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

端午时节忆母亲

作者:凌枫   发表于:
浏览:36次    字数:147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回想五年前的端午节,躺在病床上已是气息奄奄的母亲忽然想要吃粽子,我们赶忙从超市买回几个粽子喂她吃,她却只吃了一小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一个多月之后,母亲就撒手人寰,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五年来,母亲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头脑中萦绕,母亲瘦弱而刚毅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每当想到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我就情不自禁的黯然泪下……

  我的母亲1935年正月初三出生于故县镇马连道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穷苦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我的母亲从小就经历了战乱“躲反”不平静的童年。由于姥姥家人口多,我的三个舅舅都要上学读书,生活特别困难,母亲也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因此一辈子是一个文盲,但母亲一生耳濡目染深受父亲的文化影响,言行举止、处人共事,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

  从我记事起,由于父亲在长治工作,母亲和一家人都在老家农村生活。母亲上要伺候80岁的公婆,下要抚育年幼的四个儿女,还要每天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母亲可以说是既当娘,又当爹,可她总会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孩子们“经由”得舒舒服服,因此我们从小都没有受过多少苦。农忙时节,她在队里挥汗如雨挣工分,总不想让别人说出个不能干;农闲之余,她在家里推碾上磨、纳鞋做布,从不稍停。母亲一辈子不喜欢“窜门”说闲话,每天就是围绕着家庭默默无闻忙个不停。

  记得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一遇头疼发烧、肚子疼,母亲就给我做“小锅锅”饭,一天有时做好几顿饭,她都不厌其烦,任劳任怨。每当我生病时,在村子里无法医治,她就步行背着我到故县镇找大夫看病,来回十多里路走走歇歇,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走过风风雨雨的人生路,无微不至的呵护着我,让我从小就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从长治调回沁县中学,我们全家也随着父亲到县城居住,母亲才脱离了土地,从此成为一个专职的家庭妇女。母亲在家相夫教子,过着锅碗瓢盆的平凡日子。她深知父亲一个人挣钱的不容易,因此在穿衣吃饭上从不讲究,一年就那几件粗布衣服,打理生活总是能省则省,自己能出力干的活,从来不花钱请人。母亲与人相处从不占别人的便宜,总是有来有往,甚至宁愿自己吃些亏,也不愿让别人说出个“不是”。母亲在管教我们方面是比较严厉的,上初中时每当我逃学不上课,她就会恨铁不成钢的对我“棍棒伺候”,我也确实害怕严厉的母亲,这也成为我家少有的“母严父慈"的治家模式。

  直到我们做儿女的长大成人后,母亲对我们的生活才“疏于管理”。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伺候父亲的身上,父亲晚年身患老年痴呆症,是母亲日夜陪伴守护着他,才使父亲度过了不能自理生活的最后岁月。那时母亲常说:伺候你们的父亲,就是减轻你们儿女们的负担,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父亲老年痴呆症后又活了10年,母亲在父亲的身上给我们儿女立下了大功, 让我们今生感恩与难忘。

  父亲于2013年过世后,母亲一天也没有在中学的家属房里居住,就搬到了我哥哥家居住。在我哥家居住的六年里,母亲时时刻刻的在牵挂着我,每隔几天我不去看她,她就会打电话询问我在忙什么,有点好吃的东西总是舍不得吃留着让我去拿。八十多岁的母亲已经不再过问任何事情,而是变得愈发慈祥、疼爱孩子了。

  母亲一生坚强,一生经历过几次大手术,但她从没喊过疼痛,直到离世的前夕,母亲在非常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呻吟痛唤,甚至说出了赶快离开人世的想法,但这已是母亲的弥留之际,母亲是带着病痛的折磨走的。当她合上了慈祥的眼睛时,我才明白了此刻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家庭妇女的一生。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伤感散文

查看更多伤感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