一家普通的中国企业,不为名,不为利,却干了一件大事、善事,温暖了10多万抗美援老军人和烈士亲属的心。随着来老挝旅游的人数增多,许多人尤其是参与过抗美援老的老兵都会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向烈士们表达敬仰之情,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车队离国境线越来越近,大家激动的心也越跳越快,纷纷把头都扭向车外,争相目睹车轮碾过国境线的那一刻,就像离家久别的孩子扑向母亲怀抱一般,热泪唰的一下流了出来,有的人高声大喊:“祖国我们回来了”。跨过国境线,一切都感到特别亲切、特别的新鲜,看到路上或田野里的人们,我们都会招手向他们致意,看到到处汉字写的标语和道路的标识牌,我们感到到家了,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方。

  到了勐腊县,我们又重新戴上了鲜红的五角星帽徽和红色领章,大家像新兵入伍一般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部队驻地贴着“欢迎援外部队凯旋”,“向援外部队学习,向援外部队致敬”的标语,政府还给我们举行了欢迎晚会,放映了新上映的电影《创业》,使大家感到无比的温暖,祖国母亲在热情地迎接我们归来。

  我们开始踏上北上的征途,经过几天的汽车行军,到达昆明,在昆明我们休整了几天,参观了昆明池、西山等景点,然后坐火车向兰州进发。一路上在军供站吃的都是米饭,到达陇西后,军供站抬出了几筐大馒头,每个有半斤多重,由于两年多吃米饭,大家的胃都已习惯了米饭,现在改吃馒头,好多人馒头放在嘴里面嚼来嚼去咽不下去,我们都快变成南方人了,好在连队从老挝归国带回了一部分大米,回到兰州还吃了一段时间,才逐渐的适应吃面食。

  回到兰州,兰州军区在西站组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军区首长亲自到车站迎接我们。我记得很清楚,欢迎人群中有几个女兵看到我们又黑又瘦,过来悄悄的问那里的环境和气候怎么样,了解我们的经历和趣闻,我们简单介绍后,她们伸出大拇指,表示由衷的赞叹。

  从火车上卸完物资,我们坐上汽车,上了华林山,回到了久别的营房。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