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回家记:走进“晓风”,如沐晓风

作者:烂人   发表于:
浏览:81次    字数:276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3篇,  月稿:0

  杭州有弥陀山,弥陀山有弥陀山公园,公园里有“晓风”书屋。

  “晓风”面对体育场路,门两边有对联:“书屋何其雅致,入室如沐晓风。”作者易中天。在“晓风”看到易中天,我好不惊喜。我是“易粉”,听了易老师所有讲座,有的听好几遍,比如“品三国”。

  推门而入,看到张婴音,我们笑着拥抱。张婴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杨芳菲一样,是我朋友、闺蜜,我们相遇在青春时代。前天去“半坡”有芳菲,今天来“晓风”有婴音,我也想对一联:“芳菲何其芬芳,婴音总是佳音。”

  “晓风”名声大,我早就熟知,今天是首次拜访。书屋的模样,与我想象吻合,明亮通达,书无处不在,书营造书卷气,书香满屋,仿佛盘旋着书的灵魂。还有奶香、糕点香、茶香、咖啡香。

  书桌边的读书人,有大人小孩。墙上挂着丰子恺后人的漫画“办公室”,挂着白先勇的书法“书香”。

  我看到一本书,林之的《西湖老照片》,封面简约纯净,就像林之本人。我和林之同事多年,情同姐妹。林之与晓杭、小米,是“杭报”副刊一代三骄,都是我老师。

  “晓风”主人朱钰芳走来,伸手握住我和菲里普。朱钰芳毫无妆容,衣着朴素,一双大眼睛透着灵气,构成了人物“亮点”。我正在学摄影,启蒙课学“亮点”的概念。“亮点”是照片灵魂所在。

  小客厅的桌上,摆了一排茶点,糯米麻花、肉松麻花、杨先生糕点……红茶、绿茶、卡布其诺。卡布其诺的奶泡,浮着书法和荷花图,实在雅致,我和菲里普不舍得下口。

  “晓风”主人朱钰芳

  二

  1996年,朱钰芳开了书店,芳名晓风。后来她女儿出生,也取名晓风,钰芳有了两个叫“晓风”的女儿。“晓”是常见名,我朋友中就有晓杭、晓华、晓红、晓青、晓林、晓丽……个个美丽健康聪慧。

  “晓”名好听、吉利,这一点,“晓风”书店证实了。

  “晓风”的黄金时代,或者说,杭州书店的黄金时代,那繁荣,人们印象深刻。那时,一本好书,一发行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两千册书,读者排着队买,没过夜就售罄。“晓风”进书,得和出版社抢时间付款。

  进入两千年,网店冲击实体店,愈演愈烈,一些店转业了,一些店消失了,场面悲壮,也是无奈。

  那么晓风呢?我向朱钰芳提问。这是我最关心的事。

  朱钰芳表情淡定,语气更是平和。她说影响肯定有,人不可能游离于社会变迁之外,重要的如何应对,顺境和逆境,人人都有机会。

  钰芳的话很辩证。苏格拉底式辩证。苏格拉底说:“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面对网络冲击,“晓风”继续,风力正常、风和日丽。“晓风”起步时,书店25平米,现在是几百平米;起步时员工两三个,现在一百有余;起步时仅有一家,现在有23家,位于西湖边、运河畔、老街头、博物馆、大学、医院……书店各有侧重,各有亮点,也可以说,各有灵魂。

  “晓风”从普通书店,成长为多样性、立体化书屋,成了杭州人的书房,孩子的乐园,作家的客厅,前来视察的名人有易中天、周国平、白先勇、李开复、李泽厚、丰子恺家人。还有前总理李克强。

