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

陈祥发:妈妈不堪的晚年,永远的心痛

作者:圆圆   发表于:
浏览:52次    字数:268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13篇,  月稿:0

  妈妈从八十五岁到最后“走离”(九十二岁),因病痛折磨,可说是十分不堪的,痛苦而卑怯。哎,卑怯的老人,您老何苦?尤其是尚能清晰表情达意的九旬之前的87岁、88岁、89岁那几年,她每天的祝福语,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偶或煮点好吃的给他吃,他马上就会用特大声念道:“我吃你的——越吃越发,越吃越发,越吃越发!”为他做点分内之事,他马上又会大声念道:“我死了——保佑你发财,保佑你发财,保佑你发大财!”平时没事,他总是一声接一声念道:你们几兄妹“富贵、荣华!富贵、富贵、富贵荣华!荣华、富贵!”

  每天就这样,好似母子、母女在搞什么交易:我们给她吃饭、为她做事,她就说好话给我们听,逗我们开心,然后继续为她煮好吃的、继续为她做事。这种交易,起码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不需要,根本用不着。不过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你恐怕就是口吐莲花,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也难得讨儿女们一个好脸色,但愿这只是杯弓蛇影、杞人忧天,自己吓自己。

  都说“人老志短”,信然!

  亦有人常说“人穷志短”,但在我看来,就此,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穷”倒不一定会“志短”的。老农民们不有“穷得精神,饿得硬棒”一说,我们的古人不也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吗?但人一老,据我的观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问号,可能就变成句号了。

  我的老妈妈虽是极为普通平常之辈,但长期以来还是比较硬气的,抱定“能不求人就不求人,能不麻烦人就不麻烦人”,常说什么“人不求人一般般”,常说什么“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常说什么“求人不如求己”。但现而今,年老力衰的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常念叨某某亲人好久好久没来看她一眼。我开导她,你的病是别人看两眼就能看好的吗?别人来看你两眼,您就能走路了?就能恢复当年的精气神了?我这一说,她虽不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老大不安逸。

  有一日上午我给电工打了电话,喊他们来检查一下老妈妈住处墙壁的插座。我虽然上班去了,但门没锁,电工径直进屋检查一下,发现没啥问题自然就走了。老妈妈躺在床上,不知来的是何方亲戚,我回去后她反复念叨:“来了两个人,也不晓得什么亲戚,进屋东看西看一阵,坐都没坐就走了”。她听力不行,任我怎么解释她也听不明,只知道一个劲地念叨:“进来坐都没坐会儿就走了,坐都没坐会儿就走了”。寂寞孤苦的老人,你就那么希望能有亲人来看望您啊!您老早些年的“硬气”都去哪了?您老曾说:当年“三年自然灾害”,您把自己的白米饭给了我大姐及后来饿死了的我的哥哥姐姐,自己每顿就吃点粗糠、红籽,那么困难你都没掉一滴眼泪吗?你几岁就死爹、十来岁就死娘,靠先后在石柱下路、丰都高家镇给别人当使唤丫头活到了高镇解放,为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又自动放弃城镇户口到了桐子沟,分得了土地,后又交了土地当了生产队的社员,一路风雨盼来了改革开放自由温饱的日子。

  我老妈妈仅是一凡人,她的“老而失志”自然缺失说服力。但我听人讲,某地一相当级别的干部,盛年时可是非常“有个性、有气质、有独断”的人,“求人”之事早从他词典中抠掉,但他因重疾住院好几年了,医疗费用除却报销部分,家里开销太大了,最近病况更危,对钱的需求日烈。有老同事前去看望,他于常态性的昏迷中“回活”过去,看到来人送他的现金,两眼突放光芒,并不由自主地用手紧抓不放,于不太清醒中非常明白“这几张花纸纸”于此时此地的他,大有用处、太有用处、太有用处!必须紧抓不舍,一定不要从自己手中失掉!可怜的老人,可怜的病人,您年轻时的豪气哪里去了?你壮年时的万丈豪情哪去了?“老当益壮,老益弥坚,不移白首之志”,说着容易做着难。关爱老人,我们真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从身边做起,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让涓涓细流汇成汪洋浩海。

  趁尚未老到拿不动鼠标、敲不动键盘,就写写“人老志短”吧。否则,到自己想写写心中感悟而不可得。这真是“而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侬知是谁”?某晨,谁家影碟暗飞声,循环往复数十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哭如诉如怨如述,听得来我亦秋愁绵绵、黯然伤神,渐也无声吟诵:“母今老兮我赡养,吾身衰时何人忙?母老吾孝自认当,他年吾病谁能担?”哼了几句,觉得该来的必来,该遭受的无论如何免除不了,此处不认命、不信天还不得行,何必伤了自个的情又传播负能量污染环境,让他人陪着下泪不爽,还是三缄其口为好。这样一想,便强打精神高高兴兴、快快乐乐上班去。坚信:一切的一切,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这乃是由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没上成名山,“要连发”

  那天是国庆、中秋“双节”八天长假的最末一天,按原先约定,我与老婆要登临名山最高峰,一览天子殿,弱弱地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还未及到长江二桥处,因家庭“鸡毛蒜皮”我与老婆激烈“斗起嘴”来,说到激动处,双方同声“算了,不去了,没啥意思,不过是换个地方吵架而已”。说罢便打道回府。

  回家刚坐下,正拟继续理论,突接外地返丰老同学电话,约请在“家源福地”共进午餐,并再三强调“必须到,必须一家人前往”。中午我与老婆勉勉强强前往,见了口若悬河、过分热情的老同学,本该尽地主之谊,却挂着一张苦瓜脸前往赴宴的我十分尴尬。老同学见多识广,一长串哈哈兼笑谈打破场面之不堪,还以一份精美特产相赠,气氛便更见其活跃。为了消除误会,我还在老婆眼神不住“打住”的劝阻下,不管不顾侃侃谈起今天前往名山、半道返回之前因后果。

  老同学一听,一拍大腿,赞声连发:“这就对了,这就对了!10月8,要连大,好端端的‘108’你上啥名山想走背运?你名山没上成,命运即刻改观,既有免费午餐,还有特色礼品,‘要连发’不就‘现世报’、‘现场报’、‘立马报‘了不是?”

  我这人好联想,联想每次特大空难、海损、车祸之后,每每有“谁谁因故未登机、上船、上车,躲过一劫之事”传出,表明确是“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好报”。这样一想,我“108”未上名山而享有免费午餐兼精美礼物,亦可视作“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好报”之一例了。好在我不过是凡夫俗子一个,若是机缘好成了个“人物”,那将来的传记里,当年父母按姓(陈)、辈分(祥)和农村姓名中多如牛毛的“发”联结而成的“陈祥发”,也是多有先见之明的名闱了。你看你看,陈,古人曾建过陈国嘛;祥,吉祥如意嘛;发,发展、发财、发达兼发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福相满满嘛。老家村社里那小地名“石板溪、桐子沟”也有形有样、人杰地灵,本就是出官老爷的地儿了呀!且据考据家考察论证,鄙人的“第一声啼哭”就不同凡响,堪称振聋发聩、石破天惊。邪了!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圆圆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伤感散文

    查看更多伤感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