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蓝锡琦(四川):冬时三题

作者:张志荣   发表于:
浏览:114次    字数:613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去年12月22日11点27分冬至,在这个节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国人来说,阳光离我们最远,当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自然界的阴寒达到极致。

  周易坤卦的初爻说“履霜坚冰至”,是在回顾霜降之后,立冬水始冰,大雪冰益壮,天地之间层层剥离阳气,终至于无。四爻说“括囊,无咎无誉”,相当于民谚“一九二九,怀中插手”。我在冬至节的上午出门买菜,阵阵寒风裹挟冻雨,迎面吹痛耳根,指尖冷得难受,不由自主便揣入衣兜里保暖。那时只考虑舒适度,不在乎有什么对错或毁誉。

  当天的11点27分以后,阳光朝北半球渐移,于是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萌生出一丝丝阳气。坤卦末爻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意思是,将有龙象征的阳气在郊野挑战极阴,黑压压的天空跟黄土地混为一片,引发人的幽思。周易复卦紧随其后,讲一阳复生,具体承续了这种情况。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曰:“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细腻描写出类似的景致。

  古人候气,把芦苇烧成灰,装进长度各异的十二支律管,埋入地下。传说冬至这天,黄钟律管会飞动芦灰。黄谓黄泉,钟谓动,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开始具有滋养万物的功能了。所以周代把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定为新年正月。我们现在说“冬至大如年”,沿袭的便是周代概念。

  《太平御览》记载,冬至前,先王要闭塞各地关卡,不让商贾通行。在冬至日,君王不上朝,百官不亲事,天下百姓家家娱乐五天。人们弹奏槐木制作的黄钟琴瑟,竖八尺高的木柱,在正午用红线测量阳光的投影,其影子合乎常度的,预示岁美人和。反之则岁恶人惑,内心添堵。

  《夏小正》说,冬至阳气始动,各类向生物种蒙蒙应验,所以麋角陨落。周公《时训》和《礼记.月令》记作“麋角解”。元代吴澄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仔细区分了“夏至鹿角解”跟“冬至麋角解”。他说:鹿形如羊,为山间阳兽,夏至一阴初生,鹿感阴气,其角脱壳而养新茸。麋形如牛,为湖畔阴兽,冬至一阳初生,麋感阳气,其角脱壳而养新茸。

  周公《时训》和《礼记.月令》,还注意到“蚯蚓结”跟“水泉动”两个物候。冬至的前期阴寒仍盛,蚯蚓盘曲像打结的细绳。后期则阳气催发,天地间阴阳和合之气氤氲而充盈,带动千山万壑的泉水汩汩涌动。其他的月令书,进一步扩展到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山梅开。宋张元幹《石州慢》词曰:“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风细细、雨纤纤、雪垂垂之时,黄昏院落的竹篱边,喜见冬梅绽苞欲黄,横斜多姿。

  阴阳二气既相互融合,也相互推搡。《礼记.月令》和《四民月令》告诫:本月阴方盛,阳欲起,它们争斗动荡,造成人体的血气散乱。因此君子应当去声色嗜欲,在冬至节的先后各五天,寝室别内外,不行房事,静顺应冬,以待阴阳初定。

  中国人祭祖以冬至为大节,仪式必丰于清明和七月半。具体的操作流程为:宗族执事七天前就斋戒净心,接着扫除尘秽,洗涤器具,安排饮食。在冬至当天,参加祭祀的人即使至贫,也要更换新衣,恭敬地齐集典礼现场。族长先荐献谷物和羔羊给水神,可以在井边象征性地拜祭,然后享祀先祖。讲究的人,用新米做粉团代替谷物,意思是请神鬼们尝新。事毕,大家欢聚一堂分享羊肉和饭食,举杯祝酒,算作一次隆重的公共活动。现在成都平原流行冬至节吃羊肉汤,应该是源于《诗.豳风.七月》描写的“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意谓喝一顿大酒,宰杀羔羊做筵席。

  冬至日的余暇,可以给尊长进酒。用竹片写明姓名身份,预先跟上级领导、老师和德高望重的名宿沟通,约定时间去拜谒。

  在冬至日,农家平量稻、黍、稷、麦、豆各一升,放入小口大腹的陶器,埋在北墙阴下。五十天以后发取,哪个种子膨胀最多,今年就适宜大面积种植。

  贫家儿往往冬至以后辍学,原因在冬烘先生的学费,一年分六个时段收取。家长勾起指头一算,由冬至到除夕时间极短,他们宁愿纵容子女旷学,也要少交这个时段的束修。等待明年开春再去复课,耽误不了多少教学进度。