  今年四月,全国特色书店评选,“晓风”获得全国第一。

  “晓风”的成功秘诀,苏格拉底也归纳了: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把握。“

  朱钰芳和张婴音

  三

  关于“晓风”,我还想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成长。

  朱钰芳开创“晓风”时,才20出头,自己还是孩子,买书的孩子喊她姐姐。后来,这些孩子长大了,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买书,看到钰芳还是喊姐姐,而小小孩则乱喊一气,喊姐姐、喊阿姨、喊妈妈。

  朱钰芳满心欢喜。

  就这样,与书店一起成长的朱钰芳,有了多重角色:孩子们的妈妈,同龄人的老友,老年人的“小姑娘”。

  这个故事好美,我忍不住要写诗:

  你的光

  照着我了

  我们一起亮了

  踏光而去

  朱钰芳和孩子

  第二个故事,关于王老师。

  王老师是“晓风”老顾客,朱钰芳的忘年交。王老师爱书,爱得无边无际,家里几万册书,占领了每个角落,茂密如森林,护林人寸步不离。是的,王老师和书住在一起。

  有一天,王老师不幸去世,家人对钰芳说,请“晓风”带走他的书,为书找到好人家,他一定高兴、很高兴。

  钰芳去了王老师家,看着满屋子书,像看到了王老师。书一尘不染,书没有折痕,书沉默不语。钰芳直掉眼泪。

  钰芳凑了八万块钱,买下了王老师的书。

  有一天,“晓风”去了浙图广场,为王老师的书设摊,爱书人闻讯而来,差不多有六千人。

  于是,王老师的书去了好人家。王老师一定高兴、很高兴。

  王老师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诗:

  他

  折叠了春华,

  帆也落下。

  但,书,没有合上。

  第三个故事,关于乌托邦。

  人人心中有“乌托邦”,空想、梦想、理想。如果没有,那该有多可怜。

  有一天,朱钰芳问一些孩子,想把书店开在哪?孩子们的回答很“乌托邦”:开在沙滩,开在云朵,开在飞船,开在月亮,开在火星,开在外星人家……朱钰芳再问,如果你是掌柜,卖什么书呢?

  回答更“乌托邦”。

  朱钰芳点头答应,宣布“乌托邦”书店开张,孩子可以开,大人也可以开,开哪儿都行,公园、草地、向日葵田,本事大的可开到太空。

  “晓风”策划了“乌托邦”书店,志愿开店的人,自己当掌柜,自己选书,自己选地点,穿自己的工作服,挂自己的工作牌,店名都很“乌托邦”,什么太阳书店、谦虚书屋、盗梦空间、侦探书店……

  这样的书店,几年来开了一百多家,生意兴隆,全部收入用于公益。

  其实我也很“乌托邦”,空想多多,爱看“乌托邦”小说、魔幻小说,比如《动物庄园》、《蝇王》、《百年孤独》,等等。“乌托邦”书店启发了我,我也想开个店,开在地球中心,一头连“半寸农庄”,一头连“晓风书屋”,取名“地心书庄”,应该比“晓风”火吧?

  孩子们的“乌托邦”书店

  四

  “晓风”位于弥陀寺公园,朱钰芳带我们去公园转了转。

  公园南面有摩崖石刻,5米高,24米宽,刻着2194个字,字字有力。这是杭州最大的摩崖石刻。

  公园北部有“非遗”博物馆,有“雕版”印刷工作室。我们去了工作室,路老师接待了我们,路老师是黄小建徒弟,黄小建是雕版印刷艺术传人,雕版艺术是“非遗”文化,历史悠久。

  路老师热情好客,介绍了雕版印刷术,请我们亲自体验,我“印”了一幅毛竹,技术不好,印成了毛竹花。陆老师亲自示范,也印了幅毛竹,印在绸扇上,我得到了这件宝贝。

  回到“晓风”,上楼看陈炜工作室,陈炜是工大教授,他把亚运会会标,运用于多款作品,让人目不暇接。陈炜的作品挺魔幻,也可称做“乌托邦”。

  对了,早上我们喝的卡布其诺,图案是他设计的。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烂人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