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因家人与邻居争三尺之地而作让墙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不就是一墙之地吗?让他三尺又能咋样?万里长城到现在还在,可秦始皇呢?早没了。人生几十年,争来争去,一闭眼,一切都烟消云散了,还争个啥呀!
张家人顿悟,主动退让,让出三尺之地。邻居吴家看到堂堂大学士家,不以权压人,这么高风亮节,深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本来反目的张吴两家,握手言和,遂形成一条南北通道,来往行人少绕很多弯路,大家出入更方便,也留下“六尺巷”美谈让后人传颂。
张英作为大学士,权势、地位、学识高人一等,面对矛盾纷争,人不让我,我却让人,主动让步,以先让带动后让。这是大胸怀、大气度、大格局、大包容,果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面对纷争矛盾,“让”是一剂良药,使矛盾消失于无形。能让者为高,能让者为贤,先让者更高,先让者更贤。有理让三分,强者先让,能者先让,德隆者先让,这是六尺巷精神。
张英的这首让墙诗曾被毛主席引用。1956年11月30日,毛主席接见原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诵,“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毛主席巧用让墙诗,显然是针对当时紧张的中俄关系而言的。这里毛主席强调的不是礼让,而是坚定地表达强权不能长久。
张英在家训《聪训斋语》中对“让”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以让为宝。”,“让,德之本也。”,“欲行忍让之道,须从小事做起。”张英为樵夫、农夫让路的故事在故乡也传为美谈。他说,“终身让路,不失尺寸。”意思是终身让路的人,没有一点儿损失。张英品行高洁,待人和善,康熙称其“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其子张廷玉秉承父范,留下脍炙人口的“让探花”的故事。
那一年是雍正十一年,三年一次的殿试进入到皇帝阅卷阶段。雍正翻阅到第五卷时,感觉这张卷子文意绝佳,几位主考官传阅后,都觉得好,就定为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拆卷后,才知道该考生是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听到儿子考得好,张廷玉非常开心。但他觉得当探花有点高了,建议降低档次录取。雍正皇帝疑惑,张廷玉再三推辞,十分诚恳。
张廷玉解释道:“我们张家两代,深受皇恩,位极人臣。如果犬子被选为探花,天下学子会议论纷纷,以为有内幕。皇上是公平选拔,但对他们而言,公也是不公,对也是不对,会寒了天下学子们的心呀!”
雍正感慨张廷玉能从国家大局考虑问题,把张若霭降为二甲第一名。张廷玉这种知足而止、舍己为人、为贫寒子弟让路、为国家大局着想的高尚品格实在令朝野上下钦佩。他的做法无疑体现了一个大臣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后官至内阁学士、礼部尚书等要职,深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信任,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英《聪训斋语》有言:“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意思是说“富贵贫贱,总难如人所愿,只要知足也能称心如意;山水花竹,没有恒久的主人,谁有闲情逸致,谁就可以去观赏并领略其中的妙趣。”张英将此联悬于草堂之中,用以鞭策自己,育化子孙。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为人行事,当始终知足,保持至清之德。知足常乐,知足常安,知足才能够礼让。
张英《聪训斋语》云:“自古只闻忍与让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酿后来之祸患。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不至于吃大亏。”近年来,新闻报道的重大刑事案件,甚至是灭门惨案。究其原因,大都是由让座。抢道之类小事引起,小的矛盾,小的口舌之争,双方互不相让,使矛盾升级,“争”是一剂毒药,斗气斗狠,矛盾越积越深,争斗升级,酿成惊天血案。如果在事情之初,有一方能让一小步,事情就会妥善处理,矛盾就会平息,就不会有后来的回不了头,下不了台,收不了场的两败俱伤的悲痛结局。媒体常有一些“老虎”“苍蝇”的报道,究其原因是那些身居高位者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不知足”更是会将人引入歧途,使人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人要学会知足,懂得满足,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六尺,体现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思想,展现的是有理让三分的美德。走一走六尺窄巷几分钟,宽的是你的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