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我再次通读一遍《平凡的世界》,不禁掩卷长叹:这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事,不平凡的人。真是好书!
自己早已淡出职场,一心修身养性,本以为不会再有多少热情和激动。没想到,这本主要是写年轻人的书让我不仅是几近废寝忘食,而且频频为之动情动容。
《平凡的世界》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农村的时代变迁为背景,以双水村农民孙玉厚的四个子女特别是两个儿子少安、少平兄弟俩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黄土高坡上那群平凡的人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那片曾经繁衍出灿烂文明的古老土地上,弟弟少平的就学和哥哥少安的务农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还有屈辱。少平后来的打工、下矿和少安的创业经历更是一幅幅苦难交加的画卷。这还不算,哥俩分别又在感情道路上遇到了命运的严峻和无情。少安与润叶、少平与晓霞,都是那样的情投意合、天造地设,可残酷的现实击碎了美好,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感叹。
书中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爱读书的少平。他在那样寒酸和困苦的条件下求学、打工,坚持与书本为伍,筑造了一片精神领地。他用那些名著充盈着自己,克服了自卑,进而超越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在逆境中形成了极为丰富强大的内心。晓霞和后来的金秀两位女大学生对他倾心相爱(尽管结局都让人扼腕长叹),吸引她们的正是少平源自内心的非凡人格魅力。
说来也是巧合:我和少平一样,开始接触的中外名著都是《红岩》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比他幸运的是,我在小学就读到了这些书,并且自己拥有,反复欣赏。多少年来,《红岩》中悼念先烈的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和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嵌入脑海,让我屡屡荷尔蒙、多巴胺升腾,不畏困境,向上崇善。
改革开放初始那个时期早已逝去,陕北地区的生活与我们也是相距遥远,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人们对书中故事的理解,不影响大家与少安、少平们的心曲相通。他们面对种种悲苦,发出人生感悟,仿佛吐露了我们的心里话:
“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好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
这本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沉沉三部头,洋洋百万字。说实话,通篇阅读这样的巨著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还劳眼伤神。但是,它能让人不嫌其长,不觉其累,从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其实,退休的我们衣食无忧,有着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光,精力也都够用。路遥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全身心写作,献出这部完全可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鸿篇。我们如错失披阅之乐,实在是可惜!
人到暮年,随着机体功能等衰退,本性中的卑微苍白会或多或少地显露出来。我近来时而与好友感叹:本以为人和江河一样,都能渐渐变得宽阔,最终汇入大海。现实却让我难免失望:每条水流是不一样的,少数水量不足的会狭窄起来,有的还可能泛起污浊甚至渐趋枯竭(尤其在精神上)。感谢路遥先生,为世间送来这珍贵的生命之水,让人们的心灵受到涤荡,得以丰润。
这里,有人要说我书生气泛滥。可当你耐心地读完这部巨著之后,或许会与我有同样的感慨。当你知道少平少安和他们的父辈家人是怎样地生活,他们是多么地知天乐命,却又从未放弃对理想坚韧执着的追求,你便会理解和欣赏他们身上那种精神力量,还有那种高贵。我们在物质富有的当下,又是多么需要这样的高贵!这种高贵,在少安、少平们那里散发出如此迷人的光亮,不值得我们这些同样平凡的人推崇和膜拜吗?