  而有恒产和恒心的家庭却不是这么算账的。他们研磨砚台里的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从童稚时期就启迪自身性分之所固有,将来职分之所当为,逐渐蓄积浩然之气在内心,用于进退语默之际,无不得其合宜。

  耕读传家,历来是中国人源远流长的信仰。纵然七十二行的劳作细务各各不同,时而难免有艰涩跟纠结,然而一卷开启之后,俯仰宇宙万物,便油然而生平静与喜乐。晋陶渊明诗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如此亲近烟霞而师友造化,物质保障跟精神开悟皆笃定而饱满,虽神仙皇帝,吾不换也。

  小寒记

  小寒,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寒尚小。清晨起雾了,湖面和远树迷蒙低伏。推开书房北窗,有凛冽北风细细贯入,让人立即想到添加棉袍。窗外一棵朴树,一棵海南黄檀,残叶间枯枝裸露,凝结着绿豆粒似的亮晶晶的冰珠。随后不经意间,高天上艳丽阳光投射过来,近处朝东的楼墙和玻窗金光闪闪,有喜鹊唧唧喳喳跳跃枝头。值此暖冬,我不急着关闭朝东跟朝北的阳台门,以及各个房间的窗户。家里的水暖介于可开可不开的状态,我稍稍犹豫,还是把暖气调到较低的2档,在距书桌一米远的墙根拧开电暖器,以便舒舒服服地倚坐电脑前,整理资料和写文章。

  《夏小正》记录正月“雁北向”,周公《时训》记录小寒“雁北向”,《礼记.月令》记录季冬“雁北向”,三本书皆观察到雁群向北方飞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雁群得到气息的先兆,将要避热而回出生地,于是朝北飞,至立春后全都回归故乡。我们不妨理解为,从小寒到立春结束,长达一个半月,涵盖了正月的绝大部分天数,其间陆续有雁阵北飞,所以讲正月雁北向、小寒雁北向和季冬雁北向,皆为实录。

  周公《时训》和《礼记.月令》还观察到喜鹊开始筑巢,喜鹊先时而应,先物而动,所以筑巢。《夏小正》另记录正月“雉震呴”。雉是野鸡,震谓动,呴谓野鸡叫。全句的意思是,野鸡振动翅膀鸣叫。周公《时训》记作小寒“雉始雊”,《礼记.月令》记作季冬“雉雊”。后两本经典惜字如金,沿袭了前贤关于野鸡鸣叫的观察结果,却省略了翅膀振动的描写。愚以为,山鸡鼓翼的细节颇为生动,没必要删除。

  野鸡鸣叫,古籍里常常用于负面起步,正面导向的寓意。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武丁在祭拜开国先祖成汤的时候,有野鸡飞到鼎耳上啼鸣,武丁惊恐。贤臣祖己劝导说:上天看待下民,以合宜为常态。赋予人或事业的年寿有长有短,不会中途夭折。某人不成事,不和物,不知错,上天就拿命运来匡正其德行,这时徒呼奈何也没有用。所以大王只需敬奉民时,把百姓当作上天的儿女,就行了。于是武丁修政行德,天下欢悦,殷朝国运又昌盛起来。

  《易经古歌考释》记载,殷纣王淫乱不止,其庶长兄微子多次规劝,不听,于是出走他乡。王子比干强谏,被剖心。叔父箕子害怕了,假装疯癫披发为奴,作歌曰:“明夷于飞,垂其左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明通“鸣”,夷通“雉”。诗意为:野鸡扑棱棱鸣叫,垂下左边的翅膀。君子离国出走,三天粒米未尝。周易明夷卦解读,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做到了。其初爻照搬了《箕子之歌》:“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后世用明夷,比喻君主黑暗于上,贤人退避于下的倒霉运势。此时当事人艰难守正的节气,就显露出来了。

  当然野鸡形象也不全是沉重话题。《庄子.养生主》描述,湖畔野鸡十步啄一粒食物,百步喝一口水,不祈求畜养在樊笼中。因为笼子里的家鸡神情虽旺,不快乐啊。庄子认为,善待生命,就该高高飘扬起自由快乐的旗帜。吃多少,喝多少,打什么紧!唐王维《渭川田家》诗曰:“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好一幅早春田园图画,人情温暖之际,俗氛尽除。

