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武斌:寒食雨二首与寒食帖

作者:武斌   发表于:
浏览:64次    字数:283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6篇,  月稿:0

  元丰五年(1082年)初,苏轼应该先是“苦”雪的。雪是下在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到次年的一月份。对于“雪”,苏轼认为给自己种的小麦带来了来年的好收成,他是欣喜的,只是为舍外没有米的百姓惴惴不安,他们将吃什么?再其次冰雪封冻于天地之间,却冻不住苏轼与朱寿昌的友谊,更“冻”不住苏轼对好友朱寿昌的思念。雪中的两人应该再彼此牵挂,苏轼写下了一首《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词。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又值大雪,“东坡雪堂”建成,四壁绘雪无容隙,以求凄凛其身,洗涤其心。此时,佛老思想随他人生体验的深入而震荡心灵,“庄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强烈地吸引着苏轼。但却又与他一贯积极人世的精神相违背,因此苏轼的内心矛盾重重,内心思想矛盾交汇、碰撞。苏轼通过《雪堂记》中的“客”说出了“庄禅”思想的核心:无心、无身、无为,实质上就是苏轼与“庄”禅的对话。苏轼提出“性之便,意之适”的人生观,又表明他并不完全屈从于“庄禅”,而是进行融汇拓展,形成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和理想。

  春游是“苦”雨的序幕。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又和潘大临、郭遘出城踏春,再次来到女王城,想起去年的往事,苏轼写下了这首《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其文为: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随后苏轼写了《红梅三首》。其一为:“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其二为:“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其三为:“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词是在赞扬红梅,也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这正是苏轼做人处事的原则。

  三月份才正式开始“苦”雨!三月四日又一年的寒食节,黄州却是淫雨绵绵。其实我们认为“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万物复苏,清朗明顺,农人认为“春雨贵如油”,我们的苏轼却被阴雨所困扰,随手写下《寒食雨二首》。其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其二:“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元丰五年的初春,春寒料峭,雨水丰沛,萧瑟如秋。苏轼以海棠花自喻,初到黄州《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表明自己高洁的精神,独自傲然开放。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初三,苏轼在《记游定慧院》又写到这株海棠。现在由于连日的淫雨,好动的苏轼无法出门,独卧在床听雨打在海棠花和叶上的声音,想象海棠花瓣与污泥混合,自然界消除了这种美丽,夜间的雨富有神力。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依然是苏轼对“乌台诗案”中遭受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控诉。春天的江水暴涨,已然威胁到我居住的临皋亭,而梅雨依然没有减小的趋势。我的小屋就像一条打鱼的小木船,在茫茫的水云中飘摇。厨房中只剩下冬天剩余的寒菜,潮湿的芦苇燃烧在破灶中,浓烟熏人。苏轼忘记了今天是寒食节,从飞来的乌鸦嘴中衔来纸钱的明白。其实这句话是矛盾的,既然是阴雨连绵,哪里还有祭祖烧纸钱,哪里还有恣意往来的乌鸦!朝廷的规则很严苛,苏轼是离不开的,而祖先的坟墓在远隔千里之外的蜀地。苏轼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其实最后一句借喻自己对政治的逃避和忧谗畏讥的心情。苏轼的心境当然是极度矛盾的,想逃避现实,又想成为一名直言敢谏的士大夫。五个月前、元丰四年的十月种谔领兵打败西夏,苏轼作了《闻捷》《闻洮西捷报》两首词,表明他依然忧心国事民生。《闻捷》写道:“闻说官军取乞訚,将军旗鼓捷如神。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闻洮西捷报》写道:“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荣。”大宋边界的安危一直是苏轼放心不下的事,苏轼在他的诗词中多处表达。民生之事更让他牵肠挂肚,呼吁解决“溺婴”事件正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这个时期,苏轼的“庄禅”修养和报国思想是达到了和谐统一。

  把诗赋形于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特点,苏轼完全做到了这点,《寒食雨二首》与《黄州寒食诗帖》就完整体现这个特点。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肯定是在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四日的寒食节以后完成的,因为他没有全部使用《寒食雨二首》之诗名。内容不变,题目变为《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一日之内,思想不会有太大波动,故《黄州寒食诗帖》与《寒食雨二首》并不是同时完成的。

  苏轼写《黄州寒食诗帖》时应该内心是极为震荡的,情感是最为丰富的时刻,思想是最有穿透力的时期。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气势奔放。其中竖笔中“年”“中”“苇”“纸”长笔画线条组成,延展了纵向空间,互相的位置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一个“V”字,从而使整部作品的节奏感加强,恰到好处。苏轼自己说:“我书意造本无法。”其实苏轼的书法有法,他的“法”在于对王羲之、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继承,更在于 “人文之妙,宅心之深”,也就是他的品德、胸襟、修养、气度和天才。

  诗文苍凉多情,心情惆怅孤独。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黄州寒食诗帖》所映照出是铿锵的言语和“无我境界”,是苏轼书法成就的最高凝结体,是他生命中的一大奇迹。在宋史中,《黄州寒食诗帖》是行书的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与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一起成为“天下三大行书”,《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这是我们文坛领袖诗文和书法造诣的综合体现,诗文体现了作者苍凉多情,心情惆怅孤独,其书法亦能帮助诗文反映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于成都家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历史故事

查看更多历史故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