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先生经典散文《背影》一文中,描写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身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读后,让人拍案叫绝,亦感动得一蹋湖涂!然而,这一处动作的描写只写父亲攀爬的起始动作,行文至此,戛然而止,父亲形象定格,永存读者心中。
我在执教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这个情节时,我反复推敲文中的几个动词(攀、缩、倾)。“攀”字可见当时情景,月台应略高于父亲抑或齐平父亲的肩膀。父亲是攀着将整个身子挂起来了,“两脚再向上缩”,向上缩到能用胳膊肘硬撑着悬挂的身体,再将肥胖的身子向左不是微倾,而是大幅度地倾,才能使右腿成功抬升到月台之上,然后,手脚并用,双手右脚同时发力,方能将整个身子以及左脚提上来。唯如此,父亲才能成功攀爬月台上。可是,父亲身体“肥胖”,走路“蹒跚”,况且还是“棉袍”“马褂”裹身,如此高难度的动作,父亲能完成吗?虽然朱自清先生没有接着写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但结果是父亲成功攀爬上了月台,买回了橘子!
我在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尝试续写、还原父亲接下来攀爬月台的情形。我便在课堂上来了一番示范,把齐我肚脐的讲桌当月台。显然,我此时是将手按在讲桌上,然后聚全身之力于两掌,两手掌用力下压,此时手臂渐伸直,两脚自然上缩,两脚开始离地。为了让右脚能跨上讲桌,我身子自然向左微倾,最后,两手再配合已跨上讲桌面了的右脚齐用力,这样,将整个身子提起来了,左脚便成功地登上讲桌,于是乎,我艰难地撑上了讲桌,站在了讲桌上。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我这个平时爱锻炼身体,身手还算敏捷的中年人,已是气喘吁吁,满脸通红。此时,学生没有被感动得落泪,而是使劲地在为我鼓掌!
不过,我仍在想:“父亲攀爬的月台到底有多高?倘若月台不高于父亲的肩膀,用‘攀’就不如用‘撑’或‘按’准确!朱自清先生刻画父亲的这个背影是实写还是虚写呢?” 这个我一直认为非常真实的背影,在我心中亦幻亦真起来,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