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方国书:将军虽逝,风范长存

作者:叫我靓仔   发表于:
浏览:1次    字数:266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篇,  月稿:5

  2024年10月18日下午,一则噩耗如雷轰顶,我的老处长、老部长、原安徽省军区政委张金荣少将因病医治无效,于南京离世。正在安徽老家池州照顾年迈的老母亲的我,心中按捺不住悲痛,我驱车急返南京。一路上,秋风呼啸而过,车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天地间也感应到了这份悲痛,如同我此刻心绪的翻涌。脑海中,那些与将军共度的岁月如老旧胶片,一帧帧在眼前闪回——他的言语,他的举止,他谆谆的教导和温情的关怀,那些温暖如初的细节在记忆中鲜明重现。我一闭上眼,仿佛还能看到他站在办公室门口,微笑着与我打招呼的样子。

  次日清晨,我赶到了位于南京卫岗的将军家中吊唁。看着遗像中他慈祥而坚毅的面庞,我心如刀绞,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淌下来。遗像前的那束白花和香烛的袅袅青烟,将生离死别的悲痛化作缕缕哀思。曾经以为还有机会面对面听他讲话,却未料到这竟是永别。往昔共事的场景如潮水般涌入心头,仿佛昨日他还站在我身旁,和我讨论工作,鼓励我前行。

  1988年6月,一纸调令将我从福建某师政治部调任南京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群工处,担任干事。那时,我初次涉足群众工作领域,对全新的业务感到手足无措。过去我从事的是部队组织工作,而群众工作讲究的是协调沟通和全局把控,两者大相径庭。面对这些陌生的事务,我心中不免焦虑,深怕自己做不好、拖了后腿。

  张金荣将军时任群工处处长。他很快察觉到了我初来乍到时的迷茫和不安,但他并未急于批评或催促我上手,而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摞厚厚的业务书籍,递给我,说道:“别急,慢慢来,多看看这些书,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他的语气平和而诚恳,没有一点上级的架子,反而让我感到一种无形的支持与鼓励。

  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还亲自安排了实际任务,让我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那段时间,他经常找我谈心,了解我的困惑,为我答疑解惑。他并不是简单地布置任务,而是希望我理解群众工作的真正内涵。他说:“部队群众工作,涵盖部队遵章守纪、双拥共建、处理军政军民关系、国防教育、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指导协调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事业等等,这些业务内容当然要熟悉。同时也要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不能死脑筋啊。”

  几个月的磨砺让我逐渐适应了新的岗位。群工处心齐、干劲足,人少、影响好。大家在一起工作,心情十分愉快,氛围融洽。张金荣将军性格耿直,讲话从来对事不对人,工作中从不搞你亲我疏,对我虽然严格要求,但又虚心指导帮助。我是正连干事,他是正团处长,我是中尉,他是上校,但没有上下级的距离感,氛围融洽,我也很快融入其中。群工处就像是一家人,没有上下级的距离感。每当团队遇到困难,他总是和我们一起加班,从未让我们独自扛下重担。这种身体力行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我。

  一年后,他在赴京执行一次重大任务中荣立三功。而我也在多次执行任务中以及在协调驻宁部队官兵完成秦淮河、金香河清淤工程任务时表现可圈可点。他非要把这个三等功的名额让给我,并说出理由:“年轻人需要鼓励。”还非要将奖励给他的一辆新的凤凰牌自行车给我。这件小事,让我看到了他的崇高精神风范。

  1991年初夏,华东地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南京军区动员部队抗洪救灾。就在这时,我的妻子即将临产。我一度担心家庭事务会影响工作,张金荣将军劝我安心将妻子送回安徽老家调养,然后再全心投入到抗洪任务中。

  在他的领导下,我们群工处的三名同志通宵达旦地起草文电、撰写材料,及时向部队和各级领导机关传递抗洪救灾情况。每一份电报都写满了军区部队抗洪救灾的成果,每一行文字都传递着军区首长对部队官兵的关怀和激励。

  那年夏天的忙碌至今历历在目。张金荣将军事事亲力亲为,几乎没有合眼休息过一晚。他严谨细致,不容一丝差错,却又不失温情,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为我们倒上一杯热茶。因为这次任务的出色表现,群工处被南京军区荣记集体三等功,我也在年终总结会上,被表彰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在群工处工作的九年里,他从处长升任副部长,再到部长,我们一起出差、下部队、组织各种活动,日子虽忙碌却充满意义。1989年10月1日,我们参与组织了在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那次活动动员了驻宁部队和地方群众,汇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活动圆满成功,成为当年军民共建的典范。

  我还记得,每逢双拥活动的关键节点,将军都会亲自参与,从细节到整体悉心把关。在徐州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和福建军民共学雷锋活动中,他以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军地协作树立了榜样。他用行动诠释了“拥政爱民”的真谛,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受感染。

  不仅在工作上,将军在生活中也对我关怀备至。1996年3月,当我即将调任南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的秘书时,他特地找我谈了很久。他并未叮嘱什么高深道理,只是语重心长地说:“新的岗位、新的要求、别忘了自己从哪里来,我相信你会干得更好。”这些话如一盏明灯,在我日后的工作中时常指引我前行。

  2005年8月,我被任命为安徽省军区蚌埠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而张金荣将军时任安徽省军区政委。再次在他的领导下共事,我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他不仅是我敬重的领导,更像是一位长辈,一位人生路上的导师。

  我们一起讨论工作,一起走访基层,像老友一般无话不谈。他的坦荡与正直从未改变,而那颗为军为民的初心也一如既往。我时常感慨,若不是因为他的教诲与帮助,我恐怕无法在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坚定。

  去年听说将军身体不太好,我心中挂念,却因为事务繁忙而未能前去探望。这份未尽的心愿如今成了我永远的遗憾。最近不知为何,心里总想着要去看看他,可就在这份念头愈发强烈时,他却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张金荣将军虽然走了,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他的坦荡正直、公道无私,他对部队官兵的深切关怀,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曾与他共事过的人的心中。他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是军人精神的化身。

  将军的身影虽已远去,但那段共同走过的岁月,那些艰苦奋斗的日子,那些温暖如春的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此刻,当我再次写下这些文字,仿佛又看到他坚定而慈祥的目光,听到他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回响。

  人生短暂,然而风范长存。我会怀着对他的敬仰与感恩,继续走好自己的路,将他教诲的每一句话铭记在心,为部队、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军已去,但他的精神永不褪色。他的教诲如春风化雨,他的风范如巍巍高山。愿这篇追忆,化作一份无声的祭奠,寄托我对老处长、老部长的无尽哀思。

  世人已去,风范永存。将军,愿您一路走好。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