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耿亮吉:我的朋友任志国

作者:袁福成   发表于:
浏览:117次    字数:87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0

  志国和我同龄,30年前,我们在蔚县毛纺厂相识。当时,他在图案室,我在办公室。因为都喜欢文学艺术的缘故,我俩走得很近。

  志国的工作室一直在父亲的堂屋里。那是北方人的传统小院,院中栽植一颗李子树,年年果实累累。堂屋封三后的隔间几乎堆满了他的剪纸。隔墙前,挨西墙一张老式方桌、一把椅子、数支笔,便是他工作室的全貌。一幅幅代表着,蔚县任氏风味儿的精彩佳作,就在这一方老式木桌上,呈现出来并走出蔚县,走向世界……

  志国很孝顺。前几年,蔚县文化立县,剪纸被推向最前面,向世人展示。那时候,他也有扩大工作室的想法。但后来他依旧选择在父亲的堂屋里搞创作。小院里,母亲在东屋做着家务。他每日老老实实在堂屋创作,或许这种陪着老人生活的工作已成习惯,又或许这已成为志国艺术创作中,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志国重情义。每次出差返回,于我必然随身有些小礼物。有财神、有玉兔等,有各种好玩的东西……我有时送人剪纸,大都找他。他说,你自己去南房取吧。我就到南房挑了几本四大名著,他不仅耐心为我介绍作品内容,也从没有想过和我要钱。

  志国做买卖实诚。每次给客户或在展会上卖给外国友人,在总数上总是要多数几幅。甚至有一次外国友人将人民币听成美金,在家人多收钱后他硬是追出退了钱,他一直说,做人要诚信,挣该得的钱心安。所以,他的生意也并未因其“傻”而不振,却又往往因其“诚”而有更多人脉,有时我想,他自号艺名“半痴”,不正是他对待艺术痴迷或人生的真实写照吗,这份“痴与诚”也让我们的情谊在经历了三十余年后愈发地深厚与坚挺!大概就是咱们老百姓说的投缘吧。

  志国父亲去世了,他还在那个堂屋,一边继续陪着他的母亲,一边继续他的剪纸创作。一方老式木桌前他潜心研究,寡欲般的创作,使他赢得了中国剪纸业界的诸多大奖。他参与的全国集体创作《大运河》,还获得了世界基尼斯记录之最;他的七幅作品同时进入了冬奥会开闭幕式,轰动了当时的剪纸界。

  人生的路,就是负重前行。人生所有的成就,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一定是我们在自己前行路上的,人生坚守。

  这就是我的朋友,志国。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