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高巍:天街小雨润如酥

作者:张志荣   发表于:
浏览:120次    字数:146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雨水节气紧随立春之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

  经历了立春,春姑娘逐渐从冬眠中醒来,伸一伸胳膊,呼吸一口春天清新的空气。此时已到了五九、六九的天气,正是冰雪融化,春风吹皱一池春水之际,小草在石缝中泛出绿色,迎着寒风微笑;垂柳吐出鹅黄的嫩芽,争着充当春天的报讯人。

  由于天气回暖,雪渐少,雨渐多,万物都在祈盼着雨水的滋润。

  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在立春过后,生命复苏的当口,对水的祈盼尤为强烈,所以民间有“春雨贵如油”的老话。古书上说,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生木者必水也。所以立春过后,紧跟着就是雨水。

  雨水的到来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靠天吃饭的年代。在南方,已然呈现早春的景象,田野青青,春江水暖,桃李含苞,樱桃花开;在北方,春机尚在孕育,气温上升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春机盎然,指日可待。

  这种勃勃的生机不光体现在大自然的变化当中,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大节。“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进入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必然引起民间对人间团圆兴旺的向往。所以,人们要“闹”元宵——舞龙舞狮、高跷、旱船;还要闹灯、斗灯、观灯、猜灯谜……当然,主要还是吃元宵,来象征人丁兴旺的祈盼。可见,每件节令食品都是体现节气主题的生动载体。

  晚清时期,北京等地在元宵节有走百病的习俗。妇女在晚上相约出行,一人持香在前引路,参与者相随其后,或走墙边,或过桥,据说可以祛病除灾。文人雅士喜欢这一天饮酒聚会,在半醉半醒中赋诗为乐。辛弃疾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来描绘元宵节之际的火树银花,李商隐以“香车宝盖隘通衢”呈现出都市的华丽雍容。尤其是善写鬼狐的那位蒲松龄,用诗句描绘出上元佳节人们团聚庆祝,饮酒祝贺的喜庆场面。

  为了增加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民间的歌舞表演不可缺少。各地的表演形式很多,但各种表演中舞龙、舞狮表演成为主角。

  特别是舞狮,表演起来动作奔放,铃声清脆,演技高超,在元宵节表演中尤为精彩。早年间,北京东猪市@的“同善舞狮会”的狮子,脖子上的铜铃铛每个有1斤8两重,共有7个,响声能传出几里地去。狮子不但有老虎的吼声,而且那一头长毛尤其显得威武。所以在中国人眼里,狮子就成了具有吉祥避邪功能的瑞兽。

  这舞狮并不是咱们中国人的发明,最早还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进来的。北方民族也将自己的乐舞带到了中原。而在此之前的汉代,非洲的狮子,西域的乐舞就曾成为小国的贡品,献给当朝的皇帝。二者的结合就为狮舞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狮舞历史这么久,技艺这么高,能享受它的除了神佛就是皇帝了。在唐朝,宫廷里经常上演《五方狮子舞》,就是五个人扮成五种颜色的狮子,代表五方来表演,旁边是140人的庞大乐队,高唱《太平乐》,这都赶得上今天的交响乐大歌舞了。

  在北京,明朝的永乐皇帝每逢佳节或宴会时,也有狮舞表演助兴。在历朝统治中,对花会表演情有独钟的要算慈禧了。先是在万寿山后山游玩时,偶然发现了由此经过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花会队伍,急忙让太监飞奔去取望远镜,然后仔细观看。在听俪馆、乐寿堂近距离看个够。当然看了不白看,多少都有赏赐,往往一档会赏十两银子,花会真是发了笔意外之财!有一回临到饭口上,慈禧依然看得津津有味把菜香肉香一股脑地抛开,太监三番五次地提醒也没用,最后,大太监李莲英出了个主意:干脆建议老佛爷钦赐这档狮子会为“万寿无疆同膳舞狮会”,言外之意是,老佛爷您干脆拿花会当饭吃得了。

  @清末民初,北京有两个著名的肉市,一个是东四牌楼猪市,另一个是西四马市大街的猪市。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