《平凡的世界》是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非常真实可信。这部写于40年前的小说,今天读来,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和引领作用。人,不论属于哪个年代,生活于何种环境,总要活在阳光蓝天下,总要有一颗亘古绵长的初心。
这样说来,英年早逝的路遥先生没有走远。他和他的伟大作品将陪伴着我们,暖心怡神,地久天长。
书,我的老友
花开花谢间,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又要到了。
案头枕边的一本本书籍绽开笑颜,分享着读书人的节日喜悦。我也思绪如潮,心中泛起阵阵温馨的回忆。
第一次捧上的书应该是小学课本。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学前教育、益智玩具,孩子们整天玩耍,摆弄着自制的泥巴手枪、树杈弹弓,还有铁环和陀螺。拿到飘散着淡淡墨香的课本,一下子感觉自己长大了。每次开学领回新书,我都要设法找来牛皮纸或是旧画报,满心虔诚,将课本仔细地包起书皮。一学期下来,课本的封面还是鲜亮如初。
那时的课外读物只有小人书。攒点钱,去路边的书摊看上几本,是桩很奢侈的消遣。一次,放学路上途经同学家,无意间发现他家门口摆的书摊。我一头扎了进去,不歇气地看了几十本,全然不顾饥肠辘辘、身无分文。某年春节,去合肥走亲戚,在四牌楼附近被迷入书摊。不仅花光了身上仅有的两毛钱,还错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期末考试又是语算两门双双满分。父亲奖励,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本《红岩》。那是我读的首部长篇小说。一个通宵,一气读完。江姐、许云峰等英烈的伟岸坚贞印入脑海,幼小的心灵一下子强大起来。“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渣滓洞的挽联成了最让我回肠荡气的励志格言。
“文革”停课,孩子们四处撒欢。邻居王叔拉上我,帮着涂描墙上的毛主席语录。作为奖励,带我去了单位图书室。那里收藏了许多市面上已经绝迹的图书,我沉湎其中,如饥似渴。那些日子,我父亲正被戴着“走资派”的高帽子批斗,王叔是造反派头目。书,超越并弥合了人世间的芥蒂。
中学几年,本应五谷丰登,却因人间旱涝,知识严重歉收。高考无望,我去了广阔天地,劳累,彷徨。李岗生产队的场地万籁俱寂,牛棚里油灯摇曳,书香让我在孤寂中荣辱皆忘,神思飞扬。后来,我身染重疾,赴上海手术。在中山医院的病床上,又是一本本中外名著伴我疗伤,在我羸弱的体内燃起温暖和希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革”结束前后,我在第一个工作单位负责团支部工作。组织政治学习之余,自己也啃了《资本论》《反杜林论》等巨著,可真正让我心仪的却是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大姐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地下读本,让我连日继夜地抄写。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动人心扉,更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书中引用的千古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学英语,当翻译,一路风雨彩虹。培养语感,提升素养,读书一直滋养着我的整个身心。八十年代初,我被外交部借调到驻旧金山总领馆工作。在那里,我海量阅读当地的英文报刊和馆里的许多书籍,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加入了眼镜一族。后来,公务繁杂,漫游四海,庸碌中我时常怀念那段孤寂时光里的心无旁骛。
时光如梭。退居二线后,我与书本又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告老还家,更是有了大把的时间畅游书海,仿佛“归来还是少年”。去澳洲儿子家小住,两个月里看了二手店里淘回的十几本英文小说,一如饕餮。小孙女好奇爷爷为何着迷,也凑过来翻阅,可爱的模样与书本相映成辉。那张照片成了我们家影集中最耀眼的精品。
夕阳西下,晚霞斑斓。世间许多事看开看淡了,唯有书越读越觉得深远如海,让我心生敬畏。年来,自己的阅读范围肆意延伸,从国学经典,到诺贝尔、茅盾文学奖名著,乃至培根、歌德、叔本华,还有高冷的C.J.路易斯(最近完成他《世上最后一夜》一书的译稿)。想起当年牛顿说的话,感觉自己似乎精神上成了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开心地寻找着石子和贝壳。
春光四起,老友们又在张罗远游。羡慕、憧憬的同时,我不禁陷入遐想:人海茫茫,我们一生中结交了无数朋友。随着老之将至、机体衰弱,到头来真正能够知己贴心、不离不弃的还是书本,还是这默默无语、无比忠诚的终身伙伴。好书卷卷,将陪着我们继续徜徉万水千山,领略无限风光。我们也将因此而内心充盈丰润,晚境不再那般衰微苍凉。
书啊,我的知心老友,愿我们相伴相拥,尽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