  小寒结束时,迎来了渊源深远的腊八节。《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炎帝神农氏教民种植五谷,兴办农事,开始举行蜡祭,合聚万物之神来祭拜,以报答天地。《礼记.郊特牲》记载,蜡祭以神农氏为主,以掌管农事的后稷为副。兼祭百谷种子,报答稼穑之功。祭农官巡视乡间住过的房子。祭猫,因为猫吃田鼠。祭虎,因为虎吃野猪。祭堤防,因为堤防可以蓄水、障水。祭水沟,因为水沟可以接受水流而泄洪。古代的君子使用了什么,一定报答什么,可谓仁至义尽。

  蜡祭在旧历十二月举行,聚民于当地学校,设宾主,行饮酒礼。《礼记.礼运》记载,有一次孔子做蜡祭嘉宾,饭后出游祭神高台,喟然叹息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只亲近自己的父母,不只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要使天下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子享有社会资源的份额,女子有归宿。货物羞耻其丢弃地面,不必藏于一己。劳力羞耻不出于自身,不必为一人。因此阴谋止息而不发动,盗窃乱贼不产生,外出不用关门,这就叫大同。古今谈论理想社会,唯此语最为坦荡公允,令人钦服不已。可惜直到今天,亟需努力的空间仍然很大。

  汉代改蜡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捕获禽兽,用来祭祀百神和祖先。腊也含有新故交接的意思,符合自然界一方面阳气牵动万物而出,一方面阴气抑拒、众物厄纽难伸的现状。《说文》讲,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大概距离冬至节得30多天。《四民月令》记载,腊日五天前杀猪,三天前杀羊,两天前斋戒、陈设食物和搞大扫除。腊日当天祭祖。次日小新岁,敬酒降神。然后进酒尊长,投递名片祝贺上级领导、老师和名宿。隔天又冬祭。到第三天,家里的祭祀活动搞完了,便召请宗亲、婚姻和宾客们聚会,讲好和礼,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在这段时间休农事,停劳役,恩惠融洽下人。

  南朝梁《荆楚岁时记》,初次写明“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就是“腊八节”的由来。谚曰“腊鼓鸣,春草生”,村民们击腰鼓,作金刚力士驱疫,还要用猪肉和酒祭拜灶神。而民国吴双热《海虞风俗记》,记录十二月二十四日家家行送灶礼,则近现代祀灶神推迟了半个月,改在大寒的末期了。

  大寒记

  腊月中下旬,自然界累积的寒气达到峰值,称大寒。甫入大寒的头天早上,北风习习,裹挟着细雨迷濛斜飞,侵人地冷。窗外树枝光秃秃的,歇着七八只小鸟,雕塑一般懒得飞,也懒得鸣叫。我所居住的黄龙溪畔,沥青路面蒙着黑乎乎的冻雨,阴冷又湿滑。晚饭后,路灯和楼群投射的缃色灯影间,细雨霏霏,愈来愈密集地夹带雪花。妻子说,今年没去海南,做对了,成都这么多年没下雪,今天看到了。她的毛根朋友发语音过来:我们这边好大的雪哟,你那边怎么样?手机朋友圈全是视频和照片:龙泉山、蒙顶山下雪啦,瓦屋山和西岭雪山已经堆积厚雪。古语云,瑞雪盈尺兆丰年。但愿我们小区,今天也能痛痛快快地下一场雪。

  昔日汉武帝读司马相如写的赋,飘飘有凌云气游天地之间。其中《封禅文》曰:“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壤可游。滋液渗漉,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穑曷蓄。”大意是,云雾油油然遮断天际,甘露时雨降下,松软的田野值得一游。滋液渗透土壤,哪种作物不生育?嘉禾一茎长出六穗,稻麦怎么储藏得下啊!此种祥瑞,《夏小正》只平平淡淡地说“农及雪泽”,注释“言雪泽之无高下也”。意思是,农夫们深一脚浅一脚,走进雪水浸透的田土里。

  《夏小正》记录大寒节气,初候为“鸡桴粥”。周公《时训》记作“鸡始乳”,《礼记.月令》记作“鸡乳”。桴跟乳,都是孵化的意思,粥是幼稚。这个物候理解为,鸡开始孵化雏仔。《礼记.乐记》有段名言:天地欣合,阴阳相得,温暖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盛,曲生直生的嫩苗都出土,飞禽振翅高飞,走兽骨角生成,蛰虫苏醒,鸟类孵蛋,兽类怀崽。胎生的不会死于腹中,卵生的不会未孵成就破裂。这番话,可视作自然界的最佳状态。

