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崔笛扬:诗集《遵义霞光》诞生记

作者:春文   发表于:
浏览:87次    字数:179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几年前,几十年前,经历的一些事,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飘然逝去,忘得个一干二净。但如果有人提起某事,或是自己目睹彼时旧物,休眠的记忆,便会复活。最近,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回事。

  杨清明老师发我一条微信,说他和几个朋友在遵义市一家文化茶楼品茗聊天。茶楼楼主收藏了许多地方文史资料,其中有本《遵义霞光》的诗集。他认为,这本书出版已近半个世纪,算得上“古董”了,于是用手机拍了张照片传给我。这则短信,这张照片,激活了我沉寂的记忆,一下就想起了《遵义霞光》诞生的那些日子……

  1976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拟编辑出版诗集《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并派编辑潘宪立到遵义组稿。在那时兴“红宝书”和“样板戏”的火红年代,这对遵义文艺界而言,是一则令人欣慰的喜讯,更是预示文艺春天将要来临的一个积极信号。遵义是中国革命历史

  上的名城。1935年1月,当中国革命处于十分危急的时后,毛主席在这里力挽狂澜,拨正航向,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事业。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座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为了歌颂毛主席在遵义的伟大革命实践,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遵义地区文化局(钱大用任局长,吴克明任副局长),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带动下,决定编辑出版一本遵义人民歌颂遵义会议的诗歌专集。

  于是向遵义地区当时的13个县(区)下发了征文通知,同时抽调遵义会议纪念馆的石永言,绥阳县委宣传部的崔笛扬,3535厂宣传科的郑德明,绥阳县文化馆的李发模,遵义市广播站的陶文鹏,遵义地区文工团的林茂萱,习水县文化馆的王世荣(鲁聂),组成编辑组,并在遵义宾馆定两个房间作为编辑场所。编辑组讨论研究,决定将诗集定名《遵义霞光》,下设“遵义朝辉”,“乌江激浪”,“娄山雄关“,“赤水红波”四个板块。具体分工:石永言统筹,陶文鹏和林茂萱负责“遵义朝辉”,李发模和王世荣负责乌江激笛”,崔笛扬和郑德明负责“娄山雄关“和赤水红波”。各板块的组稿编稿由负责人完成。按总体布局,各板块中必须纳入诗集表现相关历史事件的诗歌,如果没有来稿,或来稿质量差,由负责人补写,或将史料抄寄个别作者,请他们创作,直至“达标”。诗集中石定(石邦定)的《梯子岩》,马家华的《老鸨沱浮桥》,赵尔庆的《青杠棵棵格外亲》等诗歌,就是这样编入诗集的。我和郑德明负责的板块在一条线路上,我俩便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从红花园到娄山关、土城大埂上、青杠坡、四渡赤水渡口转了一圈,并到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县召开作者座谈会,较好地完成了组稿任务。期间,还写了后来发表在《延河》的组诗《土城渡》和收人《贵州30年诗选(1949——1979)》的《娄山舂米谣》等诗歌,算是“编外”的收获吧。1977年12月,编辑组从遵义业余作者的1000多件来稿中,挑选出119首诗歌,编成了《遵义霞光》,1978年纪念遵义会议召开43周年之际,付梓成书。这是自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以来,遵义地区第一部,也是中国第一部歌颂遵义会议的诗歌专集。当时,地区文化局没有打广告作宣传,编辑们完成任务回到原单位,也没有张扬。埋头做事,不秀浮名。

  那个年代的文艺部门领导和文艺工作者,就是这种笃行不怠的风范。几十年来,我从未向包括杨清明在内的朋友们提及过参与编辑《遵义霞光》的往事。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叙述。

  47年过去了,《遵义霞光》当年的编辑同仁,健在者都是逾古稀或杖朝之龄的老人了。石永言后来成了集诗人、作家、地方文史专家于一身的名家,主要作品有《遵义会议纪实》(后改编为8集电视连续剧《遵义会议》,1997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有《草地惊变》、《长征三部曲》(《命运》《危言》《曙光》》)、《贺子珍与毛泽东》《郁达夫传》等著作面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石永言与绥阳籍著名诗人廖公弦是贵师大同班同学,我与廖公弦同为绥阳县城人。因这层缘分,2005年,石永言和我策划了由绥阳县文联主办的《廖公弦诗歌座谈会》,廖公弦生前好友、贵州著名作家戴明贤,贵州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劲,以及贵阳、遵义、绥阳的部分诗人参加了座谈会,贵阳市联送来100本《廖公弦诗集》分发与会者。石永言是黔北文坛的常青树,80高龄仍时有美文见诸于报端。李发模自1979年12月在《诗刊》发表叙事诗《呼声》以来,已出版诗文集60余部,获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项20多次,晚年老当益壮,活跃于中国诗坛,2024年初,被评选为中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十位诗人之一。陶文鹏现任中科院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郑德明,林茂萱,王世荣相继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矣!

  2024年6月5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