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邵勇(浙江): 亲情是最好的保健品

作者:邵勇   发表于:
浏览:74次    字数:154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4篇,  月稿:0

  八十岁的老母亲打电话给我:“你这几天抽时间回来一趟吧!”不容我推脱,她就挂断了电话。这种情况以往是极少见的,听口气像要交代后事的样子,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前几天,久未联系的弟弟也打来电话向我告状,说母亲痴迷上了保健品,在外面欠了不少钱,还把人家让她代交的房租都花完了。磁共振结果也显示第二次中风又复发了,她又不愿住院,坚持吃保健品也不愿吃医生配的药,让我好好劝一劝她。

  这个情况我是知道的。她第一次中风住院的时候我陪床,趁机和她说了说保健品的危害,不曾想她反应会那么激烈,一直哭了一上午,血压猛地往上蹿,让前来查房的小护士怀疑我在虐待老人,一个劲地数落我。从此我就再也不提这档子事了。自此以后,她八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逐渐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一瓶瓶花里胡哨包装的药丸,一箱箱羊奶粉,一包包铁皮枫斗粉,一袋袋硒米,一堆乳胶枕头,据说要一万多一个的床垫……家里堆得连插脚都困难,更不用说我们儿女住宿了。她正在吃的说要五六千一瓶的北京同仁堂的什么药丸,我儿子用手机网上查了一下才25元一瓶,而且还怀疑她的可能是贴牌假冒的。我生病她送给我一包铁皮枫斗粉,简易的塑料袋包装,什么生产厂家、原料成分、联系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一概没有,说要2000元一袋,买一送一,我至今还放着不敢吃。以前我们给她钱她是不要的,孙子孙女来她还会塞几张红票子在他们口袋里。曾几何时,给她钱她也拿了。一个月三千多块的退休工资每月用完不说,还经常向我弟弟去借。有时候还放狠话,说他们没良心,不肯买保健品给她治病。

  母亲曾经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农村户口嫁到小镇上,当时在娘家看来是算风光的。但在小镇土著的眼里,是相当“罪过”的。一个人的口粮四个人吃,房子还是租的。好东西往往要留着待“人客”,藏到生白毛了才自己吃。我弟弟有一次生气,给她起了个绰号叫“白花”。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才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后来买了蓝印户口,成了城镇居民,再后来工厂转正,退休拿养老金,夫妻俩又开了一爿卖建筑五金配件的小店,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是节俭的性格一直没改,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掉。父亲走后,给她买了现在的商品房独自居住,两个儿子也各自成家,店也给了小儿子夫妻俩经营。

  冷清下来的头几年,她到外面结识了一些老年朋友,跳跳广场舞,爬爬山,走走路,参加一些庙宇迷信活动,加入老年低价旅游团游遍了三山五岳,最远还去了香港,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们都替她高兴。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迷上了保健品,每天赶着去不同的点听课,家里冰箱里塞满了鸡蛋和挂面。逢年过节都会接到各种不同口音的问候电话。钱也越来越不够花了。

  节俭的母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是保健品营销洗脑成功,是保健品疗效宣传到位,还是母亲本来就非常享受他们的特色服务?在一次酒席上,母亲和我的一个堂舅舅谈起时曾说过,这些销售员比儿子还要亲。我豁然开朗了,其实母亲在保健品中寻求的是一份亲情。曾几何时,我们为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各自单飞,终日营营,忽略了母亲的存在,就连节日的一声问候,也因为工作繁忙而不时遗忘。保健品销售员那一声声脆脆的“阿姨”,一句句甜甜的问候,恰好填补了她情感的空白,她就用钱去赎回那远去的亲情。保健品成了情感的召唤、心灵的寄托,其实,亲情才是最好的保健品。有了亲情的眷顾,独居的老年人的心灵才有了栖息地,才会开心快乐,才会健康安泰。为人子女,在痛骂骗子的可恶的同时,是不是要反省一下自身的原因呢?

  和儿子驱车赶到母亲家里已是下午了。母亲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一遍,寿衣寿被,房产证、公墓证……然后说:“你有事就去忙吧,我还要到马路对面的二楼保健品店去坐一下椅子……”我和儿子搀着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脚步蹒跚风烛残年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心里充满了愧疚。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