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王艺红——“瓷都”陈炉古镇

作者:小小科科   发表于:
浏览:160次    字数:163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5篇,  月稿:0

  白露过后,我有幸随几个文友到铜川市印台区的陈炉古镇一游。

  陈炉古镇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大山坳,东、南、北三面被高山环绕,西面相对较低,形成了一个底部相对平坦的地形,整个地形形状很像一个窑炉。

  抬眼望去,这里的民居建筑全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山下没有售票厅,没有招揽游客的各种商贩。四周绿树成荫,清凉的秋风阵阵袭来,小镇宁静祥和的氛围很快扫去我们路途的疲惫。

  我们舍弃了大路,循着指示牌沿着小径依山而上。山路蜿蜒起伏,小道上用瓷片和青石铺就的各种酷似动植物亦似粗犷线条的创意图案,既环保防滑,又让小径充满诗意和美感。每一条小道上分散着自下而上的几户人家,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接。看到小路尽头的最后一户人家门口设防护栏,我们就知道该走另一条道了。

  最为壮观的是山道两边和每户人家的门前都有一两面“罐罐墙”。这些罐罐墙有的是由烧制耀州窑时保护瓷胚留下的匣体堆砌而成,有的是由烧制中报废了的盆和瓮错位垒成。一排排或高或矮、或圆或扁的盆盆罐罐仿佛是从千年的历史隧道穿越至今,见证着古耀州瓷的辉煌,诉说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很多罐罐里种植了花卉、多肉植物、或者线椒等,给古镇增添一抹亮色。最有趣的是,呈阶梯状分布的上边一家的院落是下边一家的窑顶,而且每一家的院落中间都摆放着各种陶器。远远望去,罐罐墙层层叠叠,密如蜂巢。近看古朴浑厚、风格独特,尽显“东方陶瓷古镇”的魅力。

  来陈炉古镇,一定要参观古陶瓷作坊、观看传统的制陶工艺。我们在李家瓷坊了解到一件陶瓷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仔细观赏一件件形状各异的陶碗、盆碟、陶罐、摆件,就会被陶瓷上绘制的写意花鸟鱼虫、镂空图形、各路神仙,飞禽走兽深深地吸引。在这里,我们还得知陈炉古镇的陶瓷主要包括青瓷、青花瓷和粉瓷。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称心的陶瓷。同行的老李喜欢造型别致、极富动感的青花瓷碗;而莉莉偏爱色彩艳丽、工艺精湛的粉瓷插花瓶;小郭比较中意青莹透亮、釉面温润的青瓷香炉。分不清陶瓷种类的我则相中了一件细腻如玉的小茶壶。我们各自淘到了自己中意的陶瓷制品。

  李家作坊的院子一角放置着七八个转盘,几个孩子在匠人的指导下,撸起袖子极其认真的在转盘上学习拉坯工艺。这种工艺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大人们则围坐于院子中间的一方大木桌旁喝茶、聊天,微笑着看着一旁时不时传来欢呼声的孩子们。古朴与现代的结合、宁静与欢愉的共存,人与大自然的唯美结合……一幅饱含文化艺术色彩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到饭点了,我们在半山腰的农家乐品尝了条子肉、土鸡蛋炒青椒、凉拌龙柏芽、苜蓿馍、酸汤饸饹等。条子肉肥而不腻,入口软糯。蛋炒青椒鲜嫩适口,苜蓿馍蘸料汁,咬一口浓浓的山野味扑面而来,令人食欲大增。第一次知道铜川有一种灌木的嫩芽可以上餐桌,那就是龙柏芽。龙柏芽也是陈炉镇的特色菜,不仅味道清香鲜美,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最后,用软和爽口的酸汤饸饹收尾,一顿独具地域特色的饭菜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就餐的农家乐老板自豪地告诉我们:陈炉古镇还是一片红色革命热土呢。1937年,‌红二方面军驻扎在此,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贺龙元帅曾在此地赔老碗,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成为陈炉古镇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炉古镇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更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周末,带上家人和朋友,远离城市的喧嚣,穿行在青山掩映、原始朴拙的历史画廊中,让浮躁的心慢慢沉下来,暂且把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抛置脑后,目之所至只是勤劳智慧的陈炉人呈现给人们色彩斑斓的瓷片路和“罐罐垒墙墙不倒”的艺术特色以及1400年制瓷历史传承至今带给人们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陈炉古镇,“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基地,金秋九月,不虚此行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