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

鲁友明:追念万觐棠先生

作者:鲁友明   发表于:
浏览:43次    字数:108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5篇,  月稿:0

  三十八年前,在首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扬州市展区有一盆《巧云》(见图)获得了“金奖”。这盆《巧云》作品原为扬派盆景清代中期的遗物,新中国成立后,转交扬州瘦西湖公园时已“长荒”,后经扬州瘦西湖主持盆景工作的万觐棠先生精心养护,逐年剪扎,又焕发了青春。令人遗憾的是,这盆《巧云》从上海带着荣耀仍然陈列在扬州瘦西湖公园的时候,八十二岁高龄的万觐棠老先生却因病治疗无效而离开了人间。

  万觐棠先生出身盆景世家,从小受盆景艺术的熏陶,12岁开始随父学艺,为万氏盆景第五代传人,到20岁时,他的剪扎技艺已炉火纯青。在扬州、南通、泰州一带颇有名气。

  新中国成立后,万觐棠先后在泰州市泰山公园、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从事盆景剪扎工作。1963年,他受聘到扬州市瘦西湖公园主持盆景工作,优越的工作环境,使万觐棠的技艺得到充分发挥,也使“扬州”盆景有了较快发展。他精心培育珍存古老盆景,并带徒传艺,为后来筹建“扬州盆景园”奠定了基础。他先后担任扬州市盆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盆景协会副理事长,半个世纪以来,他创作了大量构思新颖的盆景精品,开创了“扬州”盆景艺术的新天地.1989年,国家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等联合追授万觐棠“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万觐棠先生对“扬州”盆景艺术的执着追求。以至于在晚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不放弃所追求的“扬州”盆景事业,置病痛于不顾。多少个的日日夜夜里,他久久地站着,在桌前、在床沿、思虑着;多少个烟雨中、寒风里,他在盆景前拧立着,鬓角白发在寒风中飘舞,在细雨中湿润,他全然不顾,神情专注。审查、修剪、蟠扎。他经常是中午吃的是早饭,晚上吃的是午饭。他以他的毅力和顽强精神度过了生命的一个又一个险滩,然而他的血肉之躯很快的就在这无节制的岁月中衰退。

  1986年的岁首,死神已经在他身边徘徊,可是他却全然未察觉。对付几年前所患的中风,他已感到从容无所畏惧。如果把生命当成一盏灯的话,他正以一位老艺术家所持有的精确,计算着维持自己生命的灯油,安排着要在这灯油将尽之前需要完成的事。

  他的盆景技艺在我国盆景艺术界起了一定的影响。他仍是虚怀若谷,一丝不苟地求新求实,从不持才傲物。

  孔夫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道指理想的人格,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要求人们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反映在他的实践中。他是扬州市盆景协会常务理事,他为扬州的盆景艺术及其社团组织专心致志,呕心沥血,身体较弱,但几乎每次开理事会,都是边开会边吃药,会前总要写出提要,从不倚老卖老,应付了事。议事从不独断专行,总是倾听理事会的意见,充分讨论,然后作出决定,讲究诚信的好作风。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轻年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伤感散文

    查看更多伤感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