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卢见曾与扬州文人的故事

作者:王建成   发表于:
浏览:206次    字数:385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1篇,  月稿:0

  烟花三月,我来到扬州。漫步于“瘦西湖”,长堤上桃红柳绿的美景和惬意浏览的人们,使人不禁想起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著名诗篇;流连于“个园”、“何园”等精巧别致的名园,让人时刻感受到身在异乡江南的舒适。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个名字的出现——卢建曾,这是在参观《扬州八怪纪念馆》时,一幅照片说明词中突然出现的名字,尽管寥寥数语,却让我瞬间把扬州和德州联系起来。

  扬州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也是一座因盐而盛的城市。到明朝时,扬州大型盐商已达百余家,乾隆十八年(1753年),扬州城的税收已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扬州也因盐而经济繁荣,引来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饮酒唱和,留下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诗篇。

  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晚清时期,德州曾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大运河穿城而过,南来北往的船舶在这里停留,运河上帆影点点,码头上熙熙攘攘。南北的交流,不但促进了德州经济的繁荣,也滋养着德州的文脉。不足两万人口的小城,仅在明朝至清朝中叶300年间,德州的著作就达254种之多,更是出现了“一榜三进士、“一榜五进士”,“一门五进士”的孙家、“一门六进士”的田家的佳话。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一门八进士”的卢家,卢建曾就是那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卢见曾(1690—1768),字瞻园,号雅雨,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历任洪雅知县、永平知府、亳州知府、江宁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等。他性格高阔,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卢建曾一生不仅勤于吏治,“有吏才”,是个典型的循吏,同时他学识渊博,经、史、文、诗、词,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他还非常爱才好士,“主东南文坛”,是清代有影响的文学家。直隶总督那苏图在给乾隆皇帝的荐表中称他“人矮而才长,身小而志大”。卢见曾平生著作颇丰,所著《雅雨堂诗集》《出塞集》等,共计八种128卷,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曾两任两淮盐运使,前后长达十年,盐运使衙署即在扬州市广陵区(今国庆路)。卢见曾在扬州期间,凭借盐运署的雄厚财力,疏通河流运道,清理城北保障湖,使湖、塘、沟、渠与运河相连,增强排洪能力,后来,保障湖以南较狭长的水道,被命名为“瘦西湖”。他大力支持城市建设,尤其是兴办书院,编刻图书,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卢见曾本饱读诗书,雅爱文章,这块沃土让他如鱼得水。1753年,卢见曾在扬州沿小秦淮修建了红桥二十四景及金焦桥观,使古老的扬州更加妩睸靓丽,一时游人如织,各流学士纷至沓来。卢见曾先后在此举行三次修禊活动,扬州八怪等众多文人前来参加。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三日的第二次修禊活动,他邀请众多名士集聚于倚虹园,作七律《红桥修禊》4首,许多文人雅士赋诗唱和,一时四方和者前后达七千余人,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唱吟同一景观,为扬州文化交流史上绝无仅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极为罕见,“编次诗三百余卷”,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事。卢见曾本有才名,又礼贤下士,他的幕府自然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其中不少经济窘困的寒士都得到过他的资助,特别是高凤翰、吴敬梓、郑板桥等交往更深、帮助更多。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阜,山东胶州三里河村人,是清代有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19岁考中秀才,后两次参加乡试,屡试不中。雍正五年(1727年),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安徽歙县县丞试用,雍正十一年(1733年),主持泰州盐运分司,乾隆二年(1737年),因卢见曾被诬案,受牵连入狱并受到严刑,出狱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时常与郑板桥、金农等人赋诗唱和,切磋画艺,以卖画和替人治印为生,后因右手病变,以左手书画、篆刻,作品别具一格。59岁时返回故里,8年后病逝,享年66岁。高凤翰一生作诗3000多首,散文几百万字,其后代辑为《南阜山人诗集类稿》七卷,被收入《四库全书》。高凤翰创作的画作《雅雨山人出塞图》,内容以卢见曾第一次出任两淮盐运使时遭诬陷,被充军新疆伊犁军台,刚刚跨出玉门关时的情景。现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也是现今收藏的唯一一幅以德州乡贤为题材的国宝级画作。

  高凤翰精心创作《雅雨山人出塞图》的动力,主要来自对卢见曾的深刻了解和信任。他比卢大7岁,与卢即是同乡又是挚友,他们对彼此的学识和为人都极度认可。高凤翰在出仕前,数次来德州学诗学画,他的别号原来叫“南村”,为了避讳卢见曾叔祖父卢德水的号而改为“南阜山人”,因此,高凤翰在卢见曾出仕前就已熟悉。雍正八年(1730年),卢见曾做六安知府时,推荐高凤翰先后代理歙县、绩溪县知县,这在卢见曾的《南阜诗序》中说的明白:“西园……工书画,尤豪于诗,酒酣耳热,挥洒烟云,往往千言立就,文名籍甚,具经济才,则世罕知者。余牧六安州时,西园举贤良以一等记名,发安徽省试用,余荐其才于抚军程公元章,委署歙县令”,后有人诬陷高凤翰在一起命案中收受贿赂,卢见曾就此专门向安徽按察使程元章进行解释,不久,证明高凤翰是清白的。《扬州画舫录》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已升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推荐高凤翰主持泰州盐运分司,使其又变成了自己的盐运下属,可见,高凤翰的做官与升迁均与卢见曾的提携有关。所以,当卢见曾蒙冤充军之时,高凤翰才会蘸着血水的笔来绘制那幅替朋友鸣冤的不朽之作。高凤翰晚年生活非常困苦,衣食无着,曾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写信给时任永平知府的卢见曾求助,可惜卢收到信后还没来得及回复,他就已经离开了人世。闻到讣讯的卢见曾,怀着悲痛的心情作《哭高二西园诗》,对高凤翰的人品和诗书画印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以诗的形式寄托了对朋友的哀思。

