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他乡遇故知

作者:凌枫   发表于:
浏览:36次    字数:370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退休之后,就很少出远门了。

  那天,接到通知后,我与爱人老林商量,准备破例外出去响水一趟。此次前往响水,是参加“冬歌文苑”“走进响水”征文后的颁奖典礼和采风活动。

  出发之前,我抽空做了点攻略,对响水作了些了解。

  响水,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北部、江苏省东北部沿海、地处连云港、淮安、盐城三市交界处,距离南京200多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曾经的响水,是一个贫瘠的、穷得“叮当响”的“不毛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海水倒灌。海水过后,到处都是盐碱地……

  到达响水的那一天,刚过小满。初夏的响水,天空如洗,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随风摇摆,几只白鹭在灌河边追逐着。

  颁奖典礼,在响水县融媒体演播大厅隆重举行。典礼上,冬歌文苑创始人黄玉东(笔名冬歌)大校,眼中闪烁着光芒,饱含深情地说:“这些年来,不管走到哪里,故乡在我心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对故乡有一种敬畏感,因为我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曾经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我一个人扛不起整个世界,但愿做灌河里的一滴水,滋润在故乡需要的土地上……”简洁纯朴的话语,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第一次听到“冬歌”的名字,是2020年下半年,在一个文学群里。确切地说,是文友转发了他的作品《一条河的念想》。拜读此文后,我开始关注他。原来,他是一位军旅作家,并且创办了文学公众号“冬歌文苑”。出于对军人的信任和敬重,我尝试向这个公众号投了两篇有关部队题材的作品,结果很快就发表了。其中一篇小说,还被“冬歌文苑”选为五日一评作品。初次投稿,就受人关注和点评,心中多少会有点小感动。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正式出版过《向往大海》一书。随后,我在网上购了一本。在拜读其中《故乡有条弯弯的河》和《梦回故乡》等文章后,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爱和眷恋,一种肃然起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今天,来到响水亲眼目睹他在台上发言,聆听他对故乡发自内心的呼唤和感恩。他说,一个人在思乡的时候,总可以为乡愁寻出一百个合理的逻辑,找到一千个想家的理由。离开故乡久了,故乡的记忆,总是停留在童年里那段不经意的时光中。一旦触碰某个物件、谈起某个话题、见到某个景象,都会勾起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爱故乡的人,一定也爱他的父老乡亲和久别的父母,也会时刻想着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在“走进响水”的征文中,他在《响水,故乡》一文里有这样一文字:故乡于我,似渐渐远去,又徐徐归来。离开故乡38年了,总是想着为她做点什么。这些年,在故乡的发展进程中,我以绵薄之力为故乡的港口开放、输电工程、道路建设、受灾捐款等,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仍觉得做得不够多、不够好。这次,与响水湖海艺文社联合举办“走进响水”主题征文活动,旨在宣传我的故乡响水,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响水、关注响水、走进响水。用文学和实际行动回报家乡是他多年的心愿,今天他做到了。也让我深刻理解了他作品中,那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深情。

  采风途中,我有幸和冬歌老师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他言语谦逊,在谈论文学和故乡时,眼中闪烁着无限的光芒。他告诉我,文学不仅仅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写作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文字,可以传递情感、传递思想,甚至改变一些人的观念和生活态度。

  前段日子,在《湄洲日报》上看到过一篇题为《多一些“妈妈岗”》的文章。文中提到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其中有48.3%妈妈们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这种希望能实现吗?我也不知道。都说商人是资本思维,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价值的等价互换。然而,有一个人却不一样,她的名字叫曹瑞钦。

  在黄圩镇云梯关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采风时,才知曹瑞钦是 “云梯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同行的吴万群老师告诉我,这个种植石斛的老板是福建人。走到石斛培育车间门口,吴老师热情地和一个圆脸微胖的管理人员打招呼,并指着一个人说,她就是你老乡——陈姐!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找到了话题。眼前这个头戴草帽,身着一套黑色套装,脚穿运动鞋的中年老乡,怎么看也不像老板。我问她:“你是这里的老板?”“不是,这是我表妹(曹瑞钦)的公司,她年龄比我小胆子比我大,能有今天太不容易了。”“你表妹上过大学吗?”我接着问。“我表妹没读过大学,家境也不好,16岁就辍学打工!但她尊重知识,敬畏学习,所以她创业功成名就后,愿意帮助每一位真心求学的年轻人。面对家庭困难的员工,家中孩子读书缺钱,她都会鼎力相助。”

  在和陈姐的聊天中,听到她对表妹的夸奖和评价,我提出了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说,“都说肥水不往外田流,既然你表妹这么好,为什么不在家乡创办企业?”

