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我与高秉涵先生的一面之缘

作者:阿欢   发表于:
浏览:42次    字数:119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童生   总稿:41篇,  月稿:0

  高秉涵先生是山东籍台胞,因义务帮助一百多名台湾老兵将骨灰坛送回大陆家乡,获得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在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白岩松说:“高秉涵年少离家,颠沛流离,长夜痛哭,思念家乡,他只有一个愿望--回家。”高老先生是我敬仰的长者,我与他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令我终生难忘。

  2010年4月17日,我接到一位战友的电话,说我们的老战友、著名军旅作家张慧敏大姐要来济南签名售书,邀请兄弟姐妹去捧场。自从张大姐调到北京工作后,我们七八年没有见过面了。第二天上午,张大姐携其新作《回家》,在泉城路新华书店举办签名售书暨读者见面活动,与《回家》主人公原型、祖籍山东菏泽的高秉涵先生一起为读者签名。这天早晨,我急匆匆来到泉城路新华书店,看到在活动现场已经有很多读者等在签名台前,排队等待着高秉涵先生与张慧敏大姐的到来。当两人到达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时年75岁高龄的高秉涵先生,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头发斑白,身材瘦削,步履稳健,双目炯炯有神,待人和蔼而谦逊。我买了一本《回家》,请高秉涵先生和张慧敏大姐签名。高老先生问我姓名后,说:“咱们是一家人啊。”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我依然能听得出他浓浓的乡音未改。他欣然挥笔写下“敬请高书省宗亲正之。高秉涵亲笔”。我高兴极了,连声道谢,小心翼翼地把书放进包里。回到家后,我用了一天时间把《回家》这本书读了一遍,高老先生的曲折经历和感人事迹在我脑海留下深刻印象。

  高秉涵,1935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吕陵镇高孙庄村,父亲生前参加过国民党,在他幼年时便去世了。1948年9月,母亲打发不满13岁的儿子跟着“国军”出逃。告别家乡的亲人后,高秉涵随着逃亡的国民党官兵一路流落到台湾。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当兵、做法官、干律师,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台湾成家立业。浅浅一湾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是最深的乡愁,是最远的距离。随着岁月的更迭,人生已至黄昏,老兵归乡的日子却依然遥遥无期。于是,很多老兵找到高秉涵,紧紧攥着他的手,激动地说:“兄弟啊,你比我们小几岁,如果我们死了,希望你能把我们的骨灰带回家乡。无论生前吃了多少苦,我们死后都希望能叶落归根。” 高秉涵眼含热泪,做出郑重承诺。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许多老兵直到人生谢幕也没有等到这一天,带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抱憾离开人世。1991年5月,高秉涵在阔别家乡40多年后,终于等到回家的时刻。这个当年十三岁离开故乡、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汉子,在父母的坟前失声痛哭,长跪不起。自这一年两岸全面开放后,高秉涵开始频繁往返于台湾与大陆之间,陆续将老乡的骨灰送回故乡,让离乡的孤魂叶落归根。

  虽然我和高秉涵先生只有一面之缘,但自从那次相见后我一直关注着他的消息。如今年近九旬的高老先生仍然不辞劳苦地奔波在海峡两岸,继续帮老兵们义务把骨灰坛带回故土,并为故乡的公益事业东奔西走。高老先生,向您致敬,衷心祝福您健康长寿,实现您最大的心愿--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和平统一。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