  吴敬梓(1701—1754),清代著名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出生于“科第仕宦多显著的一个官僚家庭”。吴23岁考中秀才,同年父亲吴霖起抑郁病故。族人们提出分家要求,孤立无援的吴敬梓所得资财寥寥无几,分家后,妻子陶氏也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饮恨而死。从此,心灰意冷的吴敬梓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辗转来到秦淮河畔金陵(南京)漂泊谋生。由于不善治生,不久便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断炊,但他仍放荡豁达,落拓纵酒。这时卢见曾正任江宁知府,吴与卢从此相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由于俩人交往甚笃,吴敬梓时常出入于卢使署幕中,卢见曾都是热情款待,奉为坐上佳宾。卢见曾被革职充军发配,吴敬梓在送行时,赋有《奉题雅雨大公祖出塞图》诗相赠。卢见曾第二次上任两淮盐运使后,吴敬梓即前来投奔,卢见吴窘相,不禁愕然,“检其橐,笔砚都无”。卢见曾将其接入幕府,延请名医,悉心调理,逐渐好转,吴对卢的帮助铭记在心,他把卢见曾写进了著作《儒林外史》,书中有三回均提到两淮盐运使荀政,其原型人物就是卢见曾。第七回中,叙述荀政坎坷的科考之路;第二十二回,以荀政所作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便难”,点出他已出任两淮盐运使;第二十九回,通过郭、董两位衙门书办之口,透出荀政因弹劾而被朝廷查办。吴敬梓生性疏狂,好饮无度,身体每况愈下,乾隆十九年十月下旬,吴敬梓邀请数好友痛饮,几日后,他病入膏肓,痰涌不绝,遽然离世。卢见曾闻讯不胜伤感,立即慨允承担所有丧葬费用,并妥善安置了吴敬梓的遗孀和家人。为尊重吴敬梓生前遗愿,卢见曾将其棺木由水路运抵南京,安葬在清凉山下。吴敬梓死后,卢见曾又资助吴敬梓的外甥金兆燕,将《儒林外史》刊印成书,让其能够流布世间。

  郑燮,号板桥,苏州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几百年前的一副“难得糊涂”的横幅,使其名扬天下。谁能想到他对身为两淮盐运使的德州籍高官卢见曾却敬之尤佳,交往甚密。郑板桥先后任范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常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自警,“得志则泽加于民”,故深得百姓拥戴。乾隆十八年(1753年)61岁的郑板桥,以为民请赈杵大吏而被去官,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成为扬州八怪主要代表人物。卢见曾虽然小郑板桥3岁,但入仕却比郑板桥早18年。郑板桥虽已考取进士,因官场无缺,一直未能赴任。郑板桥是在卢见曾第一次接受审查的1740年相识,郑板桥虽然还是一个待任职的进士,但他不仅毫不介意卢的尴尬处境,还对卢大加赞扬,有赠卢见曾诗《送都转运卢公》为证:“两世君家有清德,即今风雅继先民”。次年,卢见曾奉诏出塞,郑板桥等众友题诗送别。一晃十几年过去,卢见曾得以平凡昭雪,复任两淮盐运使,重回扬州。而郑板桥也在做了11年知县后,辞官回扬州以卖画为生。这时均已进入老年的朋友,在扬州的日子里经常会面交流,感情十分融洽。卢见曾在复官不久写的《扬州杂诗》道:“一代清华盛世饶,冶春高宴各分镳。风流间歇烟花在,又见诗人郑板桥。”据记载,卢见曾两次出任两淮盐运使期间,曾先后3次举行修禊活动,每次郑板桥都积极参加。在1757年的第二次修禊中,郑板桥在已赋诗《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诗四首》后,诗兴未尽,提笔又写《再和卢雅雨四首》,成为文坛诗友修禊活动的唱和之巅。卢见曾衙署的“苏亭”匾额,改建的祀欧阳修、苏轼和王世祯的“三贤祠”之碑文等均由郑板桥所书,足见俩人关系非同寻常。

  1763年,73岁的卢见曾致仕,回归故里前,他最后一次邀请故友——扬州八怪的郑板桥、金农等一大批文人墨客,荡舟虹桥,郑板桥赋诗云:“今年春色是何心,才见阳和又带阴。柳线碧从烟外染,桃花红向雨中深。笙歌宛转随游船,灯火参差隔远林,佳境良辰拼一醉,任他杯酒渍衣襟”。诗人想到卢见曾即将归乡,相聚之日不多,不禁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就在卢见曾归里德州的第二年,诗书画俱佳的一代才子郑板桥与世长辞。又二年,卢见曾含冤狱亡;又三年,得以平凡昭雪。

  一条运河像长丝带,把德州和扬州连接起来,也把卢见曾与扬州文人的喜怒哀乐联在了一起。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历史故事

查看更多历史故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