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

周来东 : 怀念先生

作者:周来东   发表于:
浏览:10次    字数:273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作家   总稿:135篇,  月稿:135

  王治渊先生原本在著名学府南开大学任教。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国家建设需要,选调到核工业领域工作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原军工单位的部分优秀技术人才转入地方,支援国家建设。先生转调到当时的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始从事环境保护科研工作。

  一九九〇年,我从地质系统调到先生所在单位的情报室工作,有机会受教于先生。作为一个环保战线的新兵,在情报室阅读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献,补充专业领域的知识,是所里领导的特意安排,也是一件幸事。当时的环科所,经常接到一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项目实施过程需要对当地水环境、大气环境背景采样分析,而采样分析人员有补助。所以经常是全所动员。有时需要的人少,人们为争取采样工作还经常发生争执。一次,几乎所有人员都去采样了。情报室只有主任和我。一个廋高个子,头发稀疏,神态安祥,大约五十岁上下的男子走了进来。主任介绍说是分析室的王老师。看到我静静地看资料。微笑着问道为何不去采样?我满不在乎地回答,没有人喊我。他就说,其实野外采样有额外补助,也算是单位给大家的一点福利吧,要争取哦。后来知道,每次采样几天时间,虽然在野外守更熬夜,风餐露宿,但能够发二十元左右的补助!以当时的物价,一碗担担面才二、三毛钱。在那个物质还不富裕的年代,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难怪大家都争着去采样呢。

  当时他在化验室,正在组织开展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相关研究。他的团队以化验室人员为主,采样、分析方案验证均已论证完备,唯有数学模型的验证工作尚未完成。他有意无意地问我修的什么专业,与我探讨数学模型的问题。得知我数学基础好且会计算机编程,眼睛一亮,就给了一篇发表于《环境科学》杂志有关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论文,让我阅读思考,能否按照论文中的方法,编程计算一下。当时单位已购置一部台式计算机,宝贵地放在所长办公室。按照先生所给论文的方法,建立模型,编制计算程序,试算后验证结果与论文结果一致。先生看后非常高兴。以他的角度,课题的最后一道难关有路条。受先生指导和鼓励,我查阅了情报室保存的中英文杂志,收集了各种有关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面的受体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了验证,为未来课题研究做好准备。此后,我开始关注大气环境领域的前沿信息。回想起来,是王先生将我引导到大气环境研究领域。

  令我惊讶的是,在这个小小的地方科研所,还藏有多部全球有名的与环境有关的英文版科学杂志,其中大气环境方面的英文杂志有《Atmospheric Environment》等,虽然几乎无人问津,但仍然为科研所的前辈们的眼界而折服。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环科所虽然只有二十几人,但人才济济,闻名遐迩,可与四川省级同类单位比肩,可与省内大专院校同行同台论道。

  先生科研工作严谨,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深厚的科学素养。化学分析是他熟悉的专业领域,但应运到环境科学领域,需要从方法学到实验验证等方面进行开拓性研究。每当接受上级下达的科研任务或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新的分析任务时,他都要先期通过查阅资料,建立方法学并进行验证,有充分的把握后,才开展相关具体工作。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课题完成后,上级管理部门请他继续深入,并许诺给足经费,但他认真考虑后,认为当时的设备条件不足,完成任务风险大,没有接受。此事在今人看来,是否有点迂?后来,他看到单位接受的科研课题,大部分进行外包合作,颇不以为然。认为不利于培养本单位自己的科研力量。他是对的。但在本地实力不足,引进智力,以求本地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本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亦可无咎吧。

  先生知识渊博,动手能力强。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他有专修,但充分认识到专与博的辩证关系。他阅读广泛,常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因此对于数学,尤其统计数学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运用和挖掘,有深厚的基础。对于自己从事的化学分析领域,专业知识和运用能力,在本市当时的环保系统,更是学术权威。因此,他实际上是单位化验分析室的灵魂。他动手能力强。当实验条件不具备时,他能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加工一些实验器具凑合,完成实验任务。因此他自己的团队曾送他一个外号叫“王凑合”。这或许是他在核工业领域见到和学到的吧?我们现在知道,在研究两弹一星的时代,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做实验,不就是用的这种土办法么?

  先生是成都市环保系统第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其学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先生淡泊名利,清廉自守。他工作认真、努力,但从不为自己谋利。认为国家给了工资,就应当为之服务,属于本分。由于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工作中常有创新;但想不到发表论文,想不到申请专利,更讳言变成商品挣钱。是他原从事的核工业领域保密性强,已形成习惯,宁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吗?他因此可能失去很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也可能失去进一步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机会吧?!然而,这不就是他一直坚持的操守吗?

  先生对感情忠贞。他中年丧妻,留下一对儿女。他把自己的感情都投入到养育儿女身上。有同事劝他再娶,他婉言谢绝。儿女成人后,他单独生活,不打扰后人。这与今人今日丧偶,明日再续,把婚姻当儿戏的风气形成鲜明地对照。

  先生退休后,对于科学研究工作从未中断。在家里购置些简易实验检测设备,建个小实验室,继续做他的实验研究。那纯粹是一种兴趣。偶尔打个电话,探讨一下心得体会,还指导过我们用统计学方法求环境背景值的方法,并写出论文发表。他享受退休后宁静简约的人生,对吃喝玩乐从不涉足。有时去看望他,带个日常用品,他都拒绝接收,有点不近人情,但我也理解,这是他的坚守,一个近乎真人的人。

  他的这些品格,是我所不具备的。只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先生于二〇二二年末感染冠病。当时严加管理的冠病疫情突然间开放,社会形成感染高峰,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王老师在一家企业医院住院治疗,血氧高度下降,生命垂危。医院条件差,未能找不到一台呼吸机!其家人着急之下在单位退休微信群求助。同事们出主意想办法,问题仍然未能解决。后来转到一家区级医院,条件有所改善,但为时已晚,先生最终不治去世。

  回想先生一生,是对国家核工业发展有过贡献的人,对成都市环境保护事业做过有益的、开创性工作的人,一个清廉自守而道德高尚的人。到他葬礼时,现场寒风凛凛,气氛悲凉,由于疫情影响,到场送别者少。或许,以王先生的性格,决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但我们应当记住那些环科所的开拓者、创业者,记住他们的功绩和贡献。

  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叫做仁;实行仁道而合宜叫做义;循此而达到仁义的境界叫做道;自我具足,无需凭借外物叫做德。德有吉德有凶德。王先生最少属于仁而有吉德或善德的人吧。

  为了不被彻底忘却,特作此文以誌纪念。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周晓娟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伤感散文

    查看更多伤感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