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随笔||大明王朝1566 嘉靖与海瑞

作者:风月散人   发表于:
浏览:156次    字数:456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9篇,  月稿:0

  海瑞与《治安疏》

  在户部供职时,出于对国家财力的忧虑,为进谏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纵容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庙坛道观的嘉靖帝,海瑞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给明世宗朱厚熜上了一篇奏疏。

  在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有精彩演绎——

  “我不是‘越中四谏’,也不是‘戊午三子’。我姓海名瑞字汝贤号刚峰。我只是个举人出身,出生于海岛蛮夷之地,没有你谭子理(谭纶)的举荐,我连区区七品县令也当不上,最多当满这届南平教谕就回家侍候老母了。

  我不明白,赵中丞(赵贞吉)谭大人你们何以把我海瑞看得如此之重!无非是我海瑞办事认真而已。

  从三月到浙江,现在也就不到半年,我看到的知道的只能用四个字来说,那就是触目惊心!

  郑泌昌何茂才和他们的前任官员仅在织造局沈一石一处贪墨受贿就达几百万之巨!还有田土赋税,还有盐铁课税,还有运河堤坝工程,查起来贪墨更不知多少!

  不错,他们都是严党的人,不只浙、两京十三省还有更多他们这样的人。他们为什么就能够二十多年贪墨横行愈贪愈烈?是因为在他们的前面还有比他们更多挥霍无度之人!

  大明朝开国至今,亲王郡王皇室宗亲遍于天下。

  按规制,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600万斤米)、钞二万五千贯、锦缎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又一千匹。其余各种开支更不胜繁举。

  你们算没算过,一个亲王耗费国帑(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便如此之巨,大明朝那么多皇室宗亲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

  至于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就以浙江而言,每年存留粮米只有六十二万九千石(7548万斤米),可供给皇室宗亲和府衙禄米就要一百二十三万石(14760万斤米)。以两年存留之粮尚不能供皇室府衙一年之禄米。

  而北方俺答年年侵犯,东南倭寇年年肆虐,危及天下,将士军饷粮草却要东挪西凑!这些事如果只参劾严嵩参劾严世蕃能够说得过去吗?像谭大人刚才所言,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就算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孟子云‘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

  这样的道理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敢向皇上进言?

  谭大人适才说我偏激,这就是我的偏激。请谭大人把我的话转禀赵中丞,也可以转禀裕王(朱载垕)和徐阁老(徐阶)、高大人(高拱)、张大人(张居正)。倘若因此获罪是我海瑞一人之罪,与你们皆无干系。我海瑞无党!”——海瑞激昂回驳谭纶劝说。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2月1日,海瑞呈上奏疏,这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称为《治安疏》。

  在这篇奏疏中,海瑞大胆揭发官场的弊端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同时提出改革意见,希望统治者能够采纳。

  《治安疏》大约有三千字,内容很长,骂皇帝只是表面。

  大体译成白话文,内容:“陛下自以为可以得道成仙,所以一心一意地修炼养生。为了这个目的,二十年不上朝,国家的法度被你废弛。为了这个目的,连年出卖国子监指标,朝廷的脸面被你丢尽。为了这个目的,两个儿子不得一见,天下人都在议论你完全没有父子之情;对大臣轻则羞辱、重则杀戮,天下人都在议论你完全没有君臣之谊;久居西苑,不入内宫,天下人都在议论你完全没有夫妻之义。

  陛下为了修炼养生,不惜大兴土木、耗尽百姓钱财。家家户户,家徒四壁、室如悬磬”。

  海瑞在《治安疏》里说的最狠的一句话是:“老百姓都说您年号取得好,什么叫嘉靖,家家干净,无闲财用(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家净。”文章最后,精于文墨的海瑞简单精辟地用一句话总结了对皇帝的态度:“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这句话堪称骂皇帝的经典语句,不是“一般人”真不敢说这句。

  直译过来是(老大),普天之下,士农工商、凡夫俗子,所有这些人,早都不把你当回事了。

  再说难听点:“你嘉靖算个什么玩意?”

  听习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皇帝此时勃然大怒,位卑者对高高在上、绝对权威提出“批评”,让皇家容颜言,得到莫大的“羞辱”,这对当权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皇帝把奏疏扔在地上,急令左右:“快把他抓(逮)起来,莫让他跑了!”在场大臣无人敢上前劝言。

  这时,宦官黄锦在皇帝身旁,连忙耳语:“启禀陛下,跑不了。这上疏的海瑞是出了名的傻。听说他上完奏折,早和家人妻子作过诀别,遣散奴仆,他自己衣冠楚楚,在家中静坐,正厅摆着一副棺材,专等上门拿他。”

  在明史《海瑞列传》中,对黄锦这句话评价非常高,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救了海瑞海大人一命。

  嘉靖听了,默不作声,很是沉默。

  过了一会,又让人把海瑞《治安疏》拾起来,读。

  一天反复读了好几遍,一边读还一边叹息。

  《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标准叫法叫“留中”:不赞同,不反对,不发表任何意见)。

  依着九五至尊这爆脾气,把海瑞这“犟骨头”砍上千次万次也不解心头之恨。可是,嘉靖帝看出了海瑞上书一心求死的决心以及无意冒犯、公而无私的勇气和毅力。

  深知这人不能杀,嘉靖帝曾说:“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闷郁不高兴。

  召来阁臣徐阶议论禅让帝位给皇太子的事,便说:“海瑞所说的都对。朕现在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

