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王昌宁:花厅

作者:酱油瓶   发表于:
浏览:199次    字数:144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8篇,  月稿:0

  明朝万历8年,进士杨以林的孙子杨政先,运载银两家什,带着家眷,浩浩荡荡地从江西太和县出发,辗转贵州遵义、来到江津县吴滩场。

  据杨家家谱记载,杨家住下不久,便在大田砍、蒙子林,插占、圈地,在一处无人居住的老屋基大兴土木,扩建房屋。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建成一座占地10000平方米,分上院、中院、下院的家族院落。院内厅房40余套(间),豪华气派,家具用品配套齐全,到了晚上,灯笼高挂,烛光闪烁,与一些金银装饰和用具相互辉映,彰显金碧辉煌的杨家庄园。院外各种花卉植物,绕墙成片栽种,四、五月间,鲜花盛开,芬芳四溢。远远望去,一座美丽的庄园,诞生在了山水风光无限美好的吴滩场、大田砍蒙子林附近。

  不仅如此,最引人注目的是,杨家在上中下院子连接的地方,分别建有三间花厅,并挂有竹帘,房屋周边置有一些花草和盆景,十分雅致。杨家几代都有进士、贡生,达官贵人常有光临,来人都在花厅议事。久而久之,周边老百姓就问:杨家那间挂有帘子的屋子,怎么总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哟?杨家告诉大家,那是花厅,专门用来接待来客的,本庄园的名字也叫花厅,上中下院门正上方都悬挂有“花厅”字样的牌匾。老百姓感到富贵人家,豪华气派,便把“花厅”作为地标,也作为骄傲,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向四方。由此,花厅成了这个庄园乃至这个地方的地名。后来,花厅成了这个村庄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花厅村,自古出贵人和名人。康熙年间,直至后来,大户杨家出了不少的进士和贡生。从这个村子还曾走出一位江泽民,不过,此江泽民非彼江泽民,很多人误认为是总书记江泽民。其实,他是与聂荣臻元帅一道赴法勤工俭学的江泽民,原名江克民,是参加中国早期民主革命运动的吴滩人之一。曾任东北军区军事工业部部长。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第一任商务参赞,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局副局长,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等;段調元,吴滩镇花厅人,从教一生。青年时期勤工俭学留法时,结识了吴玉章、聂荣臻、何鲁等。回国后,在成都、南京、重庆等学校任职任教。从教四十余年,著有《微积分》《高等解析几何讲义》等理论和教学著作。有人云:“花厅村这个地方是一块贵地。从村子里出去读书、参军、工作的有10多人后来当了学校的校长,还有作家、经济学家、县纪委书记,部队军官,数不胜数。”

  如今,花厅村,是重庆市“绿色示范村庄”,村民尊重先贤,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他们重视文化和儒教家风,大力倡导种植树木花草,助人为乐。村子里不办“红”“白”喜事,也不收“份子”钱,婚丧嫁娶,无声无息地就办了。为的是不给别人增加压力,不去打扰别人。笔者在采风中,看见一块墓地就在杨家院子里,墓碑和墓地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信教的较多,有信佛教、道教,儒教的,还有信“天主教”的,是先辈传下来的,延续至今,一代传一代,天主教民在村子里建起一座教堂,白色尖顶建筑,耸立于绿色村子里、水塘边,一道风景,别具一格。每月奉时,有100多名教徒前往洗礼,做弥撒。不论信什么教,只要不是邪教,对村子有利,对村民有益,吴滩镇都给予了引导和支持。

  走过沧桑,今日的花厅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管辖越来越大,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花厅村,由花厅、白泥、雨丰、连丘、江家村、毛墩村的3个经济合作社、原现龙乡的“尖坡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14.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2亩。下辖14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5200人,其中,安置三峡库区移民18户75人。“花厅村”在吴滩镇辖内,位于吴滩镇东部,境内有吴滩至璧山、丁家、广普的公路和“津璧”河(梅江河)穿流而过,村委会驻地与镇政府隔河相望,距离约1公里。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酱油瓶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