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贺宝贵:王村姑,莜面文化的创新人

作者:向亮   发表于:
浏览:113次    字数:248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1篇,  月稿:0

  由张家口市档案馆举办的“向往莜麦莜面文化讲座”(7月30号)和由讲座延伸的“部分代表与特邀专家座谈会”(8月9号),在我心中爆发多个震撼,这些震撼属于文化,属于现场生发,所以是油然而生,是自然和真实,绝无夸大。其中之一的震撼有王村姑,这位张家口“王村姑老土炕莜面村”创始人王芳的发言。这是今年以来,与张家口地方文化相关的第二次震撼了。第一次是我和合著者郝志熹、唐景词出版了《中国蔚县剪纸史》,我们的亲爱读者热诚又严谨,他们评论我们的新书的意义的时候,异口同声地认可《中国蔚县剪纸史》是张家口的第一本,是全中国的第一本。时隔不到三个月,聆听王村姑在“部分代表与特邀专家座谈会”的发言,我再次震撼,随有感想,现在简而言之。

  一、王村姑的莜面童子功是她全部莜面事业大厦的奠基石。凭着这份祖传的做莜面技艺,她被莜面店家相中而走进城镇莜面营业店,当了一名跑前跑后的员工。她凭着出人头地的莜面技艺和机灵,更被店家老板高看一眼,她以莜面技艺为第一优点的所有优点相加,接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由此她的职责更新更高,担当了更多。所有这些给予她人生打拼的更大平台。这是她未曾想到的,却是必然的。她用不长的时间,从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走上第二个台阶。源于王村姑踏踏实实、心无旁骛。她究竟走了多少步才完成第一个台阶,已经不重要。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第一个台阶不会有相同步数的。最可贵的是王村姑没有原地踏步。

  二、王村姑的第一个发力点找的准,成为王村姑创业史的关键步伐。大约一周前,我忽然发现我家兴垣慧府小区的一个底商停摆了,贴着一张房子转租的告示。我惋惜那个店老板的遭遇,惋惜那个装饰的很风光的“新疆土特产店”来有踪,去无踪。在它装修之际,我来来往往路过观察它,在它开业之日和日后我多次光顾,内心的动机之一是贡献绵薄之力,希望它经营之路走得远些。但我有自己的暗自预判。我的外经贸大学专业学识,我曾有十几年管理地市县外贸企业的阅历和经验,这些属于我个人的宝贵经验告诉我,这个店可能“开不长”(绝非诅咒)。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张家口不少小门店只开了短短的一年、几年,或者不到一个巴掌的数。尽管经营者“机关算尽”,每日惨淡经营,却最终理想化作噩梦,再无力回天,甚至血本无归。真的为他们的惨痛遭遇难过,难受。

  而王村姑找准了她事业发力点,即以自己的蓝图起步经营一家传统风格的熟食莜面店。当然,这个准包含着许多,有的属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也有的隐含着无可奉告的自家商业机密(从教科书角度看,从广义的商业史角度看,也并非商业机密)。王村姑用她经营之路的现状发言告诉我她找准了,她还在继续走起步时的路,不会就此止步。

  在一个市场上找准发力点,可不全像赛场上瞄准靶子。市场如战场,生死胜负只在于现场发挥,现场发挥的原动力源于平日的积淀和现场的智力之光。

  三、王村姑的代表性作为是实现了莜面熟食品的千年跨越。毛主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总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莜麦起源于中国。依照沽源县民协主席郝艳芳老师发言,在沽源县的考古中发现,坝上莜面至少有700年左右历史。依照我1970年代搜集的张北县三号公社食堂炊事员郭师傅的口述历史,郭师傅的爷爷是清兵营的火头军,坝上莜面是清军兵营将士的主食,那是1850年代或者之前。因此,劳动密集型的手搓莜面是唯一的吃莜面的加工技法。敬佩郝艳芳老师的细心挖掘,喜知她送来的珍贵史料,她的挖掘和我的挖掘有区别而又互补,丰富了坝上莜麦莜面历史的多元化。

  王村姑更上一层楼,她把机械化加工莜面熟食品做出来了,她的机械化生产的莜面熟食品花色品种繁多,实行多种小包装,打开小包装即可当场吃起来。她把莜面熟食品制作从农耕社会的传统手工手法转换为现代机械化批量做法,这个转换绝不简单,它是针对农耕社会传统做法的一个质的跨越,属于跨越千年的跨越,属于新的突破。她开发的新莜面熟食品比起早前张北县开发的“莜面方便面”又进步了,这个进步像张北县“莜面方便面”当初那样,本质上属于解放社会生产力,改善社会生产关系,推进社会消费的提升和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食品类向往。她的开发拓宽了经营范围、销售市场和客户。它的意义不是这篇短文所能阐述全面的。

  中国生产莜麦莜面的地域广大,做莜面熟食品的人家和店铺不计其数,在开发莜面熟食品方面下苦功的商家又何止是少数。我1986年代在张家口地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我们在三楼上班,地委正副书记在二楼。我多次被“钦点”跟随张德盈书记或曹恒忱书记下乡调研。我曾经有一篇文章《关于开发莜面熟食品的构思及其他》(大约4000字),被时任的张家口地委书记张德盈突出重视,被地委顾问曹恒忱突出重视,他们把文章推荐到张家口地区所辖县区,推荐到张家口日报(1986年6月11日第二版)。我是一个莜面熟食品开发的早期理想主义者,是一个聊以自慰自乐的先觉者,这倒是极为次要的。我内心喜乐的是四十年后,我看到了王村姑史无前例的成功。早期的理论和理想被后期的实践落实,几乎是完美的结合。就像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并不需要知道未来是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的一样。窃以为,王村姑无论在市内外地做多少“王村姑老土炕莜面村”,它只是数量多少的体现,财富多少的体现。只有她的机械化莜面熟食品的开发成功另具伟大意义,她开辟出了莜面熟食品的新领域,那些产品一改传统的面貌而进入现代化,与我几十年前憧憬的打开包装即可入口的梦想高度吻合。

  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毛主席讲过的:“人类总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主席这句话的主语是人类,讲的是人类发展史。如果把主语换做王村姑呢,那就是全国的莜面熟食品发展史。王村姑在开发莜面熟食品史上的跨越与突破走在了全国前面。王村姑的创造既属于她的光荣,也属于张家口人的光荣。

  十天时间里,我努力配合张家口档案馆的文化讲座活动。两次活动从不同角度探讨阐述张家口莜麦莜面现代史,近代史,古代史。档案馆是张家口市的“史库”,档案馆为王村姑的跨越与突破作了见证,王村姑和她的事迹进入了张家口“史库”。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