  又说:“我确实自己不谨慎,导致出现在身体多病。如果我能够在偏殿议政,难道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

  下令逮捕海瑞,关入诏狱,追究主使的人。狱词送上后,仍留在宫中不发。

  听闻新皇帝(明穆宗)即将上位,身陷囹圄(监狱)的海瑞不为自己将来担忧,反而很是高兴。

  提牢主事听说这事后,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马上将被任用,于是,置办酒菜,款待海瑞。

  海瑞也不客气,大快朵颐,吃喝豪爽,平时不怎么饮酒的他格外开心,自酌小酒。刚直不阿的海大人内心对明王朝蓬勃发展充满了期许;对新任年轻的“接班人”满满的全是冀望。

  没过几天,这位提牢主事又来看海瑞,还是提着酒菜。

  海瑞自己怀疑差不多要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其它。

  这时,主事很神秘地凑近海瑞,在他耳边悄悄地说:“海大人,小的估计你很快就能从这出去。”

  海瑞疑惑不解,问:“什么情况?”

  主事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嘴唇:“陛下驾崩了!”

  海瑞很平静地问:“确实吗?”

  得到消息确凿后,海瑞的行为“异常”得让人无法理解:他停止动筷,先是难受,然后,吐——前几天和今天的食物一股脑全呕吐出来。

  此时,海大人肝肠寸断,如丧考妣。海瑞嚎啕痛哭,哭得停不下来。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12月14日,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去世。

  《明史·海瑞传》:“海瑞闻讯大恸(极度悲哀;大哭),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

  在海瑞异常呕吐和哭的时候,旁边和他吃饭的主事、狱卒都搞不懂怎么回事儿,吓的赶紧躲到一边。

  嘉靖与海瑞

  这段记录非常有意思,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后世(民众)的教化。

  是,皇帝他也是爹妈生的,他是人,也有缺点,你可以巧妙地给他指出来,还可以写个奏折,把他骂一顿,甚至可以洗干净身体,挺直脖子,撞墙撞柱子,拔剑自刎,以死相谏。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明确:作为臣子必须对皇帝有感情,换句话说:臣子们对帝王必须忠心耿耿。你不能因为他的不对,他有缺陷,就上个奏折说:“你咋不死去?”这是诅咒,是绝对不可以的。

  仅从忠奸的角度来看海瑞,海瑞绝对是个忠臣。爱之深,责之切。

  嘉靖与海瑞这一对关系怪诞的君臣,实则有着深厚的情感:

  海瑞骂皇上,不是说我觉得(你)这不行那不好,干脆让位我来“坐”。海瑞对嘉靖帝属于家长式的“恨铁不成钢”,苦口婆心的劝导。

  海瑞父亲早逝,他深知食君禄,替君忧,皇帝说错话、做错事,别人不说,我独言。“我”不惧生死,对“我”而言,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才叫痛快!

  在其位,必谋其政!

  对得起俸禄,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圣贤书的谆谆教诲!

  “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凭你,读了一些高头讲章,学了你家乡人丘浚一些理学讲义,就来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你岂止这个比方不恰当,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刘恒)、汉宣帝(刘询)、汉光武帝(刘秀),还妄谈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宋仁宗(赵祯)、元世祖(忽必烈)。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一座山还在?”

  “在!在哪里?在史册里,在人心里”——海瑞答。

  嘉靖长江黄河论

  “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这就是朕叫你们记住这句话的道理。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要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喻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朕知道,你一心想朕杀了你,然后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册里,留在人心里,却置朕一个杀清流的罪名。这样的清流便不得不杀。本朝以孝治天下,朕不杀你,朕的儿子将来继位也必然杀你。不杀便是不孝。为了不使朕的儿子为难,朕让你活过今年。”——嘉靖的一番惊世骇俗之论,裕王世子听了懵在那里,海瑞也睁大眼陷入沉思(节选《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台词)

  嘉靖时期是明朝历史上,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经济日益繁荣、思想日益自由、文化日益昌盛的时代,它本来可能成为中国走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起点,但由于最高统治者嘉靖皇帝和他的助手们的种种作为,却使这些可能成了不可能,嘉靖时代也成了一个由于享乐过度而走向奢靡、张扬过度而走向荒诞、自由过度而走向涣散的时代。

  新帝在丞相徐阶的劝说之下,(海瑞)才得以获赦,官复原职,不久,改任兵部。提拔为尚宝丞,调任大理寺,逐步升至应天十府巡抚等职。

  “按《大明律》,臣骂君系大不敬,罪在不赦。海瑞但求一死,以正法典。”——海瑞不肯出牢门(《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海瑞一生被多次罢官,最后一次发生在他当应天巡抚的时候,他再次得罪了整个权贵,他觉得自己干得对,但朝廷不这么看,皇上不这么看,他只好给皇上写信,请求辞职。

  海瑞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一直是官场上的“擎天柱”。

  他不畏强权,对明朝政治丑恶直言怒骂,有犯无隐。

  尽管跟大臣不共戴天,却跟皇帝推心置腹,海瑞掏心掏肺提出的为官之道,适用于任何时代的干部作风建设。

  1587年(万历十五年),海瑞(官至正二品)病死于南京官邸,海瑞晚年,官位很高,右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监察部部长)。

  海瑞一生经历了四朝:正德(武宗朱厚照)、嘉靖(世宗朱厚璁)、隆庆(穆宗朱载垕)、万历(神宗朱翊钧)。

  1587年(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享年73岁。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