  陈姐说,这里的气候适合种植铁皮石斛,政府也给我们很多优惠政策,我们只管安心把产值搞上去就行。再说,表妹(曹瑞钦)从小离家,从福建一路北上到响水!她明白什么是“背井离乡”,所以她想把公司打造成员工的另一个家。

  三毛曾经说过:“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源泉。再苦也是温暖,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我想曹总在创业上一定吃过很多苦,所以她知道把企业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园,员工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我做过多家企业的财务工作,深知老板创业不容易,难道曹总在管理150多位员工,种植500亩石斛就没有一点压力?关于这个问题,陈姐对我说:“我表妹是最不像商人的商人......面对这么大的产业园说没压力是假的,但她每次遇到难题,员工都会和她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在云梯仙草公司,女性员工非常多,尤其已婚有孩子的。”陈姐一边带我参观种植石斛的育苗车间,一边动情地说:“为了方便员工照顾家庭,我表妹会根据员工子女和年龄,灵活调整工作时间。比如孩子10岁以下的,可以迟点上班、早点下班。孩子10岁以上的上班会早点,然后根据孩子放学的时间安排下班。周末也会让她们有更多时间在家陪伴家人…… ”

  离开“云梯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想,地方政府一定也给了曹总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她才会安心在响水创业吧!

  采风第二天中午,林先生接到连云港灌云籍的战友电话,他说一会儿要来酒店看我们。我问林先生说,他是谁?“是多年不见的一个士官,以前在教练室当枪炮教练的魏佳华。”林先生边说边把魏佳华的微信头像递给我看。

  魏佳华我是认识的,宽额大脸盘,一双小眼睛总是露出多愁善感的表情。当年,他在部队教练室当兵时,有一天周末我和儿子去教练室参观,魏佳华在菜地上干活。我问林先生,他是哪里人,还会种地?魏佳华看到我和他的“领导”走到跟前,就很亲切地叫了我一声,嫂子好!当他抬头那一刻,从他黑皮肤和忧郁的眼神中,我能猜到他在老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后来魏佳华干了12年的士官,期满转业回家乡后,就再没听到他的消息。

  想不到20多年过去了,魏佳华得知林先生要陪我来响水采风,就特地从灌云老家赶到酒店来看我们。这次见到他和“领导”聊起当年在部队的往事,欢声笑语不断,见他喜笑颜开的表情,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我问他还认识我吗?魏佳华说“主任对我好不会忘记的,嫂子你一点都没变,我也不会忘记的。”说着这话时,他指着带来的特产对我们说,这是用响水藕粉制作的粉丝,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在城里买了套房住得离这里比较远,所以来得不是时候。林先生看到昔日的战友容光焕发,就打趣说:“现在你在这里的生活条件比我都好。” 魏佳华的眼睛笑成一条缝,又答非所问说,有时间你们去酒店后面的灌河边走一走,那条大河是我们苏北的“黄浦江”。

  提起苏北这条“黄浦江”,我们来到响水的第二天早上就在灌河岸上散步的。夏日的太阳起得早,当我吸着新鲜空气和它相拥时,眼前飞来许多白蝴蝶……灌河边垂柳依依,晨风拂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河里一艘艘航行大船与河水的浪花翻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演奏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

  魏佳华得知我们下午还要去参观响水九丰农博园,就向我们介绍说:“九丰农博园是全国最大的蔬菜工厂,响水还有十万亩西兰花基地,韩家荡那边有万亩的荷花园,再过一个月就有很多人来响水观赏荷花了。”临走之前,魏佳华还不忘交待说,响水的网红海滩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看看……

  4天的采风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魏佳华发来一条微信说:“主任,嫂子,再见!本以为您们是明天回厦门的,很想到机场送送您们,心中有万般不舍,盼您全家方便时再来苏北!”

  我们返程机票是晚上九点。冬歌老师特地让他的外甥,开车送我们去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一路上,我的脑海中一直在回放,黄圩镇的铁皮石斛产业园、大有镇康庄村的智慧农业、陈家港的网红海滩、银宝盐业生产基地、韩家荡的老风书屋,还有响水图书馆、响水港、响水工业园区,等等。响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一个令人向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故乡的人也好,他乡的人也罢,为什么都想为这片土地做点贡献呢?

  兴许,酒店里摆放的那一套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生态和海洋等《响水县乡土文化系列读物》中能找到答案。

  2024.06.10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