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李云斌:酒香悠悠

作者:李云斌   发表于:
浏览:8次    字数:128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6篇,  月稿:0

  家中玻璃柜里收藏一只景德镇产的青花瓷烫酒壶,三件套,内外壶和顶盖都是一样的素雅图案。是一位同事得知母亲喜欢喝点小酒,特地选购后专程送给她的。老人家如获至宝,经常边小酌边不停地用手轻轻地摩挲。内壶装满酒,倒入做顶盖的酒杯中,恰好两杯,二两不到。老人家去世后,在整理遗物时我特意留下作纪念。

  以前,父亲酿酒。晚上,母亲做针线活或纺棉花,抓一把花生放火钵里焐着。夜深人静,舀半碗酒,掰几颗花生就着喝过再上床。后来,私人不给酿酒,这个习惯也就终止了。

  父亲去世早,丢下我们一群孩子,小妹尚蹒跚学步,母亲经历太多太多的艰难把我们拉扯大。

  八十年代初,母亲已过花甲之年,我们陆续成家,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家里来客或逢年过节餐桌上常能见到酒,母亲又重新端起酒杯。

  第三代相继参加工作,老人家每天中午或晚上总有一顿要小酌一杯。用她自己的话说“饭可以少吃,酒不能不喝,一天不喝,好像少桩事没做”。我们知道她上瘾了,劝她要少喝。“你们放心,我不是孬的,在家不会把酒喝多”。讲到做到,她很能自控,每餐不会超过二两。偶遇大家庭聚会,儿孙们纷纷端起酒杯敬她,高兴起来一不小心就会超标,经我们提醒,立即就会止住。

  都知道她有这个喜好,过节送给她的礼物基本以酒为主。尤其是春节,她房间的桌上、床下、柜里柜外到处放的都是酒。有一年,等客人陆续离去,我大概统计一下,有五十多瓶。然后嬉笑地对她说,够你喝到中秋节没问题吧。

  耄耋之年,中午经常就她一个人在家吃饭。用小电饭锅煮点饭,蒸几块自制的咸渣肉,从门前的菜地里拔几棵新鲜的蔬菜。打开煤气灶炒好菜,坐在厨房的小饭桌旁,自斟自饮慢慢品尝,时而搛点菜送入口中悠悠地嚼,乐享晚年的幸福时光。

  晚年,老人家佝偻着背,身高降至一米五左右,体重一直保持在七十斤上下。没有“三高”,无需忌口,尤其喜欢吃肥肉,不塞牙。每次喝过酒,仅象征性地吃几口饭。无论去那家,她都会提醒“煮饭不要添米”。我们笑她没有猫吃多,劝她多吃点,太瘦,外人见到会讲我们闲话。出门要处处小心,谨防让风给刮跑了。“真的吃不下,吃多了睡不着觉”她认真地说。

  老人家不识字,不知道什么是名酒,但喝到嘴里立马能品尝出来孬好。有一次来我们家小住,我打开一瓶酒,也没告诉她是什么酒,她喝过没吱声。送她回去途中,她对我说“这次把你好酒喝的了”。我问她怎么知道是好酒。“瓶盖打开就能闻到好香,喝到嘴里酒味道很正。”她笑着对我说。我赞她不愧是“酒精”沙场的老将。

  家族像母亲年龄长、辈分也长的还有位堂婶母。许多人家办大事都喜欢把两位老寿星请到场,酒席桌上看着老妯娌俩斗智,引得众人捧腹大笑。母亲几次在我们面前津津乐道和堂婶母比喝酒赛吃肉的场景。酒席桌上两位老妯娌兴致高涨,堂婶母先挑战比喝酒。一番觥筹交错,两人几杯酒下肚,堂婶母还要继续喝。母亲将一盘红烧肉用筷子从中间划拉开,提出两人将红烧肉平分吃了,接着再喝。晚辈们惊诧得慌忙站起来制止,方平息两位九秩老妪的比拼。

  光阴荏苒,物是人非,母亲生命的时钟永远定格在93岁。睹物思亲,唯有酒香悠悠。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萧雨柔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