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张学元——鸡鸣犬吠

作者:自由盟主   发表于:
浏览:35次    字数:176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在乡下教书的年月,每个星期是必须回家的,因为每每挑灯夜读,往往太阳晒屁股了才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那时候,父母身体也还硬朗,他们天不亮就下田去了,几间土屋里就只有我一个人酐睡着,每次都是鸡鸣声把我从爪哇国里导引出来,由黑甜走向光明。

  那时候,我常常赖在床上听鸡鸣,似睡非眠之间,鸡声抚慰里的乡村滋味幽雅绵长。

  阳光明媚的早晨,雄鸡高亢而嘹亮。想象那只披着红绿大氅的公鸡,站在高高的石坎上,背后是刚刚隐退的朦胧,面向东方的红霞伸出长颈,突然间,一声破空的高唱脱颖而出,乡村的静默风吹云散,一时间,倦怠和惺忪如夜色远遁,清风的香和阳光的甜随之而来,世间的生命欣欣然,整个乡村精神抖擞。

  “雄鸡一声天下白”是缘于“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寂寞,当然,也只有光明璀璨的景象才使得心胸豁然开朗。“鸡既鸣矣,东方明矣。”在这平凡朴实的乡村,这样一声壮志豪情的呐喊,穿越千年万年的历史尘埃,让我看到了田野的葱茏在奔涌、在澎湃、在驰骋。

  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如果是天色阴沉的时刻,鸡鸣声被包裹在雨雾里,缺乏穿透力的声音凄凉、怅惘、沉闷,甚至于痛苦。“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嘈杂的鸡声,似乎使环境更加寒冷阴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踽踽独行的落寞,这鸡鸣声则是阴影参差的萧索。

  古人于雨雪风霜中的鸡鸣,似乎都是天涯沦落的凄清。我以为,雨雪中的鸡鸣更赋予诗情画意。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鸡们也避之不及。电闪雷鸣中,一群鸡往往跟随人的脚步歪歪扭扭逃到屋檐下,还要受到狗或猫的排挤;雨后的大地,都是积水的倒影,公鸡昂首挺胸,母鸡嘀嘀咕咕,一边唠叨,一边踩着瓦楞边滴水的韵律走向田野。这时候,轻盈与清脆的感觉,滋润着乡村亘古不衰的旋律,骤然间,默默无闻的乡村,因为这鸡鸣,该是多么的凉爽与亮堂。

  雪花飞舞的时辰,鸡声往往共鸣心灵的宁静与澄澈,夹杂在风声与雪音里的鸡鸣,让人感觉那雪分外洁白,积雪的天地之间更加透明。倘若有鸡鸣掠过苍茫的雪野,你就会抛开寒冷的想法而分享故土的安宁与祥和。倘若有炊烟携带着袅娜的鸡鸣,你就会联想到朴实憨厚的乡村与朴实憨厚的人。

  鸡鸣,细数乡村的花开花落;鸡鸣,伴奏乡村的云卷云舒……

  鸡叫了,乡村才明亮;狗叫了,乡村才爽朗。

  高亢紧凑的犬吠,让你联想乡村存在的生机与希望,让你联想乡村亘古不变的旋律与音韵。看卧在荫凉处睡觉的狗,顿感乡村的悠闲;看那条频频摇摆的尾巴,顿感乡村的友善。

  耕耘时节,犬吠声往往弥漫过茫茫的田野,慵懒地羼杂在舒缓的牛铃声中,仿佛是民族乐器的梆板声;空闲时节,犬吠声时不时地飘浮在山林上空,如同乡村梦寐的呓语。

  如果犬吠声偶然聚至,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花环,身处乡村的你,一定会油然而生“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感慨。不经意间,犬吠声如影随行,那种感觉,仿佛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蓦然回首,千年岁月,竟然只留下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背影。独来独往的犬吠声,渲染了自由无羁的乡村情趣,得意忘言的终归是无拘无碍的精神世界。

  黑夜的犬吠,永远是乡村炯炯的眼神。行走在乡村黑夜,无论坎坷、无论孤寂,这犬吠总会翻山越岭与你同行,让你感到坦然与果敢。即使深山野洼,只要有犬吠,你就会感到村庄的温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试想想,落日余晖里远山的荒凉,积雪村庄的静寂,如果没有这犬吠声,村庄只有寒冷与绝望,哪里还有美妙的诗意呢?更不用说,犬吠呵护的梦乡,是多么的踏实和幸福。

  熟人熟事的乡村,犬吠是一份儿亲昵的呼喊,如同握手,仿佛拥抱;倘若有了一丝陌生,那犬吠便要火势一样燎原,仿佛是腾空的烽火,顷刻之间,淹没整个乡村,使得平淡的山水兀自添了一份儿英武。

  孟子感叹:“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无论是鸡鸣还是狗叫,都是乡村花开的声音,鸡犬相闻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命的本真,鸡鸣狗吠是怡然淡泊的人生境界。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行走在没有鸡鸣犬吠的乡村,心慌而且畏缩,完全是一幅失魂落魄的样子。听一听那没有鸡鸣狗叫的乡村,地里的庄稼长得没劲儿,月光也是灰蒙蒙的。看一眼没有鸡鸣狗叫的乡村,心里长满了野草,门框上只有生绣的锁。

  没有鸡鸣犬吠,我还回乡村干什么?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