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安和桥》的遗憾

作者:宝福来   发表于:
浏览:10次    字数:290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57

  《安和桥》的前奏一响,路边的狗都有遗憾。

  ——题记

  民谣《安和桥》创作过程相当“痛苦”,辗转五六年,2013年一经发行,相当炸裂,堪称“神曲”。它在不经意间让不同的听众产生共情共鸣。

  这个世上,没有人不遗憾,只是没有人轻意喊疼。

  回首过往,太多太多的意难平,当年的冲动、鲁莽、冲动,造成的遗憾/伤害,是再也无法弥补的。

  错过的人,终究是错过。

  当错误无法改正时,错了就错了,“淡淡一笑”勉为其难。

  错付的人,竟在擦肩而过的“刹那间”草草收场。

  安和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之间,是一座跨太庙河的桥梁,历史悠久。大约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为方便人们出行而建设的一个桥,取“安澜平和”之意,故称“安和桥”。

  安和桥(村)是原创歌手宋冬野儿时玩耍的地方,也是他在13岁时父母离异,跟着奶奶(张先诺)生活的“场所”,常常一玩就是一个夏天,更是他的精神家园,与长大以后的“魂牵梦萦”。

  在安和桥下,宋冬野不仅是他学会弹吉他的地方,也是他经历成长和遇见刻骨铭心爱情的地方。

  奶奶张先诺的存在,使得安和桥对宋冬野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

  宋冬野在他的博客里面写到:“1987年冬天,我出生在北京安和桥一个老旧的小院子里,那里常年漏风漏雨,冬凉夏暖。三岁的时候我全家从安和桥搬了出去,成了第一家从那个地方搬到三环路以内居住的人”

  宋冬野说:其实安河桥的水并不清澈,但他还是喜欢这里,静静地坐在这里,无忧无虑,这是他的童年,是他最美好的回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很多地方,不管愿不愿意,都被强行拆迁,安和桥现在还在,只是没有昔日的记忆,变成了“五环路”

  此为遗憾一。

  当时那个地方很偏僻,很幽静,现在通了地铁,站名叫“安和桥北”(但是,人的记忆是不会轻意“被拆迁”)

  现在能做的好像只能是在偶尔的闲暇之余,在安和桥下,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面对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奔跑的人们,沉默不语。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物种”,在拥有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很显然,安和桥本身就成为回忆和思念的地方,因为它的“实际具象”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象征着回忆和思念。

  就在那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每路过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停下匆忙的脚步,“让我再看你一眼,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了双眼”,不由分说地想起从前的过往,与童年的美好。

  2012年,奶奶在宋冬野在外面闯荡、尚未出名时,撒手人寰。

  此为遗憾二。

  宋冬野小名叫盒子,安和桥专辑首发封面就是“奶奶抱着宋冬野”的旧照片,“抱着盒子的姑娘”,其实说的就是抱着他的奶奶。

  宋冬野说:“安河桥只是一座桥,她给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我从她身上走过,面对眼前的城市,就变得力大无穷”

  《安和桥》被认为是送给奶奶的礼物。既是怀念逝去的青春,也是纪念奶奶,纪念逝去的一切,那些美好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父母不在了,还有奶奶这唯一亲人,既是孩子生活中的“陪伴”又是孩子不管飞多高,走多远,最牵挂的人。

  她对孙子的无私付出、恩情,虽九死无以回报。

  现在,这个孩子需要做的,或者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挣钱,挣大钱,让奶奶以后能吃的好,住的好,安享余生。

  但是,当孩子还没有混出“名堂”时,奶奶的突然过世,犹如晴天霹雳,从此,这个孩子在这世上再没有亲人了,我就是一个人。

  想她的时候,也只能是想她!

  家里没人了,家不在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2016年10月,宋冬野由于“为了缓解压力、寻找创作灵感”吸食违禁物品,被判刑,此为遗憾三。

  白布如果有一点点污渍,再想“洗白”恢复从前,基本上很难。

  人可以犯错,但是要分情况。

  无原则性问题,错了,改就行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有些原则性的错误,是千万千万不能“以身试险”的。

  这么年轻的原创型歌手,干了不该干的事,不说对不起任何人,起码对不起奶奶在天之灵。

  宋冬野在网络上自己说:“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妻子,对不起亲朋好友,对不起经纪公司,对不起曾经相信我的人。我犯法犯错会深刻反省。毒品并不能带来创作灵感,只能滋生更多的托词和借口。希望演艺人士以我为戒,即刻远离毒品。”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就那么有一两步,一步走错,如坠深渊,贻误终生,宋冬野这个颇有才华的胖子,千不该万不该,碰了不该碰的东西,锒铛入狱五年。

  五年,对于一个创作型歌手,基本属于宣布“死刑”了。

  从此,才华被湮没在漫天黄沙之间,无人问津。

  只是“安和桥”唱遍了大街小巷,妇孺皆知。

  在充斥诸多变数且重复循环简单乏味生活的每一天,遗憾成为主旋律,在“那个夏天”在那件事遗憾发生后,我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当年我所唾弃的那个“可憎”面目。

  我迫不得已,我无能为力,我无可奈何。

  我无力将“遗憾”改变,只能成为终生后悔!

  一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或许只有两次:

  一次是“主动逃离”,背上行囊,远离家乡,要么上大学要么外出打工,内心愉悦,模糊地知道自己的未来/出路在那;

  一次是“被动接受”:年迈父母突然离世,那个晚上,那个众人散去,孤独一人坐在床沿,在寂静的黑夜里,思绪万千,久难入睡。

  天马上就要亮了,我——没父亲(母亲)了,我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了,即使我已经成为某个孩子的爹/娘,即使我已然白发苍苍,即使我现在含饴弄孙、儿孙满堂,承欢膝下。

  但——我依然想让我的父亲母亲活着

  依然想给他们当儿子(女儿),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再多的钱,再好吃的食物(物质),再想说的话,已经不能够了。

  他(她)们只会在天上给我默默祝福

  从此,我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再也没能陪伴他们了。

  其实,人一辈子是很孤独的。

  爱你的人有或者仅有两个人:一个是你的母亲(如果男生的话)/父亲(小概率对应女生);另一个不是别人,极有可能是你自己

  如你的配偶(老公/老婆)、子女,对你的情感 多半是一种依赖、依靠,对你不完全是百分百的关心与理解。

  以后的日子,对自己好一点,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要学会渐渐地疼自己,因为只有这样,别人或许才会疼你。

  往后的生活,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天凉了,记得加衣;做事情失败了,记得给自己也买杯奶茶,安慰安慰自己。

  余生很长,善待自己!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勇敢地、自信满满地生活下去,朝气蓬勃、昂首阔步!

  活在这世上的每个人,哪个人不是一身泥、浑身伤,堪堪压力承受。需要对外人袒露心声,让他知道你的痛苦,你的难受吗?不需要!

  生活/呼吸的成本,一睁眼就是为了那碎银几两,年少轻狂时的不想/不愿/不能够,现在成了主动,卑微与获取。那个人没有遗憾?

  《安和桥》说的是亲情遗憾,爱情,其它,亦如此!

  《安和桥》歌曲最后(节选):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我已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

  我知道: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你好,再见。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宝福来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