  《夏小正》记录大寒,二候为“鸣弋”。弋是鹰隼,侧重于描写它们盘旋于危崖之间的划然长鸣。周公《时训》记作“鸷鸟厉疾”,《礼记.月令》记作“征鸟厉疾”。鸷谓凶残,征谓杀伐,侧重于描写它们猛厉迅疾的动态。古代君王冬季围猎,借以阅兵习武,天上纵鹰飞,地下驱狗跑,乃属标配。唐魏知古《从猎渭川献诗》曰,“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

  周公《时训》和《礼记.月令》,记录大寒的三候为“水泽腹坚”,意谓河湖池沼的冰层彻上彻下皆凝固,又厚又坚实。半个世纪以前,我在川北农村当知青,腊月去公社开会,沿途都有不怕冷的年轻人,赤脚踏入冬水田里,取出比桌面还大、比桌面还厚的冰块,吹热气融化出窟窿,搓草绳穿孔而过,砍一根竹棍由两人抬着,嬉笑打闹于田间小路上。那时一贫如洗,青春如火是最大的财富。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原来也含有岁月永逝,没法回头的意思啊。

  没法回头,就加意地珍惜当下吧。旧岁将终,新岁更始,古代的天子要跟卿大夫共商国是,讨论时令,命令百姓出仓择定五谷种子,计划耦耕事务,修理耒耜田器。这种做法,类似于今世重视农村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而农家呢,要养耕牛,甄选种田责任人,以待农事兴起。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蜀地风俗,晚岁相互酒食邀约,馈赠慰问,叫别岁。晋左思《蜀都赋》说,蜀中英豪时来时往,在都邑培养交情,结帮附党。人们剧烈谈吐,戏谑议论,扼腕抵掌,依序酬酢。近些年,还免不了嘻嘻哈哈打一天麻将,小赌怡情。究其实,无论是单位内部团年,还是社会上宴请领导人、主管单位实权人物以及大客户,送红包拜年,考验的都是待人接物的修养。当上级领导面对下级弱势者的时候,起步状态在庄重,换来后者的恭敬。其次智慧一点,倾听身边各式各样人物的意见,隐恶而扬善,采取居中立场。又次厚道一点,把自己的意志藏在内心。而下级面对上级呢,关键在无贰心。其他诸如接近谁,进攻谁,守卫什么,给予什么,希望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大做强,皆为应有之义,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年终重头戏在兑现奖金跟分红,以激励明年更加进取。人人期待盆满钵满,唯有老板需要割舍一部分利益,主动且谦逊,来赢得员工们开心。谚曰:“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老汉没得钱。”疫情损耗国力民力,致使经济萧条,更兼股市暴跌,中小企业主们也可能余钱有限了,此番发红包,怎一个酸辛了得。

  大寒的最后一天,腊月二十四送灶神。民国吴双热《海虞风俗记》,详细介绍了送灶礼仪的流程:平时,把灶神供在锅灶附近的灶亭中,每月初一和十五焚香礼敬。到了送灶这一天,用白面红糖做成糖饼,配搭果蔬祭拜,祈祷求福,称作谢灶。当夜家家扎小轿,用小瓦盆储油,放在竹编灯架上,剪芦管裹红纸,做轿子的抬杆。晚饭后,拿几十束豆萁纵横搭成井字形架子,小轿放其上。先在锅盖上焚香饯行,而后捧香倚立小轿旁,举火送灶神上天。同时噼噼啪啪鸣响爆竹,以壮灶神行色。送灶时男主人正装祭拜,举火毕,疾取铁钳夹熊熊燃烧的余火,名曰元宝。用簸箕装着携入厨房,投进灶下的冷灰中,寓藏宝之意。妇女则环立送灶现场,看火色浓淡与火势高低,预测明年的吉凶丰歉。乡间愚妇喜欢手持松枝,扑打双肩和全身,叫甩油肩。说经这么一甩,就算天天亲庖厨,衣裳也不易沾染油污。儿童们这时拍手唱歌:送灶喜,不到书房里。因为送灶时节,私塾就放假了。

  送灶前后,俗例要掸檐尘。看黄历哪天吉利,用长竹竿绑缚稻草扫帚,遍拭屋宇,寓意除旧布新。民谚曰:四季箭离弦,流光比逝川。腊鼓催急景,掸尘待新年。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